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丨廣州站將有南北雙廣場,計劃引入8條地鐵(城際)

廣州火車站將“南北雙開”,在現有南廣場的基礎上增設北廣場。同時,計劃引入8條地鐵(含廣州地鐵運營的城際),佈局於南、北兩個廣場,彼此互相連通。南廣場有2、5、11、14、22號線,北廣場在佛山5號線規劃新線的基礎上,或新增地鐵14號線、廣清城際。正在進行第三次環評公示的18、22號線北延段,透露了最新的規劃變化。

出於推動周邊地塊開發的需求,南廣場14號線的車站被安排到距離其餘線路數百米(最遠550米)的地方,換乘費時費力。市民希望儘量方便出行,提出7個最佳化換乘方案供相關方面參考。同時,透過地下連廊接入未來的超高層地標,就像珠江新城和陸家嘴地鐵站,雖然沒有直插地標建築下方,但卻因此帶動了沿途的商業發展。

北廣場或引入4條線路:

高速地鐵或串起廣州火車站、廣州東站

市民熟悉的廣州火車站,只有面向環市路的南廣場,所有進出站都在此進行。未來改造後,廣州火車站將增設北廣場,兩邊都可進出,吞吐能力明顯提升。同時,周邊結合進行舊城改造,提供新的產業空間載體,充分發揮這座“中央車站”的能量,實現產業升級和城市介面更新。

不僅增加北廣場,廣州站北側地塊也要高強度開發,交通配套自然要跟上。最新方案顯示,北廣場將引入佛山5號線、規劃新線、廣清城際、甚至還有廣州地鐵14號線。其中,佛山5號線、規劃新線在上一版本的方案已有出現。佛山5號線由廣州火車站往西,經過鬆溪、金沙洲進入佛山。

獨家丨廣州站將有南北雙廣場,計劃引入8條地鐵(城際)

佛山5號線由廣州火車站往西引出,經過鬆溪進入金沙洲

規劃新線是什麼走向?在示意圖可見,新線的站臺長度和時速160公里的22號線相當,遠大於其他地鐵線路的站臺。記者瞭解到,這將是又一條高速地鐵,往東預計開往廣州東站方向。這樣,廣州火車站將引入22號線、規劃新線、廣清城際一共3條時速達到城際級別、地鐵化運營的高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

廣清城際“地鐵化”,14號線擬增設站點

新變化發生在廣清城際和地鐵14號線。按照原來的設計,廣清城際劃在國鐵(鐵路站場)範圍內。如今調整進入地鐵的“地盤”,意味著這條由廣州地鐵運營的城際鐵路將更加“地鐵化”,在設計階段就與其他地鐵線路無縫銜接,未來有望和地鐵一體化換乘,甚至貫通執行。

早前,18號線北延段提出建設廣州北站聯絡線的構想,與廣清城際貫通,實現清遠快速到達廣州東站。根據最新的規劃,廣清城際、高速地鐵雙雙接入廣州火車站,後者通往廣州東站,廣清城際在此“借道”高速地鐵,一樣可以進入廣州東站,此舉可省下18號線聯絡線數十億元的投資。

與上一版本的方案相比,北廣場地鐵換乘樞紐的規模明顯擴大,原本為東西向佈局,如今拓展了往北的空間,同時14號線的走向調整,線路進入新增的站廳下方。記者瞭解到,14號線計劃結合北側城市更新,在北廣場增設一站。如果想法能夠實現,14號線將是唯一一條在南、北廣場均有設站的線路。

南廣場5線換乘

14號線車站“落單”,換乘距離長達550米

南廣場接入的地鐵線路已明確,一共5條:已開通的2號線、5號線,在建的11號線,待建的14號線、22號線。在上一版規劃中,22號線車站在廣州火車站南廣場西側,如同字母“I”,2、5、11號線車站在東側構成字母“U”,東西向的14號線車站就是IU之間的一橫,與各線路車站換乘距離短。

獨家丨廣州站將有南北雙廣場,計劃引入8條地鐵(城際)

上一版方案

根據最新的規劃,14號線車站西移到省站以北的位置,變成22號線西側的另一個“I”,與2、5、11號線的距離在350米以上,其中和11號線車站更是有550米之遙。由從化、白雲進入中心城區的14號線,很大一部分客流需要換乘市區骨幹線路前往市內目的地,與南北向的2號線、東西向的5號線、市區環線11號線存在大量的換乘需求。

獨家丨廣州站將有南北雙廣場,計劃引入8條地鐵(城際)

新版方案

14號線“迴歸”南廣場的呼聲高

地鐵的“初心”是服務市民出行,有沒有可能實現更方便的換乘?熱心市民提出7個最佳化方案,可以分為2大類,一類是讓14號線車站由省站以北“迴歸”南廣場,比如緊貼22號線車站平行佈置,與22號線車站上下疊落佈置,在2號線與22號線車站之間平行佈置;另一類是維持14號線車站位置不變,透過線路延伸實現便捷換乘,比如延伸到流花路站換乘11號線、2號線,延伸到彩虹橋站換乘8號線、11號線、13號線。

建議配套地下連廊,打造高階商業街區

為什麼要把14號線車站挪到省站以北的地塊?記者瞭解到,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火車站周邊計劃進行城市更新,規劃了約300米高的超高層建築,為此提出調整地鐵車站的位置,爭取實現摩天大樓就在地鐵上蓋的效果。

地標景點就在地鐵上蓋固然方便,比如廣州塔。至於地標摩天大廈,比如廣州的東塔、西塔,上海的陸家嘴“三件套”——上海中心、環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廈,香港中環的中銀大廈,都是鄰近地鐵,而非直接建在上蓋,這絲毫不影響它們成為城市的經典名片。

市民建議,完善廣州火車站交通樞紐與地標超高層建築的地下連廊,引入商業佈局,利用摩天大樓龐大的商務人群,帶動沿線的商業發展,在老城區形成像中環、陸家嘴一樣的高階商業街區。

文 圖 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李天研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 馬俊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