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令小史(十)|清朝的酒令文化

文:枯木

酒令小史(十)|清朝的酒令文化

(續上)

上文談到,由於明代廢除榷酤制度,允許民間自由釀酒,酒稅甚少,因而酒業發達,異常繁榮。從而使得酒(令)文化迅速普及到廣大鄉村,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尋常百姓,宴飲聚餐,必行酒令,酒令文化是歷史上發展最為迅猛的一個時期。

到了清代,酒政制度經歷了先寬後嚴、再放寬再從嚴的四個階段,並且對酒進行分類和分地域管理,其中主要是在北方限制燒酒(燒鍋)釀造,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高度白酒的發展,從而使得北酒逐漸沒落,而技術和產地向南方轉移,從而促進了南酒的興起和繁榮。

然而就酒令而言,到了清朝,不但沒有因為酒政制度而減緩發展,反而更加普及,並且關於酒令文化的書籍文章要比以往朝代更多更詳實。不過在形式和內容上略有改變,那就是以前士大夫流行的雅令逐漸式微,有的酒令甚至逐漸消失,而簡單好學、通俗易懂的酒令得以迅速傳播和普及。

一、清朝關於酒令文化的書籍

酒令小史(十)|清朝的酒令文化

清朝關於酒令記載的文章書籍較多,諸如曹雪芹的《紅樓夢》、梁章鉅的《歸田瑣記》、黃九煙(周星)的《酒社芻言》、袁枚的《隨園詩話》、東山居士的《西廂酒令》、石成金的《快樂酒令》、郎廷極的《勝飲編》、俞敦培的《酒令叢抄》等等。

其中最有趣味性並且對研究清朝酒令文化有很大貢獻的書籍,當屬四大名著之一——

曹雪芹的《石頭記》(《紅樓夢》)

,作者用大量篇幅描寫記述了豪門家宴行酒令的眾多場景,諸如在《紅樓夢》第二十八回、第四十回、第五十四回、第六十二回、第六十三回、第七十五回章節都有精彩展現,而且形式多樣,雅俗兼備,可以說真實反映了清朝隆盛時期的酒令文化。

而內容最豐富詳實完備的書籍當屬出版於光緒三年(1877年)的

《酒令叢抄》

,是研究古代酒令的重要資料。編纂者為俞敦培,字芝田,金匱(今江蘇無錫)人,同治年間曾官至樂平知縣。 作者搜採輯錄古今雅俗酒令合計322則,並加以分類整理,是酒令文化誕生以來最為全面系統闡述的專業書籍。

《酒令叢抄》將酒令分為四大門類,即古令、雅令、通令、籌令四大類

古令

是指古代所遺酒令,清代大多不再流行;

雅令

是指“須引經據典,分韻聯吟,當筵構思”之文雅酒令;

通令

是指通行之令,遊戲性強,大多須藉助骰子、牙牌等器具或手勢比劃進行;

籌令

是指用“籌”(令籤)才能行的酒令。《酒令叢抄》由於是系統整理,分門別類,詳實完備,對於後代研究清朝晚期酒文化,以及繼承和傳播傳統酒令文化,具有很大的貢獻。

二、清朝酒令文化的特點

酒令小史(十)|清朝的酒令文化

清朝是少數民族統治,由於其民族文化偏於一隅,缺乏系統性的支撐,再加上漢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強大的慣性力,使得統治者在文化潮流面前蒼白無力,諸多努力付之東流。諸如剛開始強令剃髮易服,學習滿文,強調尊卑“三叩九拜”之禮等。然而隨著時間流逝,都成了表面文章,骨子裡還是漢文化在支撐,可以說是對漢文化的全盤吸收和繼承。別的不說,就連歷代皇帝都對漢文化都崇拜不已,以至於到了清晚期,會說滿語的寥寥無幾,因而不得不捨棄掉自己的民族語言。

歸結到酒令文化上來,由於對漢文化的崇拜,一些前代的酒令形式,即便是民間已經不流行,然而皇親貴族依然玩的不亦樂乎,因而傳統酒令文化大多得以繼承和發揚光大。同前期一樣,

清代宴飲行酒令,程式為先設一令官或者觴政,自飲令酒(一杯或三杯),然後行令,無論令官出什麼酒令,令出必行,必須遵守,否則罰酒。

譬如《紅樓夢》第四十回令官鴛鴦說:“令大如軍令,不論尊卑,惟我是主;違了我的話,是要受罰的”,正如清許應鑅在《酒令叢抄》序言所講:“

立監佐史,密糾察於歡時;揚觶飛觴,抖森嚴於酒律。

不過酒令文化具有明顯的時代烙印。

因而清朝的酒令文化雖然延續傳統,包羅甚廣,精彩紛呈,然而也具有自己的時代特色,簡單來說大致有四個特點:第一,酒令文化由北向南偏遠地區快速傳播;第二,繁文縟節的酒令形式成了極少數權貴的自斟自飲;第三、清中期以前雅令尚為流行,到了晚期基本上以通令為主;第四,手勢令得以風靡,新酒令層出不窮。下面我們就來一一概述。

三、酒令文化由北向南偏遠地區快速傳播

酒令小史(十)|清朝的酒令文化

這和清朝的酒政制度密切相關,由於清朝中前期實行比較嚴厲的限制北方燒鍋酒制度,中晚期又開徵燒鍋稅,使得釀酒工藝技術不得已從北向南發展,一些偏遠地區酒業得以迅猛發展。這裡需要說的是,在清代北方華北中原地區以燒鍋為主,原料多為高粱,俗稱“燒酒”或“

北酒

”;而南方江浙一帶以黃酒為主,原料多為大米、小麥,俗稱“

南酒

”。

清朝的酒政制度,使得北酒受阻,南酒產量激增。然而由於燒鍋蒸餾技術工藝先進,並且純度較高,口感清冽,為廣大酒徒欽羨之物。況且清朝對外閉關鎖國,對內卻鼓勵流通交易,經商成風,於是北方不少商人從家鄉帶著技師和先進工藝,在西南偏遠地區播種高粱,偷偷釀造燒酒,這也使得當時比較貧瘠的雲貴川一帶,成為北方燒酒的第二個根據地。而隨著北方燒酒向西南地區挺進,北方酒令文化也得以迅速傳播風靡,成為當地酒文化的一部分,代代延續。

四、繁文縟節的酒令文化逐漸式微

酒令小史(十)|清朝的酒令文化

(清初投壺)

在以前的文章中我們說過,投壺是古代酒令文化最具代表性的酒令形式,早在先秦時期就風靡宮廷,到了宋明時期更是異常繁榮,以至於王安石還著述《投壺新格》進行改革,明代出現了眾多投壺高手,可見投壺受人歡迎程度。然而,投壺酒令到了清代卻逐漸式微甚至逐漸消失,這點可以從清代眾多和酒令有關的書籍中看到,諸如《紅樓夢》和《酒令叢抄》中關於酒令記載非常多,可是卻基本沒有提到在前代非常流行的投壺酒令,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投壺過於注重過程禮節和比賽性質,繁文縟節,規矩較多,計算麻煩,一般人很難掌握和了解,況且要求宴會有較大的場地,這就使得投壺酒令只有皇親貴族和權貴士大夫才有興趣和有能力去玩,極大地限制了投壺酒令的傳播。

再加上清朝屬於少數民族統治,明令禁止官員在節令與喜慶日(婚慶宴會除外)之外舉辦宴會(事實上屢禁不止),至少表面上規定如此。因而雖然不少官員宴會成風,也不願意過於招搖,因而投壺逐漸成了少數達官貴族的自斟自飲,這就是為何在《紅樓夢》和《酒令叢抄》中都沒有提及投壺酒令的原因所在。

酒令小史(十)|清朝的酒令文化

(清乾隆時期銅投壺)

然而,也不是說投壺在清朝就消失了,反而還是有少數擁躉,乾隆皇帝就是其中之一。

乾隆皇帝專門賦寫了幾首關於詠歎投壺的詩,並且現在北京中山公園的投壺亭還有乾隆時期六隻銅投壺文物可以證明。另外也有一些文人吟詩作賦提及投壺,比如明末清初詞人陳維崧有

《醉花陰》

夏日小有堂中,看邱近夫、朱致一、葉九來諸子投壺

)一詞記述了友人在一起投壺情景。 詞人朱彝尊《永嘉除日述懷》有“

女長工剪綵,男大學投壺

”句,都說明在清早期投壺還有少數人在玩,然而到了清晚期,關於投壺的記述鮮有記載,可見這個酒令形式已經湮沒在歷史長河中了。

除了投壺,另外一些難度較高的酒令形式也逐漸消失,諸如“即席賦詩”、“迴文反覆”、 “射覆”等酒令形式。這不是說清朝整體士大夫階層文采不如前代(雖然也是實話),而是由於清朝文字獄的肅殺之氣的影響,以及清朝文學形式流行楹聯(對聯)有關,因而對對子成了酒令文化的一大特色。

五、前期雅令,中晚期通令,籌令一直受歡迎

酒令小史(十)|清朝的酒令文化

酒令誕生於先秦時期的禮制文化,講究禮儀和需要財力支援,因而歷來都是代表了皇親貴族和文人士大夫的宴飲習俗。到了唐宋以後,隨著經濟日趨繁榮,逐漸在民間蔓延開來。到了明清時期,行酒令風靡鄉村巷陌,而對於大多數文化水平相對較低的下層百姓,繁文縟節、佶屈聱牙的酒令形式難以開展,因而使得簡單易學的酒令得以推廣和普及。

這裡需要指出的是,俞敦培的《酒令叢抄》分類略有瑕疵,因為從清朝的其他著作來看,其所謂的通令、雅令和籌令是相互交叉的,並且有些古令並未消失,應劃為雅令,而籌令裡面包含不少古令和雅令等等。比如在《紅樓夢》中,賈府宴飲行酒令,往往既有當場吟詩作對,因而不能簡單地去劃分。

筆者認為,應當這樣區分:

諸如需要當場創作,考驗臨場才氣和機敏度,諸如吟詩作對、詞牌典故、天文百科等等,涉及到文學才藝和文化素養較強的酒令皆稱之為

雅令

;而投骰子、拇戰(手勢令)、拍七令、講笑話、唱小曲、作動作、羯鼓傳花等等,不需要怎麼動腦子的酒令稱之為

通令

;用製作好寫上文字的令籌、籤卦、紙牌等酒令,趣味性強,則統稱為

籌令

;當然也可以把雅令和籌令統稱雅令,和文字較少關聯的其他酒令稱為通令,似乎更為妥帖,當然這是個人看法。

如果這樣劃分,那麼就清代而言,中前期雅令尚為流行,隨著通令的普及,在晚期逐漸佔了上風,而令籌因為其趣味性知識性,以及簡單易行,因此則是始終貫穿整個清朝酒令文化,只是制令人不同,內容不同,包羅眾多,千變萬化,諸如在《酒令叢抄》中就收錄了《西廂記》、《紅樓人物》、《飲中八仙》、《花名令》、《名士美人令》等等。

六、手勢令得以風靡,新酒令層出不窮

酒令小史(十)|清朝的酒令文化

清朝酒令形式還有一大特點,那就是手勢令得以風靡。

主要是由於手勢令簡單易懂,一學就會,趣味性強,並且可以活動關節,散發酒氣,活躍氣氛,提高親和度等優點,因而在廣大百姓之間迅速傳播,甚至在士大夫階層也逐漸流行,這在《紅樓夢》中有多處描述,如第六十二回:“

湘雲等不得,早和寶玉‘三’、‘五’亂叫猜起拳來

”,“

大家又該對點搳拳

,這些人因賈母王夫人不在家,沒了管束,便任意取樂,呼三喝四,喊七叫八。滿廳中紅飛翠舞,玉動珠搖,真是十分熱鬧。”等等。

手勢令前面介紹過,源於唐代,到了明代稱為拇戰,清代又稱為豁拳、搳拳、揞拳、猜拳、划拳等等。規則就是用雙方的手來比劃,或者合起來計算,或者按照規則分出勝負。清朝手勢令演變的形式多樣,我們簡單介紹幾種。

1、豁拳

在《酒令叢抄》中,豁拳有多種形式,然而基本規則是應對二人所出的指頭相加,和嘴中叫的數目相同則為贏。可是規矩卻不一樣,諸如連環拳(本人左手和對手右手划拳)、贏通關拳(贏了所有在桌上人)、通關令(和所有人都划拳一次)、霸王拳(負者起立)、對坐猜拳、走馬拳(依次划拳)等等。

2、啞拳

在《酒令叢抄》中,啞拳令只是其中之一,指的是二人划拳,不許出聲,第三人喊和判定誰贏。而我把所有不出聲的划拳都叫做

啞拳

,諸如

五行生剋令

(大拇指為金,,食指為木,,中指為水,無名指為火,小指為土。兩人相對,同時出拳。分勝負規則: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毒令

(大拇指為蛤蟆,食指為蛇,中指為蜈蚣,無名指為蠍虎,小指為蜘蛛。兩人相對,同時出拳。分勝負規則:蜘蛛吃蠍虎,蠍虎吃蜈蚣,蜈蚣吃蛇,蛇吃蛤蟆,蛤蟆吃蜘蛛。)以上兩種到現代演變成“大壓小拳”和“槓子老虎雞蟲”。

酒令小史(十)|清朝的酒令文化

3、骨牌令

《酒令叢抄》的第三類通令中,骨牌令(牙牌令)佔據了一半的篇幅,都是藉助用骰子(六個點)和32張骨牌(牛骨製作)或牙牌(象牙製作)道具,按照點數或者花色取勝,花樣繁多,後代則演變成賭博形式,這裡就不贅述。

4、拍七令

拍七令為清代新的酒令形式,《酒令叢抄》記錄:“從一數起,至四十九止。按座順數,明七拍桌上,暗七拍桌下,誤者罰,此舊法也。近見有行此令者,有明七拍桌暗七笑,逢五逢十打一炮之法。又有左手拍則左鄰接,右手拍右鄰接,誤者罰。皆所謂變本加厲也。”拍七令在當時被創出來後,因為簡單通俗,基本沒有難度,因而很快就風靡酒桌上,到如今依然在流行。

4、擰酒令兒

除了《酒令叢抄》中收錄的諸多酒令外,擰酒令兒在當時也比較多見。擰酒令就是指用木頭或陶製的人偶,重心在底部,行酒令時,命人使其旋轉,當其旋轉停止時,手指向坐席上的那位賓客,就要據酒令而飲罰酒。擰酒令不是明清特有,而最早是隋唐時期,從西域傳來,因為人物形象是胡人樣貌,

最初叫酒胡子、勸酒胡或指巡胡,宋代叫捕醉仙,到了清代叫不倒翁、酒令兒或擰酒令兒。

對於擰酒令,唐代詩人盧注的

《酒胡子》

有詳細描寫:“同心相遇思同歡,擎出酒胡當玉盤。盤中臲卼不自定,四座賓客注意看。可亦不在心,否亦不在面,徇客隨時自圓轉。”唐末五代詩人徐夤的《酒胡子》有:“紅筵絲竹合,用爾作歡娛。直指寧偏黨,無私絕覬覦。當歌誰擐袖,應節漸輕軀。

恰與真相似,氈裘滿頷須。

”宋代竇革的《酒譜·酒令》有:“今之世酒令其類尤多,有捕醉仙者,為禺人轉之以指席者。”然而在以前擰酒令並不多見,到了清代就比較尋常了,在《紅樓夢》第六十七回中,薛蟠帶給薛姨媽和薛寶釵的禮物中,有“外有虎丘帶來的自行人、酒令兒”,其中酒令兒就是指擰酒令。清代史學家趙翼在《陔餘叢考·卷三十三》中記載:“兒童嬉戲有不倒翁,糊紙做醉漢狀,虛其中而實其底,雖按捺旋轉不倒也。”

七、小結

酒令小史(十)|清朝的酒令文化

由上就是關於清代酒令文化的簡單介紹,從中可以看出,由於少數民族統治以及文字獄的肅殺之風下,文化開始收斂和內卷。就酒令文化而言,

儀式上,

由繁文縟節向簡單方便過度;

內容上,

由現場發揮考驗文化素養的雅令,向不動腦子直接用籌令或手勢令等通令替代過度;

數量上,

遠遠超過了過往傳統酒令文化的數量。隨著鴉片戰爭的失敗,國門洞開,西方文化侵襲,使得傳統酒令文化到了民國以後,雅令籌令等基本蕩然無存,我們下文再談。

(未完待續)

2022-12-9榆木齋

酒令小史(十)|清朝的酒令文化

主要參考書目:

《清實錄》

《續清文獻通考·徵榷考》近代 劉錦藻編撰

《清史稿》民國 趙爾巽主編

《紅樓夢》清 曹雪芹撰寫

《勝飲編》清 郎廷極撰寫

《酒令叢抄》晚清 俞敦培編撰

《詩韻》(網站)

酒令小史(十)|清朝的酒令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