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的區劃調整,11個大市之一,臨汾為何有17個區縣?

大家好,今天談一談

山西省的省域副中心城市:臨汾。

臨汾的地理區域十分優越,畢竟它處於太原、鄭州、西安三個省會城市連線中點,所以能夠得到更好的資源,不過因為其面積太龐大,大概

2。03萬平方公里,所以其下轄的區縣十分多,達到了17個區縣。畢竟就整個山西而言,它的小縣也太多了,那麼,我們想要了解臨汾為何有17個區縣?

山西省的區劃調整,11個大市之一,臨汾為何有17個區縣?

首先,我們要清楚山西省最近十幾年內一直都是11個地級市,所以,我們需要了解其中之一的臨汾在歷史上的程序,現在的臨汾市在

省境西南部,由於當時大禹治水後,天下重新歸整為九大州,當時就有

《帝王世紀》稱:“堯都平陽”,即今臨汾。而平陽就是臨汾市的古代叫法,後來

平陽就隸屬於冀州

,《禹貢》言:

冀州

地,即堯舜之都,所謂平陽也。這裡值得一提:由於冀州處九州的中央,所以也叫做中國。

山西省的區劃調整,11個大市之一,臨汾為何有17個區縣?

其次,在秦朝時期,當時老秦王設定了許多統一的管轄方法,全國達到了40多個郡,用郡管轄著下面的縣和道,到了

漢武帝時期的

西漢,郡的數量達到了103個,那時候臨汾屬於河東郡司隸部轄,不過後來在247年置平陽郡,而漢帝劉淵都城就位於平陽,故此

“堯都”蜚聲海內外,到了

583年,隋朝改(

堯古都

)稱為臨汾郡,臨汾得名(

地處

汾水之濱

)一直被沿用下去,至今未變。

山西省的區劃調整,11個大市之一,臨汾為何有17個區縣?

後來,各種區劃就有了新的改變,比如唐朝開始實行了4級制度,分別為道、府、州、縣制,臨汾當時就屬於晉州。又過了四百多年才建立了平陽府,下轄了臨汾、汾西、洪洞、岳陽、鄉寧、趙城、霍邑、浮山等10個縣,到了元朝,未來抵制當時蒙古族的各種侵犯,同時能夠更好地統治區域,設立了行省制度,以及路、府(州)、縣輔助制度,那時候的晉寧路下轄了臨汾,

明代1368年臨汾叫做平陽府

直到元朝更迭到明代,繼續沿用了以上制度未變。

山西省的區劃調整,11個大市之一,臨汾為何有17個區縣?

當時平陽府隸屬於

山西承宣布政使司(今山西省),

此後明清的平陽府統領了臨汾、運城兩市,後來經過了一系列的變動,在一次次不平等條約下,清朝滅亡,從此臨汾也在清朝向民國的轉變中,

民國時期沿襲清制,不過還是有些許變動,比如:

國民三年把一切的府制度都廢除了,所以平陽府不存在,改成了

道轄縣的模式,

臨汾就屬於河東道管轄

,不過日偽統治時,為冀寧道;後來道也被取締了,

臨汾縣隸屬於山西省

,此後臨汾在後續的戰爭時期都是一直隸屬於山西省。

山西省的區劃調整,11個大市之一,臨汾為何有17個區縣?

直到48年臨汾得到了解放,卻改屬於

陝甘寧邊區,這是因為49年剛剛成立的晉南區所致,好在後來沒過幾個月就回歸了山西省。再後來

臨汾專區成立

,這也是此後臨汾在新中國成立後長期

為專區、地區建制,直到80年代到九十年代,這個時候全國很多地方的地區、專區也都被取消,很多地方重新設立了新的地級市,採用了

市領導縣體制,自此臨汾也順應潮流,在

2000年

撤地建市

。新組建地級市(臨汾市)成立後,陸陸續續形成了1區(

堯都區

)以及14縣(曲沃縣、翼城縣、襄汾縣、洪洞縣、古縣、安澤縣、浮山縣、吉縣、鄉寧縣、大寧縣、隰縣、永和縣、蒲縣、汾西縣)再加上2個縣級市(

侯馬市、霍州市

)。

山西省的區劃調整,11個大市之一,臨汾為何有17個區縣?

故此,臨汾市下轄了17個區縣,如今還發展了

2個省級開發區(臨汾經濟開發區、侯馬經濟開發區),所以這些區縣給其也提供了充沛的人口,

其實,臨汾發展了那麼多人,也與其地形原因有關係,畢竟它主體呈“凹”字型分佈,四周環山,中間平川,此後的境內幾乎沒有發生過一些大的自然災害,故此社會穩定,當地的經濟繁榮,自然就人丁興盛。後來,臨汾這個地理優勢也得到了重視,比如近些年斥資130億建設了

臨汾市西縱高速公路,從此讓隰縣至吉縣段得到了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