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陵地名源流考

彭雪開

摘要:茶陵古名荼陵、聲鄉、茶陵,亦名茶鄉。以山陵山谷間產荼(茶)而得名。置縣後兩漢期間,得名荼陵。新莽時改稱聲鄉縣。東漢建武元年(30),又復荼陵縣名。東漢未三國初,改稱茶陵。西晉後雅稱茶鄉。唐聖曆元年(698)復縣後,縣治從“茶王城”遷入今址。

關鍵詞:荼陵 聲鄉 茶陵 茶鄉 源流考釋

茶陵,自先秦置縣後,歷有荼陵、聲鄉,茶陵、茶鄉之稱謂。前三者,是今茶陵縣區劃地名。後者,是對今茶陵縣域一種雅稱,並非縣名。下面就茶陵地名源流,作初步考釋。

茶陵地名源流考

荼陵,為茶陵古名。上古屬荊州地域。是否得名,實不可考。《尚書》列“九州”,始有荊州之名。但其時荊州,是以自然地理實體為界限的區域地名,並非區劃地名。稱之為“荊”。《釋名》:“取名於荊山也。”

荼,《說文》:“荼,苦荼也。”源於《詩經·邶風》《幽風》。[1]荼字,在古文中,歷有苦荼、苦菜、茅草等之類的釋義。注家常將《詩經》中的“荼”,釋為“苦菜”或茅草。苦菜,在古文中指雜草或穢草。如將《詩經·邶風·穀風》:“誰謂荼苦,其甘如薺”中的“荼”,釋為雜草之意,這是說不通的。這裡的“荼”,應是指苦荼。

苦荼為何物?《爾雅·釋木》:“檟,苦荼。”晉·郭璞注:“樹小如梔子,冬生葉,可煮作羹飲。今呼早採者為荼,晚取者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荼。”郝懿行義疏:“今茶字古作荼……。”由此得之,檟、苦荼、荼、茗、荈,都是指茶的意思,是茶的不同名稱而已。檟,《說文》:“檟,楸也。”《爾雅·釋木》中,第一次將“檟”,假借為“苦荼”,這是為何?原來它的讀音,在當時與民間“荼”的讀音cha近似,假借它的音符,寄託茶義,又用“苦荼(cha)”兩字來直訓,即用同義詞解釋“檟”,就是“苦荼”。

周靖民先生認為,古代字少,到戰國秦漢時,“荼”字已被假借,引伸有10多種釋義、8種讀音,其中讀茶、邪、蔡、闍等音,都是近似的。其時,今四川產茶,民間呼之為cha,但沒有造出這個字。於是假借已讀茶音的“荼”字,作音符寄託茶義。但“荼”字的本音徒(tu),本意苦菜,仍沿用,而且是主體。傳到中古以後,一般只知讀“徒”音,反而不知它代表茶義的讀音(cha)了。[2]

陵,《說文》:“陵,大阜也。”《爾雅·釋地》:“大阜曰陵。”原指大土山。後又多引伸為山、陵、丘、岡等。現在泛指土山。[3]源出、《詩經·陳》《詩經·小雅》《詩經·大雅》等篇。亦指墳墓。《廣雅·釋邱》:“陵,冢也。”有時也引為封建帝王的墳墓為“陵”。

地名,是隨著人們聚居、生產、生活、交往,而發生的必然現象。以地得名,以名辯地,“名從實地、實物、實事、實人”等,是地名命名的一般規律。荼陵得名,亦不例外。最早應是一個聚落地名,以後才逐漸演變為地域地名,最後才形成區劃地名。很有可能約在春秋初中期,現在茶陵縣境內,有一大的聚落,因它附近有一高大山脈,大土山上遍生苦荼,故得名荼陵。後演變為地域地名。

荼陵,何時以地域地名,形成區劃地名,因史料缺乏,難以稽考。但也有跡可尋。中國置縣,清趙翼《陔餘叢考·卷一六·郡縣》載:“置縣本自周,蓋系王畿千里內之制。”縣字,原作寰。亦作懸。《穀梁傳》:“寰內諸侯,非有天子之命,不得出會諸侯。”範寧注:“‘寰’即古‘縣’字。”周王畿內建縣,源於何時?《左傳·僖公二十五年》記:當時(公元前635年),晉文公勤王有功,天子賜與原、溫等縣。這說明在此之前,已置縣。

楚武王五十年(前691),楚國約在此年滅權國置縣。《左傳·莊公十八年》追記:“初,楚武王克權,使鬥緡尹之。以叛,圍而殺之,遷權於那處,使閻敖尹之。”至於郡之置,最早見於《國語·晉語二》:“公子夷吾出見使者曰:‘……君實有郡縣。’”此事發生在公子夷(晉惠公)即位的第一年,即公元前650年。晉定公十九年(公元前493年),趙簡子(鞅)率師伐鄭,在誓辭中說:“克敵者,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4]說明這一時期,縣的地位比郡高。

春秋中期,楚莊王(公元前613-591)大敗晉國,成為春秋五霸中強國後,才逐步向東向南拓展國土。史載楚國開拓南疆,每滅一侯國,必置郡縣。其時置郡,因面積較大,地處邊遠,地廣人稀,其地位反而比縣低,造成了郡小於縣的局面。至戰國中後期,才形成郡轄數縣的格局。戰國時,秦國、楚國置縣已普及。《史記·張儀列傳》:秦國為了贖回張儀,願“將以上庸之地六縣賂楚。”《史記·春申君列傳》:“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以黃歇為相,封為春申君,賜淮北地十二縣。”可見戰國後期,楚國置縣相當廣泛密集。

荼陵,古屬荊楚,歷為楚國咽喉之地。戰國中後期,是否在此境內建縣,史無載。但其時置縣,也非不可能。從現株洲市轄五縣、市,春秋、戰國時期地下文物古遺址看,[5]春秋初期,今湖南境內,多屬古揚越勢力範圍。春秋中期以後,楚文化才逐步在湖南一帶,佔住統治地位。但古揚越文化,亦佔相當大的勢力。到春秋末,楚文化逐步在大聚落、軍政要塞、城邑等政區節點,取代了古揚越文化。但大部分鄉野,應多屬揚越人勢力範圍。這一時期的湘北、湘中、湘東、湘南等地的出土文物,也證實了這一點。

茶陵地名源流考

荼陵得名,應與楚文化密切相關。

戰國中末之交,楚國以吳起(?-前381)為相,變法圖強。結果變法一年多,就南收百越,北並陳、蔡,威震秦晉。約在這一時期,楚國經略湘江流域取勝後,在今茶陵秩堂鄉吳楚要津,在原軍事城池的基礎上,再築牢軍事城堡,以實施“南並蠻越”的目的。但吳起為相一年多,楚掉王一死,就遭楚國王公貴族的報復,亂箭而亡。從此,楚國好長時間無力越過今茶陵地域,經略吳越揚越之地。

1986年株洲市文物稽查時,在茶陵縣秩堂鎮曉塘村發現了曉塘古城遺址,除出土楚國軟陶類陶器物外,還出土了硬陶類陶器片,漢代小方格紋陶罐、陶片等。這說明漢代城內,仍有人聚居生活。據文物專家初步認定,系戰國中晚期楚國軍事城池遺址。2014年10月,考古隊開始對曉塘古城遺址進行搶救性挖掘,發掘了護城河、城牆、水井;在城外西南面兩裡處的丘崗發掘了兩座戰國古墓。省文物專家初步推定:東面發掘的黃泥坳一號墓,為貴族級別的大型楚墓;西面荒塘坳將領級別的大型墓,為越族高級別的貴族墓。兩座楚、越大型貴族墓,出土了大量的珍貴文物。

戰國時期的楚國軍事城堡,有可能是相當於世傳“茶鄉”原“荼陵”縣治的駐地。這是一座以軍事管轄為主行政管轄為輔的城池。楊寬《戰國史·郡縣制度的建立》中認為:“大凡有城市的都邑已建立為縣,所以史書上‘縣’和‘城’往往互稱。”這符合茶陵曉塘古城遺址的狀況。當然,楚吳起變法時,是否己置荼陵縣,有待於更有價值的文獻資料及出土文物作證,才有確切結論。

秦代己置荼陵縣。

其一,兩《漢書》有載。《漢書·卷二十八·地理志第八下》:“長沙國,秦郡,高帝五年為國,莽曰填蠻(鎮蠻),屬荊州。戶四五三千四百七十,口二十三萬五千八百二十五。縣十三。”其中有臨湘(今長沙、羅(今汨羅與平江)、攸(今攸縣)、荼陵(今茶陵)。《後漢書·志第二十二·郡國四》:“長沙郡,秦置。洛陽南二千八百里,十三城……。”其中有“荼陵”之載。《漢書》《後漢書》都明確記載:秦代已置長沙郡,郡轄縣,其時已設荼陵縣。

其二,秦置郡,郡己轄縣。《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11年),分天下為36郡。《漢書·地理志》也沿此說法。秦始皇三十三年,又攻擊河南地、陸梁地,又置九原、南海、桂林、象郡。[6]至此時全國共置郡40郡。這是《晉書·地理志》的說法。後人又補入黔中、閩中、陶、河間4郡入數。又有學者加以考證,有46、48、49或51郡等說法。秦郡下設縣,凡800餘縣。[7]共和國《茶陵縣誌·沿革》:“茶陵,古稱茶鄉。春秋戰國時期屬楚地。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11年),屬長沙郡。”這裡的“茶陵”應為“荼陵”,春秋中期屬楚地,春秋末至戰國一代,楚國盡有其地。“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11年),屬長沙郡”,是可信的。說明這一年,今茶陵縣已設定為荼陵縣。

其三,出土文物及典籍有證。20世紀50年代,長沙魏家堆第十九號墓出土一方石章,為“荼陵”石印,呈長方形,規格為2。5cm×1。8cm×1。9cm,鼻鈕,為滑石材質雕刻,印面裝飾感較強。據專家推測,該墓主應是荼陵地方官。這是我國第一方與荼(茶葉)有關的古印。地下考古文物,也印證了秦漢時,已設定荼陵縣。

宋代魏了翁《邛州先茶記》:“茶之始,其字為荼。如《春秋》書齊荼,《漢志》書荼陵之類……。”《史記·高祖功臣侯年表》:“朱濞以都尉擊籍、荼。”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長沙國。西漢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漢武帝封長沙王子劉欣為荼陵侯。兩宋之交的王觀國《學林新編》:西漢“古之封爵,多取縣名。”這也明證今茶陵縣,秦時已稱荼陵縣名。

其四,地方誌及研究者有考。清嘉慶《茶陵·州志·沿革表》“秦置守令,漢襲餘風。”民國《湖南地理志要·茶陵縣》亦載:“秦時置守令,漢屬湘東郡” 。今茶陵譚定祥先生亦考證: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巳置茶陵(荼陵)縣(《湘東文化》2013年,第3期)。縣治駐何地,至今難以確認。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11年),分天下為36郡,大致有3種來源。一是因襲戰國時代各國的故郡。二是秦滅列國後以其故都改置為郡。三是在併吞六國過程中新置郡。在秦始皇時,在楚故地置泗水、長沙、琅邪三郡。秦郡下轄縣,其秦縣數目,目前史學界仍有爭論,一般說來約有1000餘個。《華陽國志·蜀志》記:秦昭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秦司馬錯率軍攻楚,佔領楚國的黔中郡(楚威王時置)後,復置黔中郡。而長沙郡的設定,是將當時秦設定的黔中郡的東南部,劃出“湘川”大塊地域,設定長沙郡。[8]宋《歷代地理指掌圖》記載:這一地域包括古代的嶽、潭、衡、郴、連、邵、永、道、桂陽等州,即今之岳陽、長沙、衡陽、湘潭、株洲、邵陽、婁底、郴州、永州等九市,以及廣東的連縣等地。郡治駐臨湘(今長沙市)。

2003年,在湖南龍山縣裡耶出土的十幾萬片秦簡中,有“洞庭郡”、“蒼梧郡”之載。洞庭郡何時而設,《後漢書·南蠻西夷列傳第七十六》:“吳起相悼王,南並蠻越,遂有洞庭、蒼梧”。洞庭郡、蒼梧郡,應為楚吳起變法時所設定,管轄楚南廣大地域。

茶陵地名源流考

荼陵,又名聲鄉。聲鄉之名,源於《漢書·卷二十八·地理志第八下》:“長沙國,秦郡,高帝五年為國,莽曰填蠻(鎮蠻),屬荊州……昭陵、荼陵。泥水西入湘,行七百里。莽曰聲鄉。”顯然,王莽改制時,將荼陵縣,改為“聲鄉”縣了。

公元8年,王莽篡權稱帝,國號“新”。“新”朝存16年。《漢書·王莽傳中》記:王莽改制,多從更改郡縣地名開始,“歲復變更,一郡至五易名,而復還其故”。王莽亂改郡、縣地名:一是把原地名,改成帶有“亭”字的地名。如改柴桑(今江西九江市)為“九江亭”等。“郡縣以亭為名者三百六十,以應符命也。”[9]所謂“符命”,即為“天命”,意為他做皇帝是天命,並非篡位。二是把原地名,改為帶有治、安、寧、平、順等字的地名,以求吉順。這類改名記載有108例。三是取吉祥之名。其中以美、信、睦、昌字,用得最多。如將南昌改為宜善。這類改名有59例。四是用同義、同音字改地名。如改江陵為江陸。這類改名有40例。五是用反義字改地名,如改稒陽為固陰,改無錫為有錫。這類改名純為文字遊戲。六是使用對少數民族歧視、侮辱性的字眼。如改長沙郡為填(鎮)蠻郡,廣平縣為平虜縣。這類改郡名10例,縣名26個。嚴重地影響了當時的民族團結。

共和國1993年《茶陵縣誌》記:王莽“新”朝元年(9年)改長沙郡為填(鎮)蠻郡,“茶(注:應為荼)陵縣改名聲鄉”。[10]王莽不顧地名命名的規律,亂改地名,使“吏民不能記”,結果亂象從生,以致於他本人下詔書時,凡碰到地名時,都要說明這個地名原來叫什麼。公元23年,綠林、赤眉起義,推翻了“新”朝,王莽被殺。之後,東漢王朝建立,又恢復西漢郡、縣制,東漢建武六年(30),聲鄉縣又恢復荼陵縣名。

“聲”,《說文》:“聲,音也。”後引伸十幾種意思,但大體皆與聲音相關。“鄉”,《周禮·地官·大司徒》:“五州為鄉,使之相賓。”是指古代地方行政單位,所轄區域,歷代不同。後有多種釋義,但其本義一直作為一級行政單位使用。漢代縣以下皆設鄉。《漢書·百公卿表上》載:“十亭一鄉”“聲鄉”,究竟何指,至今難考。

茶陵。茶陵之“茶”,即茶樹,植物名,山茶科,常綠灌木,亦見喬木。有野生、栽培樹種。葉含咖啡鹼、茶鹼、鞣酸、揮發油等,有興奮大腦和心臟的作用,除充作飲料外,也可為製茶鹼、咖啡鹼之原料。根可藥用。民間俗稱茶葉。

茶,古名較多,見諸於史籍者,有檟、荼、橈、梗、蔎、茶、茗、荈,又有苦荼、葭萌、椒醬、荈詫等名稱。茶學界普通認為,茶發乎於神農氏。秦漢時《神農本草經》:“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史記·三皇本紀》:“神農以赭鞭鞭草木,始嘗百草,始有醫藥。”大約至周代,已逐步由藥用轉為飲料,至戰國中期,巴蜀一帶,有“茗飲”之事。顧炎武《日知錄》:“檟之苦荼,不見於《詩》、《禮》。而王褒《僮約》雲:‘武都(陽)買荼’;張載《登成都白菟樓詩》雲:‘芳荼冠六清’;孫楚詩云:‘薑桂荼荈出蜀’;……是知秦人取蜀之後,始有茗飲之事。”文中“檟之苦荼,不見於《詩》《禮》。”這不是事實,相反《詩經》《周禮》中都有記載。但他說的“秦人取蜀之後,始有茗飲(即茶飲)之事。”還是大體符合實情。

秦人取蜀,是秦惠文王九年(公元前316年)。由此推算,“茗飲”之事,始於戰國中期巴蜀國。事實上,秦取巴蜀之前很長時間,“茗飲”之事,已在巴蜀之間流行。秦取巴蜀置蜀郡後,“茗飲”已大行其事。《華陽國志·蜀志》載:“蜀王別封其弟葭萌於漢中,號苴侯,蜀郡名。萌音芒,方言蜀人謂茶曰葭萌,蓋以茶氏郡也。”宋代鄧名世《古今姓氏書辯證十六》載:後漢時廣漢郡有葭萌縣(今四川廣元市西南),以姓為地名。這說明其時,“茗飲”已大行其道,葭萌(荼)已成了蜀國王室崇拜之物。先秦時楚國人以“荼”封縣號,荼陵縣成為中國第一個以茶為名的縣。蜀國以“葭萌”封郡號,成為中國第一個以“茶氏”為名的郡。兩地郡、縣均以荼(茶)為政區名,幾乎同在戰國中未之交。不過,今茶陵以“茶”名縣,更早一點。

茶字,源於何時何典?唐代陸羽《茶經》:“其字,或從草,或從木,或從草木並。從草,當作‘茶’,其字出《開元文字音義》。”南宋魏了翁“唯自陸羽《茶經》、盧仝《茶歌》、趙贊‘茶禁’以後,則遂易荼為茶。”清代郝懿行(1755-1823年)《義疏》:“今‘茶’字古作‘荼’……至唐陸羽著《茶經》,始減一畫作‘茶’”。共和國《辭源》:“《說文》作‘荼’,即古‘茶’字。唐以後者作‘茶’”。[11]

以上說‘茶’字,源於唐代,值得商榷。

茶字,最早見於《華陽國志·巴志》:“周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於巴,爵之以子。……魚鹽銅鐵、丹漆茶蜜……皆納貢之。”東晉常璩(生卒年不祥),史載他家祖居蜀郡江原(今四川崇慶),對蜀事見聞親切,述蜀史較祥。這一關於‘茶’字的記載,應是可信的。不過後人較輯時,‘茶’有時又作為‘荼’。漢末著名醫學家張仲景(生卒年不祥)《傷寒雜病論》:“茶治便濃血甚效。”《三國志·吳·韋曜傳》記吳史官韋曜不善飲酒,吳主孫皓餐宴,無不競日,韋曜飲酒不過二升:“常為裁減,或密賜茶荈以當酒,至於寵衰,更見偪強,輒以為罪。”由此得知,‘茶’字,至少應源於漢末三國初,並非唐以後才將“荼”減一畫,改作‘茶’。

茶陵地名源流考

荼陵,作為縣一級區域,何時改稱茶陵?

《三國志·卷六十》:“建安二十年(215年),(孫權)督孫茂等十將從取長沙三郡。又安成、攸、永新、茶陵四縣吏共入陰山城。合眾拒岱(呂岱),岱攻圍,即降,三郡克定。權(孫權)留岱鎮長沙。”[12]據考陰山縣城,在今攸縣江橋街道辦事處(原鴨塘鋪鄉)陰山港村。由此得知,荼陵縣改稱為茶陵縣,應在公元215年之前,即在東漢末年三國爭雄之際。具體何年當考。

至此後,國史、地誌等史籍,都載“茶陵”政區地名。《晉太康地誌》:“茶陵子相,漢舊縣,屬長沙……陰山乃是漢舊縣,而屬桂陽。吳湘東郡有此陰山縣,疑是吳所立。”《晉書·卷一十五·地理下》:“湘東郡吳立,故屬長沙。統縣七,戶一萬九千五百。酃(注:當時位在今衡陽市區)、茶陵、臨蒸、利陽、陰山、新平、新寧。”此後,“荼陵”縣名,不見於史乘,而“茶陵”縣名,通行國中。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乃至宋、元、明、清以後,莫不如此。

縱上所述,今茶陵縣,原名荼陵縣,極可能在楚吳起變法時已置荼陵縣。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11年)沿襲而立縣,以縣治附近陵谷間產苦荼(茶),而得名;縣治可能在秩堂鎮曉塘村一帶。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長沙國,荼陵縣盡歸其地,仍名荼陵縣。西漢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封長沙王子劉欣為荼陵侯,[13]為縣侯國,荼陵縣為侯國食邑;築荼王城,在今茶陵縣火田鎮五門村(原蓮溪村)。荼王城,亦為侯國及縣治駐地。西漢太初元年(前104年),劉欣之子劉陽死,無後,廢荼陵侯國,又複名荼陵縣。東漢末,王莽改荼陵縣為聲鄉縣。東漢建武六年(30年),劉秀政權又複名荼陵縣。東漢建安二十年(215年),三國爭雄時,孫權攻取長沙三郡,並設長沙郡,改荼陵縣為茶陵縣,“茶陵”始得其名。自此後,茶陵縣幾經撤併,未改其名。唐遷縣治於今縣城。[14]“荼陵”縣名不復存。

茶陵由荼陵改名之後,探索茶陵地名由來,史書不絕,今有四說。一說《元和郡縣圖志》認為茶陵“因南臨茶山,縣以為名。”[15]二說《路史》記:炎帝“崩葬長沙茶鄉之尾,是曰茶陵”。三說共和國《茶陵縣誌·總述》:“茶陵,因地居‘茶山之陰’,炎帝神農氏崩葬於境內而得名。”四說共和國《湖南地誌》:“茶陵,因中華民族始祖炎帝神農氏‘崩葬於茶鄉之尾’而得名。”以上四說之中,何者為準,至今頗有爭議。

我認為第一種說法,比較接近史實。成書於唐元和八年(813年)的《元和郡縣誌》謂茶陵“因南臨茶山,縣以為名。”很可能是引於唐建中元年(780年)《茶陵·圖經》:“茶陵者,所謂陵谷,生茶名

焉。”說到茶陵之得名,前者是確指,後者是泛稱。由此之故,明嘉靖《茶陵州志》雲:“以地居茶山之陰,故曰茶。”明《名勝志》也雲:“史記(非《史記》)炎帝葬於茶山之野。茶山,即景陽山,以林(注:為“陵”之誤寫)谷間多生茶茗,故名。”清嘉慶《茶陵州志》:“景陽山在州東,接江西吉安永新縣界,一名茶山。”即在今茶陵縣秩堂鄉東首、小田鄉小田、東坑、大和諸村境內。清同治《茶陵州志》:“以地居茶山之陰,故曰茶陵。”這就充分說明,茶陵是因茶山而得名。

當然,這一說法也不完全準確。因為東漢建安二十年(215年)之前,“茶陵”縣為“荼陵”縣。雖然“荼”為“苦荼”,“苦荼”即為“茶”,字義是相同的,只是“荼”讀作tu,“茶”讀作cha,讀音不同而已。

然而,從地名學角度看,又有些不妥。因為無論自然地名,還是

區劃地名,我認為有“五要素”之說,即任何地名,有“讀音、字形(漢字拼寫)、字義、類別、指位”五要素。東漢末“荼”與“茶”義同音不同。因此讀寫上還是有區別的。再說在先秦時,“荼”為古字,有多種讀寫法,檟、荼、橈、梗、茗、荈、葭、椒等都泛指為茶。總不能將其中一字,都作茶陵縣名。從這一意義上說,“荼陵”、“茶陵”,至少在漢字讀音與拼寫上,是有區別的。

因此,考察“荼陵”縣名由來,應是“南臨荼山,縣以為名。”這荼山,即唐代指稱的“茶山”,也即現在指稱的景陽山;考察“茶陵”縣名由來,應以唐《茶陵圖經》唯是。

第二種說法,即《路史》之說,是缺乏依據的。《路史》為宋代羅泌撰,歷來不為史家所重。清《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說:“皇古之事,本為茫昧。泌(羅泌)多采緯書,已不足據。”原因是此書中“紀三皇至夏桀之事,依據緯書及道書,多不經之談,喜出新意,好用僻辭古語。”這說得有些過分。但記載多失史實,倒是真的。如明代郭子章《郡縣釋名·湖廣捲上》:“棗陽縣……,一本漢蔡陽縣地,隋改棗陽縣,以棗陽村名之。《路史》棗作棘。予過棗陽,遍地種棗。”郭子章親歷以證《路史》之誤。

不過,《路史》說到茶陵時,也不完全出錯。《路史》:“炎帝神農氏都於陳,蓋宇長沙,是為長沙(泛指湖南),崩葬長沙茶鄉之尾,是曰茶陵,所謂天子墓者。”在這裡“是為長沙”,是引用晉·皇甫謐《帝王世紀》記炎帝神農氏“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長沙。”葬長沙(泛指湖南)何處,並未言及。《路史》則明確指出“崩葬茶鄉之尾”,這是對的。但由此得出“是曰茶陵,所謂天子墓者。”則為錯矣。因為《路史》的作者,顯然將“茶陵”之“陵”,作為皇陵之“陵”看待。這種不顧先前史籍考證、確載之說,亂下結論,以致謬說流傳。難怪史籍稱作者“喜出新意”,不為枉。

茶陵地名源流考

陵,古文中有多種釋義,其中也可釋為墳墓。春秋《國語·齊語》:“參其國而任其鄙,定名之居,成民之事,陵為之終。”韋昭注:“以為葬地。”《論語》《孟子》中,也有此類記載。張衡《西京賦》:“若歷世而長存,何遽營乎陵墓。”後多指封建帝王的陵墓為陵。《呂氏春秋·安葬篇》《七國考》《山海經》等史籍中,已有“墓設陵園”的記載。《水經注·渭水》:“秦名天子冢曰山,漢曰陵。”

事實上,遠在戰國時,各國國君,都把自己的墳墓造得象山陵一樣,故叫國君的墳墓為“陵”。已發掘的河南輝縣魏墓和河北平山中山王墓。1號墓的封土東西寬92米,南北長110米,高約15米,自下而上有三級臺階。[16]顯然這是後人稱為“陵墓”的形制了。降為秦漢,積土成山,依山為陵,成了帝王一生之大事。據1962年實測,秦始皇陵墓為方形,邊長各約350米,高43米(一說76米)。外垣南北長2173米,東西寬974米。陵園裡外,有大量陪葬墓,刑徒墓及規模巨大的兵馬俑坑。[17]

在封建專制時代,儘管皇陵顯赫,然而清代之前,沒有一個縣是因皇陵而命名。《學林新編·揚》:“古人建立州縣,或由山名,或因水名,或因事蹟而為之名。非此三者,而以意創立,則取美名。”為什麼?《學林新編·名諱》:“夏商無所諱,諱自周始,然而不酷諱也……,秦漢以來始酷諱矣。”東漢應劭注《漢書》,涉及到“避諱地名”,就有東郡壽良縣,應劭注:“世祖叔父名良,故曰壽良”(注:世祖指光武帝劉秀);河內郡隆慮縣,應劭注:“避殤帝名,改曰林慮也。”秦漢酷諱地名,由此可見一斑,誰還敢以皇陵名縣。

辛亥革命後,帝制推翻,民國始立,西風東漸,地名命名也無避忌了。民國33年(1944)4月,因軒轅黃帝陵寢所在,逐將漢為翟道縣,後秦設定的中部縣,改名為黃陵縣。共和國1994年,因炎帝陵寢所在,逐將南宋嘉定四年(1211)設定的酃縣,改為炎陵縣。這都是為紀念中華民族炎黃蚩始祖的義舉,深得炎黃蚩子孫的擁戴。全國除此兩例外,無見它例。何謂《路史》炎帝神農氏“崩葬茶鄉之尾,是曰茶陵”之說?

以我觀之,茶陵地名由來,實為兩說。其一是因荼(茶)山而得縣名;其二是因茶鄉炎帝陵而得名。其餘皆源於這兩說。前者是對的,後者是缺乏依據的,純是“另立新意。”以至共和國所著的國史、地誌,無不受其影響。共和國《茶陵縣誌》採以上“兩說”,謂之第三種說法,貌似公允,實際上是將簡單歷史問題複雜化。而近十幾年因旅遊業大興,各地紛紛從歷史名勝、歷史文化等資源中,尋找最有價值的資源,助推經濟社會發展。這本是件大好事。但有的置史實於不顧,任意曲解,造成不良社會影響。更有甚者,一些地誌競將《路史》中一些無據之說,作為茶陵得名的依據。這所謂第四種說法,是不可取的。

茶陵地名源流考

茶鄉。應是茶陵地域之雅稱,非縣名。源於《路史》。因荼陵、茶陵歷產茶,因荼(茶)山得名,故雅稱茶鄉。《路史》稱茶陵為茶鄉,是有貢獻的。至此,茶鄉便成了茶陵的代名詞。這也是迄今為止,中囯“以茶名縣”的唯一一個縣。但就產茶的規模與質量上說,遠遜於今湖南安化、新化等縣。如何樣使茶鄉名實相符,是值得思考的問題。好在這幾年茶陵縣有識之士,已看到了這一點,正在採取措施,改變這一狀況。

縣域地處湘東山地,大山合圍中有盆地。氣候溼潤多雨,河流眾多。富農產,多林竹,尤以大蒜、生薑、白芷,久負盛名。礦藏多煤、鐵、鎢等。工業基礎較強。交通四達於湘贛各鄰縣。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六縣之一。紀念地有1927年中共茶陵縣委會舊址福音堂、列寧學校舊址毗塘書院等。名勝古蹟有云陽山、秦人古洞、赤松壇、鐵犀亭、皇雩仙、[18]南宋古城牆等。

茶陵地名源流考

參考文獻:

[1]程俊英。詩經譯註[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61、268。

[2]中國茶酒辭典[M]。長沙:湖南出版社,1992:565。

[3]現代漢語規範詞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語文出版社,2004:834。

[4](春秋)左丘明著,蔣冀騁點校。左傳[M]。長沙:嶽麓書社,2006:339。

[5] 株洲文物名勝志[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1:159-173。

[6]華林甫。中國地名學源流[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18。

[7]徐兆奎,韓光輝。中國地名史話[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32。

[8]文選德。湖湘文化古今談[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142。

[9](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99:3036。

[10]茶陵縣誌[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3:6。

[11]辭源[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6:2651。

[12](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三國志[M]。北京:中華書局,1999:1021。

[13](西漢)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99:950。

[14]湖南地名辭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63。

[15](唐)李吉甫撰。元和郡縣圖志[M]。北京:中華書局,2008:705。

[16]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學[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4:367。

[17]中國文化知識精華[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531。

[18]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M]。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2115。

整理:周凱清、曹露露

責編:文學容

稽核:劉年喜

彭雪開老師原創,歡迎讀者評論轉發!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歡迎大家關注公眾號:地名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