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跟風買微單是為了拍照方便,買了後發現根本“用不上”

微單已經成為無反相機約定成俗的稱呼,這應該沒有什麼爭議。

近年來微單的銷量呈上升的趨勢,而且價格不菲,不少人都想買或已經買了微單。

很多沒有玩過相機的朋友,認為微單是高新科技產品,它的“智慧自動化”程度很高,非常好操作,買回來不用學攝影就能拍出好照片。

這是一種非常錯誤和不懂攝影的簡單想法。

其實它和單反在攝影技巧上是一樣的,沒有任何捷徑可走;在一些設定和操作上,甚至比單反還要複雜一些,有些功能和設定你根本“用不上”。

能學會和掌握好攝影基本知識,正確和熟練的使用相機一些常用的設定和引數,你就已經不簡單了,肯定能拍出好照片。

至於說相機的“智慧自動化”,當年的“傻瓜機”就是全自動相機,現在的單反在多年以前就有智慧全自動檔。

很多人跟風買微單是為了拍照方便,買了後發現根本“用不上”

單反相機的智慧全自動檔

一些沒用過相機的人買微單,就是為了拍照片更方便,但卻發現許多功能不會用,甚至根本“用不上”。

為啥說有些功能“用不上”呢?

現在較好一些、可換鏡頭的微單連拍速度每秒30張,先不說你的記憶體卡要有多大、儲存速度有多快,按一次快門就是30張,如果用Raw格式拍攝十次估計電也用完了,能拍幾張照片?

對於大多數攝影愛好者,真的需要這樣拍嗎?大機率是“用不上”。

很多人跟風買微單是為了拍照方便,買了後發現根本“用不上”

正常情況下每秒七張、十張足夠用了,何況按一下快門可拍七張,手指一彈按第二次快門就又是七張。

稍有經驗的攝影愛好者,用相機移動物體伺服對焦設定,或即是使用單點對焦拍設定,也能捕捉到精彩的瞬間。例如在突然發現移動物體的情況下,這種場景微單大機率拍不到,為啥?電子取景器要開機才能工作唄,等開了機設定好之後,這支“鳥”也飛不見了。

微單的影片功能和動物眼追焦功能,這個功能對於沒用過相機的人來說,感覺是非常先進的科技功能了。

4K影片,其實在單反上幾年前就有了。8K影片,大機率也是用不上,為啥用不上、什麼時候能用上8K影片?隨便在網上一查就知道了。

人鳥眼睛追焦識別功能:單反幾年前也早就有了人臉識別追焦功能,微單只是換了個“馬甲”而已。

為啥說是換了個“馬甲”?就是把對焦點設定到了眼睛上(就如定點對焦和多點對焦的道理一樣)。想一想現在的相機畫素基本都在2400萬以上,拍出的照片連頭髮絲、臉上的小斑點、汗毛孔都清晰可見,何況是眼睛?

很多人跟風買微單是為了拍照方便,買了後發現根本“用不上”

微單機身的5級或8級防抖:單反鏡頭多年前就有多級防抖功能(有的機型也有機身防抖),而且快門速度完全可以自己掌控在安全快門以內。

懂攝影的自然懂這些基本的攝影常識,不用多說什麼了。

萬一拍個慢門長曝場景,無論幾級防抖都沒用,誰是鐵臂不用三腳架?所以大機率也是“用不上”。

不然這麼多年,那些攝影愛好者都是怎樣拍出經典的打鳥照片、運動員精彩的畫面、夜晚車流、拉絲流水和瀑布的照片?

此外,微單機身防抖是否和鏡頭防抖真正聯動用得上、效果如何?我們以佳能R5為例,經實際測式:

1。R5 接 RF IS鏡頭,機身和鏡頭連動防抖,選單無顯示,鏡頭上的IS開關為防抖開關 。

2。 R5 接原廠 EF 防抖鏡頭,機身和鏡頭無法連動防抖,選單無顯示,機身防抖不工作,僅鏡頭IS工作。

3。 R5 接原廠 EF 非防抖鏡頭,機身防抖才可工作,選單有顯示,選單控制。

4。 R5 接第三方 EF 鏡頭:佳能不測試第三方鏡頭,沒有相關防抖資訊(機身不開啟防抖功能)。

網友評論R6機身防抖的幾個問題如下:

網友一:我拿70-200 2。8三代70端在1/40s畫面還糊,防抖模式2比1要好一些,和不開防抖不相上下。這特麼也太坑了。

網友二:我接16-35/F4IS, 選單裡沒有了影像穩定器開關,只能透過鏡頭上的開關開啟防抖,在16mm端,手持1/2s都張張糊片。試了多次都是這樣。

網友三:我把鏡頭防抖關閉,選單裡仍然沒有影像穩定器開關,此時螢幕上顯示防抖關閉狀態。難道這是鏡頭個例?查了一下資料,好像是可以EF-IS聯動防抖。但是這個聯動防抖是起反作用,還不如沒有防抖的鏡頭。

網友三:我是用ef轉接r6,明顯帶is的鏡頭防抖效果極差,沒有防抖的定焦接r6完全沒問題。為什麼就不能單獨關閉鏡頭防抖,只用機身防抖?

網友四:我用R6拍影片機身一會就發熱,有時還黑屏和宕機。

你的機子是否也有過這些情況發生?

由此可見,無論用什麼相機,重要的還是使用相機的人,怎樣避免“糊片”其實是一種攝影技巧,不要認為機身有多少級防抖功能,就隨便可以拍出清晰的照片。

有位朋友說過這樣一句話:微單不是你想象的那樣美麗。

很多人跟風買微單是為了拍照方便,買了後發現根本“用不上”

慢門拍攝夜晚車流

微單的特點就是因為“拿掉”了反光板系統,類似於升級的“卡片機”、取景系統和手機一樣(有誰知道手機有多少個對焦點?)。

微單顧名思義:它在大多數人們的認知中,是即輕且攜帶方便的相機。它的拍照效能和畫質好於手機,重量又輕於單反。

所以受到了部分人的喜愛。

但查一下現在效能較好的微單機身+可換鏡頭的重量是多少?如果是因為重量不斷地增加,沒有了輕小的特點,大機率也是“用不上”了。

很多人跟風買微單是為了拍照方便,買了後發現根本“用不上”

微單鏡頭

其實2019年上市的EOS 200D II同樣是一款非常輕巧的迷你入門級單反:

僅450克左右重的機身卻擁有著很高的效能,具有五軸防抖功能,EOS 200D II採用了高效能DIGIC 8數字影像處理器,實現了實時顯示拍攝時的眼睛檢測自動對焦。被攝體運動期間也能持續合焦於眼睛,簡化了對焦操作且支援“伺服自動對焦”,是目前具備可旋轉液晶監視器的EOS單反相機中最輕的,價格也僅4500元左右(僅做為一個例子)。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功能齊全、完美,一步到位的相機。

如果是為了機身輕小方便攜帶、業餘練習拍照和平時玩玩攝影及影片,類似於這類入門級的相機足夠用了。

本文純屬個人十多年玩攝影的“分析”,無意“黑”哪種相機,實話實說而已。

不喜者勿噴,筆者並不否認微單那些“先進”的功能和配置。

至於這些“高科技”的設定您能否用的上、最終買什麼相機,還是由您自己選擇和決定。

你有什麼更好的建議感謝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