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選擇「婚內單身」時,沒有通知任何人

父親選擇「婚內單身」時,沒有通知任何人

大概在兩年前,爸爸開始踐行一種「婚內單身」的生活方式。做出這樣決定的時候,他並沒有通知任何人,其實也不需要,因為他的主要行動會掃射到的人,大概只有媽媽。

這樣奇怪的相處模式裡,他們是夫妻,依然相互照顧起居,但不再交流。媽媽就這樣被冷暴力了大半年後,終於支撐不住,給我發了一條訊息,然後在電話裡邊哭邊講了3個多小時。這件事成為一個契機,讓我和媽媽開始一同重新審視她的婚姻和家庭,審視父親一手策劃的「婚內單身」。

父親選擇「婚內單身」時,沒有通知任何人

一旦嘗試給「單身」定義,總不可避免地動用起我的學術神經,搜尋對立面來反向明確「單身」的含義,比如「戀愛中」「在關係中」「已婚」之類。想來這也是「每日書單身Pro」出現的契機,打破它!單身是一種狀態,是無論婚否,有無伴侶,都可以嚮往或者擁有的狀態,正如群裡大家說起的「生物和物理」之分。

不過轉頭一想,真的是這樣嗎?當處於「in relationship」或者「已婚」中的人,真的還能擁有單身的狀態嗎?

這麼問也許太刻薄、太絕對。生活是柴米油鹽的瑣碎,而「已婚/in relationship」不僅是搭夥過日子,也是兩個人總比一個人更能抵禦社會風險的最優解,是共創後的1+1>2,自然也是進入穩定關係後想要打破時的種種牽絆、困惑、拖延和恐懼。

而如果是這樣,那麼「在關係中的單身」指的是什麼呢?是精神上不再與另一半相通嗎?是兩個人在現實蹂躪下,終不得已而放棄的那些形而上的共同追求嗎?太疲憊了,要解決一日三餐(總不能天天吃外賣吧)、要在各種節日裡記得關照家人朋友和上司、要在釘釘上完成老師給家長留下的任務(被迫內卷)、要趕著上班打卡、要加班、要平衡工作中的自我價值與令人厭煩的重複勞動、要應酬關係發展人脈、要做家務同時給伴侶安排具體的任務、要記住衣服藥品放在哪裡以便及時告知伴侶和小孩、還要在規定時間裡給小孩準時測核酸避免過期無法入園……所以,曾經那些有點過於美好的追求,就,還是算了吧。

那麼之後呢?

突然有一天,發現原來早已和另一半走散。依然睡在身旁、依然關心彼此衣食冷暖、體貼周全,在外人眼中履行一切夫妻/伴侶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甚至包括定期做愛(儘管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社會變動,這樣的慾望在各種層面上日漸衰落)。可是,在一些本該相遇的空間裡,似乎不太能像過去那樣「看到」彼此了。

可是關係已經建立,單單因此而選擇分開真的有必要嗎?這樣的質疑大概會長期持續徘徊在腦海裡,直到大腦皮層的神經徹底麻木,這不就是人生嗎?大家都是這樣啊!

嗯,以上都是我胡謅的。

因此讓我從上面的假設裡跳出來簡直易如反掌,並且我認為,至少以上形容裡的關係已經變質,無論以如何藉口(諸如親情)搪塞,至少它不再是我對「親密關係」的心中所向。

可是現實似乎更復雜,也更幽深。但這並不妨礙我們提出質疑:

你其實並不處於「單身」,你只是在另一半身上放棄了對「某些關係和感覺」的維繫。這讓人感到輕鬆,而輕鬆正是步入關係多年的人最能從當年的「單身記憶」裡搜刮出來的感覺,那種業已消失後的才倍感珍貴的感覺。

父親選擇「婚內單身」時,沒有通知任何人

如今回想,爸爸決定「單身」那年剛好是他正式退休的時間,或許在他心裡早已計劃好了這些吧。

他首先從財務出手,和媽媽分賬。當年結婚時因為奶奶的特立獨行,並沒有在結婚這件事上提供多少幫助。因此他們的婚禮辦得極其精巧,幾乎沒有任何儀式,也沒太有聘禮嫁妝之類的婚俗,兩個人拿著不多的現金坐火車把中國沿海的幾座城市玩了一遍,就算是禮成。不過爸爸多少心中有愧,覺著「家徒四壁」的狀態還是不太對得起老婆,所以主動上繳了自己的工資條。

父親選擇「婚內單身」時,沒有通知任何人

從那之後,我媽一直管賬至今。所以當爸爸在退休時正式提出想自己來管理退休金和自己的存款時,我媽嘴上表示「應該的」,但她心裡很不自在。她感受到一種權利被剝奪的疼痛,同時又覺著自己似乎在夫妻關係裡不再受到對方重視。只是,她什麼都沒說。她爽快地同意,然後開始不斷在心裡覆盤父親提出這一要求背後的原因,這就是母親開始受到傷害的第一階段。「分賬」被她理解為一種「關係變質」的表現形式,而她把這樣的變化歸結為自己做錯了什麼,於是開始不斷覆盤過去發生的事,使用「從自身糾錯」得方法來挖掘背後的原因。後來我問過她,你當時就從沒想過有可能是爸爸做錯了嗎,她說沒有,完全沒這樣想過。

與此同時,爸爸什麼也沒說,他只是提出了要求,但沒有解釋,也拒絕溝通。嗯,拒絕溝通大概是他的第二步計劃。

爸爸和媽媽的對話頻率直線下降,但他依然在生活上部分履行作為伴侶應盡的責任,比如他收拾家,做晚飯前還會詢問媽媽要不要蹭他一口,這樣他就多準備些食材(我家常常因為口味不同,各自做飯)。但從另一角度來看,他不再與媽媽聊天,不再有任何話茬兒開啟交流,就是那種你一言我一語的、沒什麼頭緒可能也沒什麼深度的聊天,但卻是能讓人放鬆的、屬於夫妻之間的日常對話。也不會在一方出門或者回家時,主動問一句「回來了」或者「去哪兒呀」。沒有,完全沒有。

媽媽在電話裡告訴我真相後,我想嘗試幫助她奪回失去已久的主體性。老實說,這非常艱難。

父親選擇「婚內單身」時,沒有通知任何人

前兩天和媽媽通話,聊起爺爺因為剛出院需要照顧,爸爸主動表示每週要在爺爺家住四天時,媽媽能勇敢地表達自己不想住的心情,但她也絕對不敢直率地講出來。她使用各種藉口來搪塞,用時間作催化劑,被搪塞了很多次後的爺爺奶奶,多少開始明白她「不想住」本意,儘管他們肯定不會知道原因。

如今媽媽已經能很自如地想我表達這種不願意,也能坦誠地說出背後的理由。

“很簡單,你爸現在這麼對我,而且只要他一回爺爺奶奶家,立馬又變回了之前熱絡的狀態。還喊我一起去買菜測核酸。”

“嗯,虛偽的男人。”我補充道。

“怎麼能這麼說你爸?”

“我說的是事實嘛!”

她沉默。的確,我說得就是事實。爸爸在選擇「婚內單身」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到媽媽的感受,其實類似的情況已經發生無數次了。在他們三十幾年的婚姻裡,媽媽一直都在被動適應變化中的爸爸,以此來維繫這段關係。

最早的最早,應該就是從「管賬」開始吧。其實這種把權利交給一方的選擇在上一輩夫妻裡大概非常普遍。那時候家裡不富裕,買什麼都得精打細算,算賬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當然是「主內」的妻子應盡之事,妻子獲得權利的同時還會產生安全感和滿足感,覺著這是彼此信任表達,同時還能體現自己善於操持家務的能力。

可如今看來,這實在太雞賊了。爸爸主動選擇放棄權利的同時,媽媽看似獲得了「管賬權」,但這難道不意味著更多的家務勞動嗎?意味著她需要仔細盤算每一分收入盡力把它們都花在刀刃兒上嗎?與此同時,我家另一個特殊之處在於媽媽的收入一直超過爸爸,最盛時能達到他的幾倍之多。之後自然會觸動老套的「巨嬰式體諒」機關,管賬的媽媽為了照顧爸爸的面子,主動隱瞞了這些所謂的「細枝末節」。

“我擔心你爸面子上過不去,畢竟差了很多。”後來覆盤時媽媽這麼和我說。

但如今看來,我爸顯然沒能理解他老婆的良苦用心。在他六十歲退休之際能理直氣壯地提出分賬要求,背後一定暗藏其他未能當面講明的理由。而我也可以毫不客氣地揣測為:失去對老婆管賬的信任。

當我爸意識到這些時,他的行動可謂十分迅捷。從「分賬」開始,爸爸在宣誓「主體性」上毫不含糊,他開始主動承擔更多自己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比如給家裡置辦各種生活物品,還向媽媽要走了「洗衣權」,清洗自己的衣服襪子和床單被罩。嗯是的,他只清洗自己的。(我家多年都是分房睡)

可是他唯獨不會觸碰的,就是和媽媽分享這些行動背後的動機,在心理層面上,他徹底關閉了自己。

父親選擇「婚內單身」時,沒有通知任何人

其實最初的我非常氣憤,簡直怒髮衝冠。我就這樣抱著堅定決絕、充滿鬥志的女性主義心態牽著媽媽的手重新走入她的婚姻。最開始我需要不斷反覆向媽媽表達,所有這些都不是她的錯。不要再自責了,不要再事無鉅細地從每一件小事裡尋找自己錯在哪裡,不要再試圖理解爸爸的動機。不要再唉聲嘆氣惋惜過去你們如何恩愛的時光,然後幾乎無可避免地原地兜圈,最終回到那個沒有答案的問題:“原來我們這麼好,你爸爸究竟為什麼變了呢?”她背後的意思其實是,你爸還能再變回去嗎?

如今兩年多過去,理智上媽媽基本能認識到這個問題沒有意義,但她依然會在情緒低迷時不可自控地再次回到原點,雖然停留的時間正逐漸變短。

在他們還是所謂「正常夫妻」時,媽媽曾就「原生家庭」的問題向我抱怨過——為什麼你從不熱衷於找個物件,為什麼你從不把婚姻作為你人生的一種選項。在那時的她看來,自己擁有還算美滿幸福的家庭,所以按理說她並沒有對我施加過什麼消極影響。

一向喜歡委婉講話的媽媽,她想表達的其實是,

我的婚姻應該沒有對你造成什麼消極影響吧,我大概沒有做錯什麼影響到你吧。就像面對爸爸的變化一樣,我媽的第一反應依然是「從自身找毛病」。我記得自己當時的迴應是,在你們的婚姻裡,我覺得我看不到「你自己」。

在我的印象裡,媽媽一直是那個適應大家的人,當我和爸爸有明確的需求時,她從來都是那個滿足我們的人。而涉及「選擇」,背後往往會牽扯出和家庭地位、經濟條件等相關更加複雜的話題。總之為了平衡以上所有矛盾,為了讓我們的家能夠正常運轉下去,媽媽一定是那個最先做出犧牲的人。從犧牲使用電視機的權利開始(爸爸在家時,我家的電視機使用權一定只能屬於他),出門應酬不可以濃妝豔抹,到爸爸一句「不想出門」,媽媽就只能選擇獨自一人帶我去玩耍等等。

長年累月中,她失去了伸張權利的能力,甚至不再覺著擁有這些權利是什麼好事,就比如當獲得「只洗自己衣服」的家務部分解放自由後,她反而會感到空落落的,覺著這個家似乎不再需要她了。可以說,她在這段關係裡看似曾擁有裁定權,也擁有很多不錯的條件,比如她依然被爸爸照顧飲食,她使用主臥,擁有全家最大的房間和自己的衛生間,知曉家裡大大小小物品的存放位置,也基本能給自己安排幾萬塊的娛樂費(旅遊、買衣服等)。但其實她不太有主體性,真正能影響全家人生活方向的人,似乎始終都是我的父親。

來自每日書作者的迴應

Sophie

我媽媽也是,即使她的工作能力早就得到證明,她也依然認為一個家就該男人主事,自己只是一個婦道人家。

硬糖

對啊,我媽之前也是。但她現在正在改變,現在她會感嘆當年辦房產證時,為什麼沒有寫自己的名字哈哈!

大概父母在婚姻關係中正在經歷的事,讓我對「婚內單身」本能保持懷疑的態度。如果決定進入關係的兩個人在最初就商議好,「走進婚姻」只是他們用來抵禦社會經濟衝擊的一種操作模式,精神上的彼此支撐不是重點,這樣似乎還說得過去。可是我又極度質疑這種假設的合理性,怎麼會有願意進入婚姻而不重視精神支撐的親密關係呢?

或許更普遍的一種可能是,兩個人在進入關係後,因為各種原因不再能夠有效溝通而形成的某種「懸置狀態」。觀察我的父母時能明顯發現,正是由於缺乏溝通,他們連「婚內單身」這件事本身,都無法做到基本的公平。媽媽一直被牽著鼻子走,一直被迫做出改變,儘管有時候這種改變對她來說未必是壞事,但她始終沒有主動選擇的權利。

而與此同時,在我為媽媽被如此對待感到不忿時,我也非常渴望瞭解爸爸的心境。可是,他對所有人關閉了自己。所以我只能依靠猜測來完成一些粗淺的分析。

在我看來,爸爸主動放棄交流的背後,應該也有他的苦衷。儘管作為父權社會里的既得利益者,他已經擁有了太多權利,更重要的是他被賦予了自信行使這些權利的正義感,他的邏輯鏈裡似乎沒有「如果我這樣做,會不會傷害到對方」。我把它形容為一種「天將降大任的理直氣壯」。但好像也不全於此,我的爸爸從來不是一個normal爸爸,他的性格非常特殊(or weird anyway),他的敏感細膩,神經質和執拗(另一種說法是有藝術氣質),和近幾年被CCTV感化後幾乎要滿溢位的民族主義膨脹情緒,都在影響他對自己和家庭做出的選擇、奉獻、犧牲以及傷害。

不管怎樣,他們的「婚內單身」進行得磕磕絆絆,並且在我看來,

這樣的成果其實是對「已婚」的詆譭,它部分消解了婚姻裡最珍貴的「彼此欣賞、依賴與扶持」,而更像是一種有點無力的自我辯解。他們在婚姻裡嘗試為自己尋找主體性時似乎遇到了無法逾越的障礙,但又不想因此失去「法律婚姻」承諾的社會保障,也放不下殘留於那個年代的「離婚羞恥」。

畢竟已經過去三十多年了,人生還有幾個三十年呢,差不多就這樣吧。

來自每日書作者的迴應

安藍

看了這麼多天對父母生活現狀的描述和思考,有一點自己對這類情況的觀察經驗想在這裡大概表達一下。第一呢,其實這樣的夫妻關係在五六十年年代生的群體中,是普遍存在的,絕不僅只有這對父母是這樣。有很多對夫妻的婚姻關係多年來都是不好的,但在以前那個年代,離婚是一件社會壓力非常大的事,並且因為需要單位開介紹信,是一定會搞到人盡皆知,成為別人嘴裡的談資。

再說到結婚的動機,經歷過70年代的人都知道,感情真的不重要,活著才是最重要的,有很多東西都是比感情重要得多的決定結婚的因素,比如戶口,很多農村戶口的男性希望跟城鎮戶口的女性結婚,因為孩子的戶口隨女方,在計劃經濟時代,有了城鎮戶口,意味著會有商品糧。比如家庭成分,那時候很多被貼上「地富反壞右」標籤的家庭,會希望和工人、軍人等身份的人結婚,尋求政治上的庇佑。再就是體制內的工作了,那個年代,有穩定的收入可太重要了。

因此,很多對夫妻在結合的最初都是有著非常現實的訴求的,即便兩個人在日日夜夜的相處中,有很多不和諧的因素,也會出於社會壓力以及經濟壓力選擇隱忍。然而社會環境在發生改變,並且年紀大了之後,人愈接近死亡,心裡恐怕多少會生出不忿,「活不了多少年了,為什麼我還要忍呢?」再加上退休了,社會身份從身上被剝離,少了顧慮,很多家庭在這個時候離婚。當然也有很多會維持個婚姻的殼兒但事實上分居了的。房子有多的,多半不住在一套房裡了,房子只有一套的,就在套內分房間、分經濟、分開吃飯、洗衣。

維持個殼兒的原因也比較多樣:有些是因為經濟,有像前面說的,沒有多餘房產分開住的;也有因為資產太多,離婚財產切割損失不起。有些是因為孩子還未婚,擔心孩子如果有一對離異的父母,在相親市場上會受鄙視;有些是因為覺得離婚太麻煩,就算離了也找不到什麼好物件,只要兩個人互相不干擾,誰也不欠誰,就當搭夥過日子,真正臨到老身邊還能有個瞭解的人在生活上照顧自己。

綜上所述,就能揣測出這個父親的思路:不想交流,並且現在也有條件不交流,於是這麼做了。至於不跟女兒交流……也許是因為女兒跟母親更親,一定站在母親那邊;也許只是不想在這件事上把孩子扯進來。

歡喜

我看到的是,不管背後的動機是什麼,這都是非常自私的行為。年輕的時候用交出財政權換取心安理得推託家庭責任,且生活上被妥帖照顧;退休後用收回財權為藉口,以拒絕溝通為方式對配偶冷暴力的同時,依舊綁架對方,要求對方履行配偶義務(去自己父母家居住陪伴)。對於父親一方而言,只有好處沒有代價;對於母親一方而言,只有剝削,沒有補償。企業裁員還有n+賠付,怎麼因為有婚姻關係,剝削就這麼理直氣壯呢?

硬糖

是的,上一代人對「婚姻」的認知和我們的理解真是天差地別,即使先放下「男尊女卑」不提,婚姻對他們來說也是非常複雜且現實的,看到安藍的文字,我更加確定他們是把婚姻當成一種「solution」去面對,而絕不僅是人生路上的必修課。

歡喜

提到的剝削和冷暴力,這兩個詞是自從媽媽向我坦白後我們的對話裡經常出現的詞。感覺把這些「有點冷酷的旁觀視角」講給媽媽聽的過程裡,她也在一點點尋找自己,與其說是對剝削和冷暴力的反抗,我更加感到的是她對自己的觀察,是發現自己的過程。她終於開始把自己從「家庭」剝離出來,嘗試著完整、真誠和坦誠地面對自己。我能感受到她的恐懼、痛苦和猶疑,也能看到她變得更灑脫、自信和快樂。

對她來說,離婚就像是革命一樣,太激進了,況且他們三十多年的婚姻裡並不完全是我在這裡描述的狀態,至少在她看來是這樣的。他們有過相互扶持、彼此依靠和共同成長,即使在今天,爸爸還是會照顧媽媽。比如最近她被診斷出糖尿病,爸爸會主動改善食譜,加入更多粗糧和對糖尿病友好的食材。這當然也可以理解為對未來照護風險的提前規避,但我多少還是能感受他們之間的感情。

雖然我已經把「支援她離婚/出來自己生活/來和我一起生活」等各種方案提供給她,但我能明確地感受到,她並不願意做出這樣的選擇。就像我在下面一天的每日書裡提到的,他們三十幾年的婚姻關係有著非常豐富和複雜的面向,況且還有很多連我都不知道的事。包括爸爸在內,當我在嘗試描述他時,突然發現原來我已經缺席了他最近很多年的生活,我並不瞭解他。在我遇到人生坎坷拒絕溝通的時候,他是那個拉著媽媽坐火車來到我居住城市,強行敲開門拉著我聊天的人,他也曾經明確地說出過

「我們一家人,就是要隨時溝通才能讓這個家維繫下去。」

類似的話。所以他究竟為什麼會變成今天的樣子,我其實也充滿好奇。

所以與其說我不會像媽媽那樣,對「讓爸爸回到之前的樣子」充滿期待併為之努力(如今媽媽也正在接受這樣的努力毫無價值和意義哈哈),不如說我更好奇他發生這樣改變的原因,我想了解他,也想再次走近他。與此同時,我也希望媽媽能重新找到一種屬於自己的節奏,不要再被爸爸牽著鼻子走,獲得完整的、屬於自己的快樂和自由。

安藍

我特別贊同歡喜說的這是「自私」以及對女性的剝削這點,在我的價值觀裡也是如此。不過之前我分析原因只是想把事實攤開來說,但這不涉及到任何道德層面的評判,因為人與人之間的道德標準差異太大了,這對父母之間的關係評價以及後期如何做決定,其實只和這個母親相關。除非她自己想通了,並做了選擇——無論是分開還是就這樣繼續,我們再怎麼生氣,也改變不了他們之間的任何事。因為婚姻外的其他人,都是外人。

歡喜

可是,往往正是對“別人會怎麼看”的畏懼,把媽媽這一代的女性強留在不合適的婚姻中,如果已經有很多阻礙的聲音,我們也要大聲告訴媽媽,您就是被剝削了,您所有不舒服的感受都是正當的,不是因為您不夠大度寬容。當然,明白一切以後,決定權仍然在媽媽手裡,但那已經是一個自主的選擇了。

安藍

你說得對,告訴是要告訴的,決定權是歸到母親自己手上的。只不過,如果女兒在說的過程中反被母親否定和傷害,也不要太在意。畢竟每個人最終都只能對自己的選擇負責,母親負責不了女兒的,女兒也負責不了母親的。在對生活不滿意的時候,會選擇持續抱怨而不去改變的,才是這世上大多數。

硬糖

受寵若驚地看到安藍和歡喜這麼長的迴應,稍等我忙完再來認真回覆。

不瞞你們說,我和媽媽的關係可以說非常坦誠,我們之間基本能做到無話不談,曾經還被朋友打趣說,你媽媽活到六十歲才開始叛逆,有時候感覺你才更像是媽媽的角色哈哈哈!

安藍

親子關係也是需要緣分的。我回憶了一下自己過去幾十年裡一言難盡的母女關係,想,最終都是各人接受各人的緣分,深淺不論。

我是第一次用文字來記錄父母的關係,回頭看時感到在很多細節和用詞上,都不夠精準,同時也發現了更多需要再深挖的部分。我的父母絕對承襲了那一代人的很多共同價值觀,比如對「離婚」的本能恐懼和羞恥感,或者性別認知中的傳統刻板印象。

但與此同時,他們的關係又是與眾不同的。直到初中我才從同學口中得知,「父親」一詞在他們的印象裡是「不善言辭、刻板和嚴肅」的代稱,但這些描述放在我家全不適用。

爸爸曾經是那個帶著我成長的、活潑細緻又好玩的人。他是在我下學後塞給我耳機,告訴我誰是周杰倫、SHE和孫燕姿的人,也是熱衷於教我畫畫、做手工、滑冰和陪我一起學習各種技能的人。

我父母的婚姻是自由戀愛,他們克服了彼此長輩最初的不認可,獨立組建起屬於自己的小家庭。同屬於廠礦職工的他們,雙方家庭地位也沒有明顯的差異。爸爸手巧細緻,當年在那個僅40多平的小家裡,傢俱地板都出自他手。從我記事開始,講故事、做手工、剪指甲甚至生病時打點滴時照看我的,都是爸爸。直到我上初中時,他依然堅持接送我上學,我拒絕,他就遠遠地蹬車跟在我後面,護送我和同行的夥伴一起回家。嗯,總之我想說的是,爸爸是一個具體而複雜的人,從我念大學離開家後,我們一家的關係從曾經的親密無間到如今逐漸冷淡(爸爸與我和媽媽的冷淡),以及父母關係如何惡化到今天的樣子,我想這絕不僅僅是父親的問題。

我認同

安藍

提到的兩性關係中,擁有話語權的只有他們彼此。但如果放之於我的家庭這樣的具體語境裡,坦誠地告訴他們這個結論似乎過於冷酷了(雖然我一直是這麼和我媽講的,但她顯然還無法完全接受)。

這就像是那一代人對家庭的理解中,預設「情感連線不一定是重要組成」一樣,他們關於「家庭」甚至「兩性關係」的理解中,子女也是其中重要的部分。我有時候覺得自己像是化學方程式裡的催化劑,無論催化出爆炸還徹底凍住,總歸有點我的「功勞」。

但不管怎樣,他們如今的關係不可避免地影響著我。如今我依然保持單身,並且沒有很主動去改變這一狀態。

我不會抱怨他們的選擇,當然我也不認為自己有這個權利。況且他們的每一次選擇背後,多少都有我的參與,無論是否我主動。但老實說,我絕不期待或者羨慕他們的關係,甚至曾因此多少對「進入關係」失去了動力和興趣,他們讓我明白關係的維繫需要持久經營、需要不斷溝通表明心意、需要在面對爭執時擁有共同解決的勇氣。但獨自一人生活久了,就會產生惰性,我用三十多年無比適應了與自己相處這件事,至少到目前為止,我並沒有厭棄這種狀態。

如今觀察父母的關係進展已經成為我生活裡一項重要的課題。我也逐漸發現,當我瞭解的越多、當關於他們婚姻生活的細節被不斷填充進來,使敘事不斷完整時,我正在看到作為個體的父母各自最真實的處境,開始理解他們的選擇,以及背後的矛盾。他們當年那些曾讓我充滿困惑的相處方式,如今看來似乎也可以獲得更恰當的解釋。

於是,我逐漸不再把自己選擇單身的原因完全歸咎於所謂的「原生家庭」。如今,我正在嘗試走近爸爸,和媽媽的關係也更加親密。與此同時,我也感受到自己正在與他們完成一種更為徹底的分離。

來自每日書作者的迴應

坤依

好喜歡你最後一句話。因為我現在也處在這個階段。現實上更加親密了,但心理上正在完成分離。也許正是因為心理上分離了,才會在現實上親密吧。找到【我】,才能擁有更好的關係。

好喜歡你的文字,能清晰地表述出在我看來很難表述的思考路徑。很受啟發。

硬糖

嗯,同意。因為真正分離了,完成了俄狄浦斯式的分離,才能回到一種更坦蕩和真誠的親密。謝謝你的喜歡!

(摘編自微信公眾號三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