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泊爾的遭遇,讓人很難過

蘇泊爾的遭遇,讓人很難過

據悉,蘇泊爾作為國內小家電行業的佼佼者,市值已經高達470億元。可就是這樣一個企業卻從一開始的國產品牌變成了國外品牌,其中的原委究竟是什麼?

現如今許多人的家裡都離不開家用電器,大到冰箱空調,小到電飯煲熱水壺。這樣算下來一個家庭中林林總總的家電總量會超過二三十件。

至於家電損壞後所需要的善後工作,如果是大家電,大多數人首先會選擇維修;而對於一些小家電,不僅維修麻煩,可能頻繁的維修費用都夠換一個新的。所以小家電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算是一個消耗品。

而現在國內的小家電市場早已經被美的、蘇泊爾以及九陽所分割佔據。

蘇泊爾的遭遇,讓人很難過

除去蘇泊爾以外的兩個品牌,一個是國內家電行業中的老牌企業,另一個同樣也是國內的本土品牌。只有蘇泊爾早在零幾年就被轉手賣給了法國企業,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也就忘記蘇泊爾曾經也是國內的家電品牌。

面對現在蘇泊爾越來越高的市值,有多人就開始疑問,蘇泊爾原來的老闆後悔嗎?又是因為什麼原因導致了蘇泊爾的變賣呢?

老闆後不後悔並不為人所知,但是面對蘇泊爾現在市值方面的漲幅,肯定會感覺到一些不是滋味。

也有許多人猜測是不是因為當時的蘇泊爾運營和銷售並不景氣,所以導致蘇泊爾的原主人決定放棄這一品牌。

蘇泊爾的遭遇,讓人很難過

而這個看似合理的理由其實並不成立。蘇泊爾從創立開始就如同乘坐火箭一樣,飛速發展。

它創始人蘇增福雖然並非典型的商人,但是他憑藉著自己的大膽以及敏銳的的“商業嗅覺”,在短時間內憑藉著東拼西湊來的3000元作為啟動資金,買下了壓力鍋的授權,從此蘇增福開始進軍家電市場,並且給當時的國內家電市場發生了翻天覆的變化。

從一開始利用壓力鍋賺到創業以來的第一桶金後,蘇增福憑藉著自己風頭正勁,在短時間內佔據了國內壓力鍋市場的絕大多數份額。

這一舉動也為後來蘇泊爾能夠在小家電市場短時間內迅速崛起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蘇泊爾的遭遇,讓人很難過

據悉,從上個世紀90年代截止到2004年正式上市,蘇泊爾在短短的時間裡成為了國內小家電市場中的領軍人物,創始人蘇增福及其兒子成為了蘇泊爾早期的主要控股人員。

此後蘇泊爾正式進入了全面發展的階段,雖然蘇泊爾的股票持續下跌,但這並不影響蘇泊爾整體的銷量。

據統計蘇泊爾從2004到2006年前後短短兩年裡所獲得的收益就已經高達近五十億元。

所以說蘇泊爾在原來的老闆的經營下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差,有關於收益不能夠支撐蘇泊爾的發展這一說辭也自然成為了無稽之談。

更多的原因其實在於蘇泊爾創始人的自身存在的問題。

在面對不斷減少的市值時,蘇泊爾創始人開始對品牌產生了自我懷疑,害怕遭受損失的他迅速找上了法國SEB集團。想要透過販賣股份讓他企承擔蘇泊爾現在所面臨的風險。

蘇泊爾的遭遇,讓人很難過

可是誰曾想到,一開始SEB集團就有想過透過收購國內本土品牌來達到自己進入中國市場的目的。

而當時的蘇泊爾從利潤上來看,並不是自己可能達成合作的公司,畢竟當時的蘇泊爾是家喻戶曉、赫赫有名的小家電品牌,所以SEB對於蘇泊爾主動“邀請”,也可以說是受寵若驚。

最為戲劇的是,在蘇泊爾在宣佈被收購的訊息後,股價卻開始回溫。可當時的蘇泊爾已經處於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趨勢,無奈之下只能選擇按照原計劃繼續拋售股份,而蘇泊爾所拋售的股份僅僅賣了40億元。

有一部分網友也在懷疑創始人拋售蘇泊爾股份會不會因為本來就想放棄,所以想要透過蘇泊爾再撈一筆財。

蘇泊爾的遭遇,讓人很難過

其實這樣的可能性並不能說完全沒有,畢竟哪怕當時的股價再怎麼下跌,市值再怎麼變動,蘇泊爾的年銷量以及淨利潤在國內同行業中依然是數一數二的;作為企業家如果因為這一點原因就選擇突然之間開始拋售自己所持有的股份,著實有點操之過急了一點。

從蘇泊爾創始人第一次向SEB拋售股份後,其創始人也彷彿開始“沉迷”於對自己手中的蘇泊爾股份的售賣。

隨著股份持有的減少,創始人手中所積累的資金越來越多,

慢慢地SEB在蘇泊爾中所持有的股份已超過了80%,現在的蘇泊爾也早已成為了外資企業。

蘇泊爾的遭遇,讓人很難過

此後,蘇泊爾創始人也開始了二次創業,這一次他的目標就是衛浴。從自己開始販賣蘇泊爾股份到“重新創業”中間的時間並沒有隔太久,這很難不讓人產生聯想,究竟蘇泊爾的創始人是出於什麼樣的想法和目的才會選擇徹底放棄蘇泊爾,真正的答案也就只有當事人才清楚。

其實在本人看來,無論出於何種目的,蘇泊爾創始人選擇的解決方案並不完美,甚至可以認為太急於求成。

其實這一問題在國內企業中並不少見,僅僅因為一次的危機就放棄現有的產業。並且對外大量拋售股份,企圖透過這種方式在最大程度上挽回自己的損失。

可是這樣往往會忽略掉自家企業所遭遇到困難是否能夠透過相對應辦法解決。

蘇泊爾的遭遇,讓人很難過

當拱手相讓的企業在別人的帶領下起死回生,並且創造更加豐厚的利潤時才開始追悔莫及,這樣的情況經常發生。

縱觀現在的國內市場,真正能夠做大做強的企業,無一不是透過無數困難的考驗才能夠成為一個行業中屹立不倒的標誌企業。

國內現在公司以及企業完全淪為外資企業的數量每年都在增加。面對這樣的情況,各個企業都應該調整自己的心態,畢竟在創業的過程中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困難,但這並不能成為國產公司衰敗的理由。

不僅如此,每個企業在面對現有的困難的時候,保持正確的判斷力,不要自亂陣腳也是關鍵。所以與其糾結於拋棄後會不會後悔,不如直接克服困難,這樣才有可能成為業界佼佼者。

蘇泊爾的遭遇,讓人很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