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會最先載人抵達火星?這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誰會在登陸火星的比賽中拔得頭籌?人類第一次登陸天體已經是過去很久的事情了,將近五十年前的Apollo 17(阿波羅17)是人類最後的載人登月任務。在基本滿足對月球的探索欲後,我們將目光看向遠處的下一個目標——火星。誰會第一個登陸火星?為什麼爭得第一個登陸火星的名頭像極了(20世紀)60年代的美蘇太空爭霸?其中一大原因是,任何國家或公司只要第一個踏上火星,就會為他們帶來聲譽和外交影響力。

誰會最先載人抵達火星?這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插在宇宙更深處行星之上的國旗,證明著一個國家是科技實力、經濟實力、政治領導力的先驅者和集大成者。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登陸火星和Apollo計劃一樣,是探索未知的發現。第三個原因,由於火星在很多方面與地球相似,這使得向火星殖民成為我們一直設想的未來。火星作為人類開啟行星之旅的首要候選行星已被廣為宣傳。中美等許多國家都在登陸火星的比賽中嚴陣以待,角逐出其中的領頭羊。

誰會最先載人抵達火星?這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中國向宇宙空間技術科學進行了大量投資支援,正在變成宇宙科技力量的中流砥柱。這些國家支援的專案有望帶動私企的蓬勃發展,即使這背後的資金支援還不及NASA。許多專家預測中國在這次的太空競賽中會很快趕超美國。NASA近幾年中斷了很多專案,而中國正不斷髮展出新技術,並將目標進一步設在2022年漫遊車登陸火星、2040年載人登陸火星。正如NSSC(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局長Wu Jie(吳傑)所說,胸懷大志的中國,像美國和俄羅斯一樣。在不斷證明自己的技術處於全球領先地位之前,沒有什麼能阻止懷揣航空夢的中國。

誰會最先載人抵達火星?這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在中國目標清晰的同時,曾經目標堅定的國家可能已經進入了遲遲登不上火星的倦怠期。有的人認為第一個登陸火星的榮譽還是會再次落在美國頭上,但美國的大局已經遠非過去由政府撐腰的NASA一家獨大那麼簡單。現如今航空競賽的焦點在SpaceX和Boeing(波音)這兩家非常有遠見的公司。SpaceX是一傢俬人的航空製造公司,由近幾年名聲大噪的Elon Musk(艾隆·馬斯克)所創立。

誰會最先載人抵達火星?這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在太空技術領域,馬斯克常常被人們比喻成動作大片中的超級反派。他用其令人瞠目結舌的財富來實現能改變地球的巨大野心。SpaceX目前正在開發BFR超級火箭,又名大獵鷹火箭,是一種可回收,能夠進行長期航天飛行和多行星運輸的航天火箭。在以BFR為正式名稱之前,它曾被稱為火星殖民運輸機,因為其作為SpaceX行星際運輸系統的組成部分,“火星殖民運輸機”可能更符合他們的終極目標。

誰會最先載人抵達火星?這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目前,BFR超級火箭仍在研發當中,預計將於2019年開始進行亞軌道試。到2022年,SpaceX計劃將貨運車輛送往火星,用於研究潛在危險,併為未來的任務建立必要的基礎設施。他們信心十足,預計在2024年之前實現讓人類在火星上行走、交流和工作。根據SpaceX的計劃,完全的火星殖民可以在短短100年內實現。然而,對於馬斯克和SpaceX批評聲也不曾間斷,稱他的計劃不切實際,過於野心勃勃。反對者指出,火星上的溫度在夜間可降至零下120攝氏度,不適合人類居住。

誰會最先載人抵達火星?這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此外,火星大氣層中高達96%的二氧化碳使得殖民者需要一直穿著宇航服才能生存。接著是輻射問題,據倫敦大學學院安德魯·庫茨的研究,火星易受到太陽耀斑的致命影響,且以我們目前的技術,宇航員在火星的往返旅行中將暴露於四倍可接受的極限輻射中,批評者認為在這種環境中維持生命所需的技術在22世紀全面殖民時仍不可能實現。 因此,儘管SpaceX有可能在未來十年間成功地將人送上火星,但在實現該曠世之舉之前, SpaceX還有太多的工程障礙需要克服。然而,這一切並不妨礙這傢俱有前瞻性的公司搶佔各大報紙頭條,並將人類火星計劃的概念曝露在公眾視野。

誰會最先載人抵達火星?這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儘管如此,太空一直公然向人類大膽叫囂著。波音公司顯然是另一個企圖爭奪太空開拓領域領先地位的巨頭,但實際上它可能已經輸給了SpaceX。波音公司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目前正在合作為太空發射系統研發一種消耗性的運載火箭,旨在向火星運送人員。波音公司目前是美國國家航天局的主要承包商,投入約600億美元用於研究和開發。雖然細節沒有透露,但波音和NASA都打算在2030年代的某個時期將火箭用於人類太空旅程,這將比埃隆·馬斯克的計劃晚十年。

誰會最先載人抵達火星?這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認為,波音和NASA建立前往鄰近行星的太空發射系統更加現實可靠,其開發已進入最後階段,一切順利則將在2019年開始試執行。目前投資者更願意傾向將賭注壓在波音從而打壓了SpaceX的火星計劃。也許埃隆-馬斯克的名聲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他,他在兌現已公佈的航空計劃等諸多方面有過多不良記錄,還有馬斯克擁有的包括特斯拉在內的其他公司的財務狀況有太大的波動影響,凡此種種都會成為動搖SpaceX支持者決心的因素。同時波音具有大量的現金流用於太空研究和開發,這使得他們成為更安全的那一個賭注,當然,除了目前強大的經濟實力外,波音在長年與NASA的合作中積累了雄厚的航空航天知識,並且取得了很不錯的成功經驗。而SpaceX僅在近期的空間站任務中與NASA有所合作,遠不如波音一次又一次證明了自己,這顯然使得勝利的天平傾向波音。

誰會最先載人抵達火星?這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雖然面臨諸多質疑,但是馬斯克的團隊顯然是一個願意為太空旅行這場荊棘密佈的冒險做好準備一往無前的團隊,所以我們不應該排斥這個已經成為傳奇的初生襁褓。但他們能否真正與NASA、波音甚至實力崛起的中國航空相抗衡? 如果SpaceX真的在2024年登陸火星,這肯定是現代史上最偉大的壯舉之一。但大多數理智與利益至上的投資者仍更願意支援波音,因為有太多未知的問題和未經證實的野心縈繞於競爭對手之間,然而無論發生什麼,這場競賽必將愈演愈烈。

行星是一個圍繞恆星或恆星殘餘物執行的天文體,根那麼據國際天文學學會(並非所有行星科學家)的行星定義,應滿足三個方面,簡言之,其質量足以被自身的引力形成類似球體的形狀,其質量不足以引起熱核聚變,有清除了其鄰近區域的行星碎片的能力。

誰會最先載人抵達火星?這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行星是一個古老的詞彙,他往往與歷史、占星學、科學、神話和宗教都相關聯。除了地球本身,太陽系中的有五顆行星經常可以用肉眼觀測到。這些行星被許多早期文化神聖化,往往被認為是神靈的使者。隨著科學知識的進步,人類對行星的認識也發生了變化,納入了一些不盡相同的主導概念。2006年(譯者印象中好像行星紀錄片裡說的是07年,有待查證),國際天文學聯盟(IAU)正式通過了一項決議,明確了太陽系內的行星的定義。然而這個定義是有爭議的,因為它根據行星的軌道位置或內容排除了許多行星質量的物體。儘管根據這樣的定義,在1950年以前發現的8個行星仍保有“行星”之名,但一些曾經被科學界公認是行星的天體,如穀神星、帕拉斯星、朱諾星和灶神星(分別是太陽小行星帶中的天體,位於火星與木星之間),以及冥王星(第一個被發現的跨海王星軌道的天體),根據目前的行星定義都不再被視為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