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造就隨手下單,更有義務解決隨手扔隨手汙染

摘要:數字化和科技創新給使用者帶來了極大便利,交通出行、點餐、購物,既方便又快捷,但這個過程產生的成本誰來承擔?碳中和目標下,這是此一輪數字革命和科技創新負有的綠色使命,不以讓環境承擔代價去創新,而是帶著綠色基因去創新,讓創新帶著綠色基因。給公眾帶來的便利,也包括著更方便地低碳:發揮生活服務平臺優勢,在從生產到消費的每一個環節,方便和引領公眾過一種低碳、綠色的生活方式,隨手就可以“低碳”。

科技造就隨手下單,更有義務解決隨手扔隨手汙染

 

吐槽青年出品

數字化給公眾帶來的便利和福利,可以用兩個字概括:隨手。手機上隨手可以解決大多數事:隨手下單、隨手接單、隨手埋單、隨手拍、隨手發、隨手叫車,讓資料去跑腿,極大地解放了人力。但然後呢,誰來承擔“隨手”的代價呢?畢竟“隨手”還有“方便地把成本推給他人”的另一面:隨手扔、隨手停放、隨手汙染、隨手浪費、隨手侵犯隱私。我們如此依賴數字化,離開手機啥事都辦不了,可每次看到街邊隨便停放的單車和快遞垃圾,感受的是數字化的代價。

看到一條新聞說,為響應國家碳中和政策的號召,更好地推動行業綠色發展,在“六五環境日”當天,美團發起設立公益性的青山科技基金,先期投入5億元,攜手行業生態相關方與科研工作者,共同助力綠色低碳未來。——這條訊息讓人很欣慰,讓享受著數字化便利的我們,心安了不少。不要小看一家網際網路科技企業和生活服務平臺的這種綠色努力,現代城市很少有人與外賣不產生關聯。像美團這樣的生活服務平臺,觸角伸向現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每個環節都涉及低碳,平臺的低碳研究投入和行動感召,將形成極大的生活覆蓋力和理念滲透力,讓人們能隨手下單,更能隨手低碳。

人們都熱愛隨手帶來的便利,不顧及可能帶來的成本。想起學者尤瓦爾•赫拉利在《人類簡史》中提到的一個實驗,在2015年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請參與者假想自動駕駛汽車即將撞到幾個路人的情景。大多數參與者都認為,就算可能會犧牲車主,自動駕駛汽車還是應該保全那幾個路人的生命。只是,等到再問他們會不會買一部設定為“犧牲車主、顧全整體利益”的車時,大多數人都說“不”。如果涉及自身利益,他們還是比較喜歡“自我”款。所以說,隨手下單,是迎合人的本能而有的設計,而隨手低碳,則需要克服本能,因為高碳排放對應著人的慾望,低碳往往是讓人不方便、不舒服的事。

這可能正是綠色低碳技術發展的意義,不僅讓人可以隨手下單,更創造條件讓人們能夠做到隨手低碳。這對外賣行業尤其重要,從包裝、供應到回收,每一個環節都涉及環保,一個細節的低碳,就能帶來巨大的規模效應。看報道說,青山環保科技創新示範專案,主要聚焦綠色創新包裝應用、綠色回收技術應用以及綠色供應鏈數字化三大領域,今年將重點關注綠色包裝創新技術在實際場景中的應用、一次性包裝廢棄物回收分揀和清洗技術示範、塑膠再生和高值化利用技術、綠色供應鏈大資料和平臺建設、溯源技術應用等。

聽起來似乎很抽象,但如果我們能跳出“隨手下單”的個體消費想象,就知道這種科技創新對低碳環保是多麼重要。作為消費者,我們可能只是點了一份外賣,吃完了就沒我們什麼事了,可“吃完了”只是碳排放很小的一個環節,前後環節麻煩著呢,供應、包裝、運輸、回收、分揀、清洗、迴圈、再生。一個隨手下單,派生了很多環節。透過科技創新減碳,這個過程其實也是幫消費者減負,避免因為“隨手下單”而增加碳排放,一鍵下單,低碳排放的流程而自發啟動。近期,美團將上線碳賬戶,外賣商家可透過踐行“減少一次性用品使用”“選擇環保包裝”等多種環保措施充實自己的環保檔案。消費者也可以在“我的公益”類目下,透過“點外賣無需餐具”和“低碳出行里程”來檢視碳足跡記錄卡片,這不正是創造條件讓使用者能夠“隨手低碳”?

科技造就隨手下單,更有義務解決隨手扔隨手汙染

想起多年前某品牌一句廣告語,我管不了全球變暖,但至少我好看。這句自私的宣言受到了輿論的激烈批評,環保文明的進步就在於,如今沒有誰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喊出這樣的宣言了,而是把環保和低碳當成最潮的標籤。尤其對於數字網際網路平臺來說,更需要“綠色”這種新潮形象。

數字化和科技創新給使用者帶來了極大便利,交通出行、點餐、購物,既方便又快捷,但這個過程產生的成本誰來承擔?碳中和目標下,這是此一輪數字革命和科技創新負有的綠色使命,不以讓環境承擔代價去創新,而是帶著綠色基因去創新,讓創新帶著綠色基因。給公眾帶來的便利,也包括著更方便地低碳:發揮生活服務平臺優勢,在從生產到消費的每一個環節,方便和引領公眾過一種低碳、綠色的生活方式,隨手就可以“低碳”。科技以人為本,人以環境為本,所以科技也是以環境為本,避免“隨手”成為低碳的敵人,而是成為環境的朋友。

青山科技基金,這個名字很有韻味,我想到了“青山綠水”,還想到了一句名詞: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是啊,我們這麼善待青山綠水,青山綠水才會同樣滋養我們。數字化只有儘可能消除自身的外部性,不把代價推給青山綠水,才能真正贏得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