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資訊系統架構分析(高可用、松耦合、易擴充套件)涉及的維度

隨著銀行業務的發展,銀行對外服務的廣度和深度不斷增加,銀行內部管理日趨精細化,銀行的資訊系統也日益龐大和複雜。資訊系統規模迅速擴大後,應用架構將如何適應未來新產品快速研發、快速投產的要求,達到能支撐未來業務發展的

高可靠性、穩定性、易擴充套件性

等,這些都是

資訊系統架構

及其管理所要解決的,這就對銀行的資訊系統架構的設計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商業銀行資訊系統架構分析(高可用、松耦合、易擴充套件)涉及的維度

一、資訊系統架構的概念

資訊系統架構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內涵:

一是如何構建組成資訊系統的各種元素內部的結構;

二是如何構建各個組成元素相互之間的關係結構;

這些關係包括系統的層級結構,各元素的關聯、互動機制及原則,各子系統、平臺的功能定位。

二、好架構追求的目標

前面說到,資訊系統的規模及複雜度可能導致軟體危機,影響系統研發效率及系統可靠性。因此,一個好的架構,應該追求的目標就是:

商業銀行資訊系統架構分析(高可用、松耦合、易擴充套件)涉及的維度

1、可靠性

資訊系統對於使用者的經營和管理來說極為重要。因此,一個好的資訊系統架構能使資訊系統更可靠和安全。

2、可用性

資訊系統使用者要面臨市場的激烈競爭。一個好的資訊系統架構必須使資訊系統更易於使用,能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並滿足客戶內部管理的需要。衡量一個系統架構設計是否滿足高可用的目標,就是假設系統中任何一臺或者多臺伺服器宕機時,以及出現各種不可預期的問題時,系統整體是否依然可用。

3、可維護性

資訊系統的維護包括兩方面:

一是快速準確地發現、定位、排除系統在執行中可能出現的錯誤;

二是將新的業務需求在較短時間內擴充到現有系統中去;

一個好的資訊系統架構必須使資訊系統更易於維護,降低維護成本。前者體現為能快速地診斷與修復錯誤,並有效地控制錯誤對資訊系統造成的不良影響,後者則體現為能提高資訊系統研發效率,使其快速響應市場變化並可持續發展,從而保持系統使用者在行業的領先地位。

4、松耦合

要實現上述資訊系統的可靠性、可用性、可維護性,關鍵是從架構層面實現組成資訊系統各種元素間的松耦合。包括:

程式與程式間松耦合;

應用與應用間松耦合;

資料與資料間松耦合、

程式與資料間松耦合;

軟體與硬體間松耦合;

服務與地域間松耦合;

5、擴充套件性

擴充套件性指對現有系統影響最小的情況下,系統功能可持續擴充套件或提升的能力。表現在系統基礎設施穩定不需要經常變更,應用之間較少依賴和耦合,當系統增加新功能時,不需要對現有系統的結構和程式碼進行修改。這個沒啥好說。擴充套件性依賴於前期良好的架構設計。合理業務邏輯抽象,水平/垂直切割分散式化等等。

三、資訊系統架構的發展

在計算機應用的發展歷史中,計算機應用從簡單到複雜、從小規模到大規模。當前,計算機應用無論從廣度與深度來說,與幾十年前已完全不能同日而語。隨著計算機應用的發展,人們對計算機系統架構重要性的認識也在不斷提高。比較粗略地劃分,計算機應用系統架構經歷了無架構-模組化結構-煙囪式結構-面向物件架構-面向服務架構等幾個發展階段。在當前,面向服務的架構,幾乎已經成為公認的系統架構追求的目標。

無論哪一種架構,如果光從名稱看,它們似乎只提供了構建系統架構的概念與方法。但如果對其深入探討,其內涵都是非常豐富的。以面向服務的架構為例,如想要在一個系統中真正落地,就不得不需要更深入探討和研究架構有關方面更具體的問題。

四、資訊系統架構的維度

根據前文所提到的資訊系統架構需要回答的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維度去探討資訊系統的架構應如何構建:

商業銀行資訊系統架構分析(高可用、松耦合、易擴充套件)涉及的維度

1、應用架構

應用架構指的是在資訊系統裡,所有的程式如何分組、分層地構建為整個資訊系統,包括各層級間的定位與關係、層級內部各元件的定位與關係。

2、程式架構

指的是在資訊系統裡,各個程式自身的內部結構。

3、資料架構

資料架構指的是在資訊系統裡,所有資料從產生、處理、傳遞到應用分析等如何組織與分佈,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包括各種各樣的資料(資料資源)與各種各樣的程式(邏輯資源)之間的關係。

4、技術架構

一個資訊系統,自底向上,通常由物理設施(伺服器、儲存器、網路等)、系統軟體(作業系統、資料庫)、中介軟體(各種軟體平臺)、應用系統組成。技術架構指的是在資訊系統裡,這些組成部分的定位與相互關係。

5、流程架構

隨著資訊系統的發展,資訊系統已經幾乎可以承擔銀行中原來由人工完成的全部工作與管理。流程架構指的是,如何在資訊系統裡構建流程,一方面更好地完成已知的工作任務;另一方面,能夠適應業務發展,快速定製流程,滿足新業務的需要。

6、基礎設施架構

基礎設施架構指的如何準確地理解應用與裝置松耦合、與地域松耦合的概念,再根據應用需要部署各類物理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