錯怪張忠謀了?臺積電“照鏡子”的背後

一句“不再排斥臺積電赴美建廠”,顯然讓張忠謀面臨潮水般的質疑!

大概分為兩個方面:

第一

、諸多基於家國情懷的出發點與論證,認為張忠謀是所謂的“吃裡扒外”?以及

“打左轉向燈、卻向右轉彎”

,過於明顯的口是心非了?

出生於浙江省寧波市的張忠謀,童年時期,基本是在中國香港度過的。幾經碾轉,在中國重慶讀完了高中,然後赴美留學,開啟了“彪悍”的求學、“高光”的職業生涯。

可實際上,張忠謀已經是所謂的“美籍華人”,也無法有效地平衡,不少人對其“基本要求”的高規格指標。

錯怪張忠謀了?臺積電“照鏡子”的背後

此前明確放話

“臺積電赴美建廠是不切實際的”,

結果卻出現了

“臺積電即將在美開啟5nm工藝晶片製造,後續將升級到3nm工藝技術產線”的既成事實。

作為臺積電創始人的張忠謀,又“大變臉”地表示“不排斥”……

實在是,反轉太大了。於情於理,哪個角度,都難以接受。

第二

、1949年在哈佛讀大學本科,100多名新生裡的

唯一的中國學生

;後來在麻省理工讀碩士、斯坦福大學讀博士,更是在1958年進入德州儀器,成為

第一個中國員工

要知道,堪稱是叱吒“美”半導體界的張忠謀,1972年成了德州儀器的“三號人物”。

基於此,提及對“美”半導體產業的瞭解程度,張忠謀是絕對有資格“評判”幾番的。

錯怪張忠謀了?臺積電“照鏡子”的背後

可實際上,早已經功成名就了的張忠謀,1987年“受邀”回到中國本土——臺灣省,主導創辦的晶圓晶片代工廠商——

臺積電,本質上就是一張“牌”

一開始是所謂“盤活Jing濟”的牌面,目的是打造更高產值的行業介入點。

很明顯,臺積電的“第一牌面”作用非常成功。

無論是初期佔股27。5%的飛利浦,“注入”收購來晶片產線,培育了臺積電基礎能力;還是“藍色巨人”IBM授權了晶片技術專利、英特爾提供“巨頭效應”的晶片代工訂單。

無論是初期佔股27。5%的飛利浦,“注入”收購來晶片產線,培育了臺積電基礎能力;還是“藍色巨人”IBM授權了晶片技術專利、英特爾提供“巨頭效應”的晶片代工訂單。

在張忠謀確實很大的個人影響力、相關方面的寄予了厚望前提下,攜手了飛利浦

子部門ASML團隊的臺積電,都是於“經濟方面”非常成功的一張“牌”。

錯怪張忠謀了?臺積電“照鏡子”的背後

以至於,後來

張汝京

先生創辦的世大半導體,同樣是舉足輕重的晶圓晶片大廠,卻依然遭到了張忠謀“主導”臺積電時期的強力併購。

至於說,張汝京先生後來帶著其父“夙願”,回到中國上海市創辦了

中芯國際

,那都是後話了。

截至目前而言,臺積電依然存在著的

“第二牌面”

,明顯就是力促

“保持現狀”

的作用。

一種基於合作意識的“保持現狀”,臺積電的“第二牌面”作用,遠遠超過水果特產……

其中之一,華為技術公司旗下

海思

半導體,研發設計了數百款的先進晶片,包括了麒麟處理器,都曾交給臺積電位於“寶島”的生產線,進行代工製造。

更別提,還有其它更多的本土企業與廠商,在半導體晶圓晶片代工方面的合作了。

錯怪張忠謀了?臺積電“照鏡子”的背後

2019年5月16日的“華為事件”開始,遭到

太平洋彼岸“小美”

的橫加阻攔;以及,2021年度,臺積電高達64%份額的晶片產能,掌握在了蘋果、ADM、英偉達等美企手裡。

再加上基於「科技自主化」初衷,而逐步推動“成熟工藝”、“先進工藝”晶片的“全面”國產化,包括半導體裝置、 基礎材料、製造技術等,都完成了“可部分替代”的進階。

一定程度上,臺積電的“第二牌面”作用,確實是變得有些微妙了。

然而,臺積電方面,恐怕並不想,徹底“斷了”合作紐帶:2019年9月份之前,臺積電傳出了

“協調其他客戶訂單,更多產能用於華為晶片加急量產”

的訊息,算是個表態。

另一方面,臺積電也非常清楚的是:

太平洋彼岸“小美”的熱情邀約,眼紅的是,晶片先進製程技術、先進工藝量產能力,而不是看上了幾臺EUV光刻機,相對來說的“破銅爛鐵”等裝置。

錯怪張忠謀了?臺積電“照鏡子”的背後

2022年11月初,臺積電遭到了相關訊息披露:

“轉移”300多名晶片工程師

前往所謂美國市場“分工廠”

,極大機率會成為長期的“駐廠”員工了。

更進一步的是,隨後還會有至少6個批次的“包機”,運送臺積電超過1000名工程師、及其家屬,遠赴太平洋彼岸,卻填充當地人才缺口的“坑”!

先進工藝晶片、製程技術的核心資料,掌握並熟練使用這些核心資料的人才,所謂的“轉移”到美分廠,無疑是在“割肉”臺積電,

難道張忠謀瞭解這些?

此前的“韓企”LG方面,所謂赴美建廠之後,遭到了“小美”要求交出核心技術、用於平息所謂“安全隱患”的事件,

難道臺積電不清楚這些?

都很瞭解,都很清楚。只是,都很無奈,所謂的桎梏加身之下:需要退步。

退到哪一步,誰也不清楚,但都不希望退到無路可退,所以都在找“新路”……

錯怪張忠謀了?臺積電“照鏡子”的背後

對於臺積電來說:

包括EUV光刻機在內,晶片生產線上的幾百臺半導體裝置、材料,嚴重依賴荷蘭ASML等

歐企

、泛林半導體等

美企

,供應光刻膠的JSR等

日企

……

而現如今,就連先進製程工藝晶片的產能,也依賴諸多

美企

提供的訂單了。

臺積電還能怎麼辦?不要裝置、不要材料、不要訂單,臺積電還有什麼用?

先進工藝

晶片的製造,如果除了臺積電,還有更多

中企

可以提供,華為會遭遇

孟晚舟

“歸來”所提到的“企業黑障區”?顯然不會像現階段,這樣“深陷式”的被動。

臺積電應該也是一樣,但凡還有可供選擇切換的、歐美體系以外的半導體產業鏈,也不至於表現得如此矛盾,還搞出了“強硬拒絕赴美、乖乖低頭建廠”的鬧劇。

足以見得,我們推動半導體產業鏈的培育,對於

國產化、自主化

來說,是何等重要。

錯怪張忠謀了?臺積電“照鏡子”的背後

一句話點評現狀:臺積電“裡外”不是人。

臺積電“照鏡子”的背後,明顯被忽視了。很多論證式的腔調,未免有些強人所難?

這裡並不認為,張忠謀拿到了“美籍”,就所謂的枉為“華人”……也不認可,臺積電必須抱著“寧為玉碎”的姿態。

臺積電真要“倒下”的話,得利的還是美企、韓企。所謂的“瓦全”,未嘗不是“退一步”的考量?

包括了

環球時報

內容的論證,也非常直觀的指出:

不應該將“矛頭”對準臺積電,不應該盲目的“指責”張忠謀。

當前處於“第二牌面”作用的

臺積電,得到了“允許”

,才可以所謂的“赴美”建晶片廠。或者說是,升級一下,25年前收購的“老”晶圓晶片廠,那座產線僅支援180nm工藝~

錯怪張忠謀了?臺積電“照鏡子”的背後

​在遭到了所謂“出爾反爾”的質疑後,張忠謀不僅“改口”表示,不再排斥“赴美”建廠,還進一步公開證實了:

亞利桑那州12寸晶圓廠,基於5nm工藝開工之後,還會拓展3nm工藝生產線!

這算是滿足了“小美”,對於

最先進

工藝晶片技術渴望。卻也撕開了,臺積電現階段“第二牌面”作用的口子:

最先進

製程技術、

最先進

製造工藝,留在中國本土——臺灣省,屬於臺積電“第二牌面”作用的根基。

一旦動搖了,臺積電“第二牌面”作用,就失去了意義。

所以,外界很快又被告知:未來的2nm工藝、1。4nm工藝,都會優先在中國本土——臺灣省,建造配套的晶片生產線。

乃至於,恐怕要等到2030年,才有望量產化的1nm工藝,也被臺積電搬上了檯面

……

是不是所謂的“耍滑頭”,外界不好妄加定論。

但絕不是,某些打著“外媒”旗號的、造謠“口嗨文”所怒斥的,什麼

“臺積電決定了”

、什麼

“臺積電不回頭了”

,簡直是謬論。

錯怪張忠謀了?臺積電“照鏡子”的背後

基於較官方

環球時報

等相關內容,外界可以理解到的論證點是:

張忠謀此前的

“消極表態臺積電赴美建廠”

,現階段的所謂

“不排斥臺積電赴美建廠”

,還透露

“3nm工藝技術也會同步”

,更像是一種隔空喊話式的提醒、公開警告。

但就現狀來看,臺積電已經沒有辦法“拖”下去了。

第一批300名工程師被“轉移”,前往“美分廠”……接下來,還有超過1000名工程師等待“調遣”,

這簡直是遭遇“逼婚”,還附贈了大批“嫁妝”?

或許,那些盲目橫加指責、痛斥、唱衰的內容,錯怪張忠謀了。

另外,

還是不要“逼”臺積電,拋開“肚子”,

證明吃了幾碗粉兒。

作者:蔡發濤 | 今日頭條號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