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麼貴族,騙鬼的

2022年11月26日

06 法、道、儒:皇帝到底喜歡誰

最近看《天下長河》,被裡面的康熙皇帝圈粉了,真想讓上天再給他五百年。與此同時,我們也能看到當皇帝的無奈,好多事其實他說了並不算,掌管戶部的大臣說你殺了我我也沒錢,我們看著很可氣是吧,其實反過來想,如果慈禧辦壽宴時戶部大臣也這麼說就好了。皇帝大婚,娶了自己不喜歡的女人,這是皇權和貴族勢力的政治聯姻,看著挺不符合人性的,但皇帝喜歡的賈南風、楊玉環、褒姒、萬貴妃等,幾乎都是拖家帶口的墜入深淵。當皇帝也有消極的自由和積極的自由。

在古代,一個好的政治環境,一定不能一家獨大,皇權、官僚、貴族,皇權居中,這有點像夾在婆媳中間的老公,一個好老公一定不是隻懂得愚孝的人,儒家說了的孝順,所以我除了孝順啥都不管不顧,一個好老公也不是隻懂得寵老婆的人,道法自然,我萬事隨心,我就想老婆孩子熱炕頭,你們愛誰誰,一個好老公也不能不勤勞致富不養家,皇帝也是一份工作,治理國家的主要工具就是法家,上戰場不帶槍,那不等死麼。

我理解的,一位好到極致的皇帝,必須靈活運用法、道、儒,然後才能實現積極的自由。那些擺爛的躺平的尸位素餐的皇帝們,搞得帝國烏煙瘴氣,也僅能實現自己膚淺的肉慾,想實現大一點政治理想是不可能的,慈禧可以集全國之力給自己籌辦一個壽宴,但她想讓西方世界臣服自己,其結果是自己家都被人砸的稀巴爛。作為一個政治領袖,這簡直是奇恥大辱吧,即便清政府的消亡離不開世界大格局,但僅從皇帝統治能力的角度去考量,如果能發揮好政治領袖的作用的話,國民付出的代價一定沒有那麼慘烈。

這一節主要講的是百家爭鳴之後,秦統一了六國,建立了郡縣制,封建格局基本結束了,這時候皇帝就要開始選我該怎麼統治了。戰國時期,亟需外練筋骨皮,一口氣還顧不上練習,那是儒家才能整的事兒,什麼道德三觀都拋諸腦後,怎麼激發全民戰鬥力怎麼來,秦國施行的是割人頭換軍功,湊十個人頭官升一級,其餘的,都無所謂。春秋時期上戰場的都是貴族,平民祖祖輩輩只能種地,跟進了地獄似的永無翻身之日。戰國時代看似死了好多人,白起一戰坑殺五十萬戰俘,但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給了平民翻身的機會,即便不上戰場換九死一生的機會,大量的土地被空下來了,勞動力也就更值錢了,政治資本是不是就富裕一些了,命也就不會像草芥一樣只能飄零了。

六國統一之後,再鼓勵大家出去割人頭就不現實了,現在六國成一國了,滿眼都是自己人,於是趕緊修訂了秦制。秦統一了六國,成了天下共主,這與周朝的天子有了本質區別,為了讓全國齊步走,靠的是嚴苛的律法。但是,光靠法家太脆弱了,秦始皇本人能力在那兒擺著,但作為大一統帝國的王朝,確實也沒啥可參照的經驗,只能依賴並不成熟的官僚體系以及不完備的秦法制度。劉邦作為一個末流小吏,他造反的直接原因就是法律制度不完善,當時上級部門讓他押送大概二十個人去服苦役,中途跑了兩個,按照規定,你把剩下的十八個押送到位,也要接受嚴厲的處罰,腦子稍微靈活一點的,就覺得那我還不如現在就跑路,反正當時落草為寇很容易,到處都是被逼的梁山好漢。

項羽是楚國貴族,本身就具備一定的軍事實力,這一部分人秦國並沒有及時地予以安撫,他們的腦袋裡根本沒有把秦始皇當做自己的王,心心念唸的都是恢復自己原來的貴族身份,隨便給個由頭就反了。秦始皇維護帝國的統治,一方面靠的是皇帝本人的能力,一方面靠的是還算靠譜的官僚體系,法家在咬牙硬挺著,然後秦二世上來一頓瘋狂輸出,皇帝無能也就算了,官僚體系也被趙高整廢一半,秦的結束你說能怪某個人麼?

在這兒說一下,成熟的皇位更迭一定有一個固定的秩序,武則天要改立個太子官僚死活不同意,鬧得那叫一個熱鬧。現在知道了,官僚體系不需要皇帝太能幹,官僚們自信無論發生任何事情自己都能處理,但是皇位繼承如果沒有一個固定規律,底下人就會亂套,事實上確實如此,讓國家陷入水深火熱的讓整個官僚隊伍岌岌可危的,往往都是因為皇位爭奪戰,一旦站錯隊,可比辦錯幾件事冤死幾個百姓的下場更慘,誰還好好幹正事。

靠商鞅變法發家的秦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但這位使命完成者無情地被歷史拋棄了。下一個出場的,是漢朝的無為而治,典型案例就是蕭規曹隨,讓全民休養生息。劉邦能夠勝出,原因有很多,給他最大助力的其實是項羽,項羽搞政治倒退,搞分封,註定會失敗,即便不是劉邦,也會被別的集團取代。劉邦也分封了,原因是自己來路不正,雖然說了很多神話,什麼喝醉了身上有龍影,跟老婆捉迷藏總是輸,因為有紅光照耀,這些都是想說明自己是有天命在身的。

這些東西忽悠忽悠老百姓也就算了,你跟張良說蕭何說韓信說,誰信啊,怎麼辦,只能和這些牛人們共享天下,但是與此同時,卻埋下了很多防患於未然的策略,不然也不會那麼快就屠戮了一半軍功累累的諸侯將軍,最後白馬之盟,只有同姓為王,漢武帝的一道推恩令,一下子也給推到解放前了。所以,漢朝繼承了秦制,卻在某種程度上披上了道家的外衣。這與當時的土地和人民都需要休養生息是對應的,漢王室擺出的姿態至少讓人放鬆了警惕,大家看鬧騰的必要性沒有了,轉頭都去搞生產去了,漢景之治也就相應到來了。

有錢,又遇到了一個想幹點事兒的君主漢武帝,就想撕掉無為而治的外衣了。這個時候儒家就站了出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外儒內法在此時形成了,如果單純的用法家,秦朝就是例子,有了前車之鑑,少走許多彎路。我理解,儒家就是把君王的意識,搞成了天下的意識,君王成了天下的代表,說不好誰在前面,或者是,君主把自己的意識偽裝了一下,讓老百姓心裡舒服點,有了邏輯自洽,不生二心,都成了順民,然後法令的執行不就成了順水推舟了麼。

當然,與此同時,君主從此之後,就必須以做一個為萬世開太平的好皇帝,儒家意義上的君主就是要為百姓謀福利的,從此之後才能看見受到天災皇帝出來念罪己詔。這個邏輯就是,朕,作為上天派來維護世界和平普度眾生的,本應該兢兢業業地為百姓服務,但是朕卻開了小差,多納了幾個妃子,多吃了幾道菜,現在上天示警了,朕知道錯了,請老天爺原諒朕,別讓朕的百姓受苦了,然後放放囚犯開開糧倉,輿論就平息了,他的皇位也就穩了。

儒生們就更牛了,你當皇帝是儒家解釋下的皇帝,是皇權天授,幹得不好,儒生有權彈劾你,你的一舉一動,我都如實記錄,這是佐證資料,都是現場直播,史官們的這個信念感是超越生命的,斧聲燭影啥的,都是史官拼死保下來的。當然前朝歷史都是後朝修的,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也可以通過後世的推斷和其他方法讓歷史素顏示人,更何況還有司馬遷這樣不怕死的史官。皇帝從此之後,也接受了儒家規則的束縛, 絕對不敢明火執仗的禍國殃民,哪怕你冠冕堂皇的找藉口,也得把自己的邏輯理順。就像現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你可以用狡詐的方式逃避法律的責任,但是沒人敢公開叫囂自己是法外狂徒,羅老師也不行。

這一套天馬流星拳打下來,百姓覺得,皇帝真好啊,跟耶穌似的在那兒為萬民懺悔。老天爺也是,皇帝做得不合適你罰他啊,為啥讓百姓受罪啊。不過這個邏輯也可以解釋為,百姓受苦皇帝是真難受,不然也不會出來懺悔啊,所以君和民是一家的,一家人就不說兩家話。這也是雙向奔赴,有了一套大家都認可的秩序,大家都好好生活,相安無事就好。皇帝有事兒辦事兒,只要是為大家好的,我們都支援。

皇帝喜歡誰,和用誰,是兩回事。我要是皇帝,我只用法家就好了,數一不二的多好。可是當皇帝是為了什麼?為什麼人都喜歡當貴族,當人上人。我猜想,如果有了無所不能的權利,你就變成了一個完美的人, 身邊所有人都會用各種方式幫你掩飾身上的瑕疵,你不用屈服誰崇拜誰嫉妒誰,逐漸地,你也不允許有比你更高階的人存在。這就像走進了競技專案,第二永遠會因為自己不是第一而難過,會想盡一切辦法超越第一。而那個第一,也會為了阻止別人的超越而繼續努力。

有很多人說,當下的生活質量比皇帝還要舒適奢華,但假如穿越回去當皇帝,絕大多數人都還是願意的吧。古代貴族階級,透過各種方式讓百姓以及讓自己是與眾不同的存在,到現在我們骨子裡依然有很深刻的印記。金庸小說裡,主角的爹媽肯定都是牛人,我們看電視劇也是,主角要麼是豪門要麼是豪門走丟的抱錯的。說句大白話,這種設定最符合大眾口味了,因為躺在家裡看劇的人往往不是精英階層,看多了比較容易接受自己平庸的生活。即便是平民當主角,那也是要被貴族階級拯救,韓劇就是這個套路,年輕人看多了真的好嗎?

貴族,不過皇帝的新衣罷了,要給自己祛魅了。現在也是,為了晉級某個圈子而努力的人,到底是為了成為他們,還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在實現自己人生目標的路上,一定要分清楚目標的真偽,找到背後的邏輯,不僅要清清白白的活著,還要儘量,清清楚楚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