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4種父母,累死都養不出懂事的孩子,望周知!

這4種父母,累死都養不出懂事的孩子,望周知!

莫言曾經說過:孩子的優秀,都浸透著父母的汗水。

然而無論是在影視劇還是現實生活中,父母操勞一生養出“白眼狼”的,並不在少數,其中不乏優秀的孩子。

比如最近大火的電視劇《安家》,經營包子鋪的嚴叔老兩口,節衣縮食省錢給兒子討了媳婦,又全款買了房。看著寶貝兒子過上了好日子,老兩口止不住地高興。

誰料兒子翻臉不認人,房子一到手就把父母攆了出來,不讓老兩口在這住,怕媳婦不高興。

這4種父母,累死都養不出懂事的孩子,望周知!

看到這裡的觀眾們再也忍不住了,大呼這孩子是個“白眼狼”。

為孩子嘔心瀝血一輩子,換來這樣的結局,實在令人心寒。都說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什麼孩子卻偏偏不懂?

烏克蘭教育家馬卡連柯說:

“不要以為只有你們在教訓孩子、命令孩子的時候才是教育,你們在生活的每時每刻,甚至你們不在場的時候,也是在教育。”

每個孩子出生時,都不是白眼狼。我們是時候回到問題的源頭,審視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缺失了什麼。

尤其是下面這4種父母,務必警醒起來。

放縱孩子的父母

對孩子有求必應,百依百順,就是合格的父母嗎?

大錯特錯。這樣只會養出一個無法無天的“霸王”,和一個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巨嬰”。

電視劇《虎媽貓爸》熱播時,趙薇飾演的媽媽曾對孩子說過這樣一句話:

“這個世界上除了家裡人,沒有人會縱容你,不會因為你可憐,不會因為你長得漂亮就遷就你。

這個世界很殘酷,你必須有真本事,不然誰也幫不了你。”

慣子如殺子,溺愛就是害。

前段時間有個白衣女子火遍全網,當街掌摑一位年邁的婦人,老人被打後,捂著臉不敢反抗。

更駭人聽聞的是,這個被打得踉踉蹌蹌的老人,竟然是她的母親。

這4種父母,累死都養不出懂事的孩子,望周知!

究竟有多大的仇怨,能夠讓人兇殘到罔顧人倫?

圍觀群眾都看不下去了,紛紛上前制止,沒想到母親卻一直護著女兒,說這是他們的家務事,外人管不著。

何其悲哀!老母親捱打後唯唯諾諾的樣子,彷彿被孩子這樣對待已經是家常便飯,已經到了這一步,所有的教育都為時已晚。

盧梭說:“你知道運用什麼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這個方法就是對他百依百順。”

無節制的放縱,是家庭教育中一劑毒藥。它不光會毀掉孩子的一生,也會毀掉一個家庭的未來。

愛發脾氣的父母

微博熱搜上曾有一個話題#易怒父母養出來的孩子#,引發了網友熱議,底下有上萬條扎心評論。

這4種父母,累死都養不出懂事的孩子,望周知!

害怕犯錯,害怕冒犯,害怕衝突,害怕被責怪,所以唯唯諾諾,畏手畏腳;

變得很易怒、很愛哭、很恐懼做錯事,為小事擔驚受怕卻無法改變;

真的不想做調和了,想趕快離開這個家……

字裡行間,都是心理陰影,這些傷害會伴隨孩子一生。

父母情緒不穩定,隨時隨地發脾氣,家裡像是有一個易燃易爆的定時炸彈,孩子不得不逼著自己小心小心再小心,甚至連大氣都不敢喘。

無論是語言暴力還是冷暴力,長期處於威懾下的孩子,看似聽話,其實內心惶恐不安。

他們心頭有一根時刻繃緊的弦,超過了承受限度,最終都要爆發。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一向老實沉默的孩子,反而會做出極端行為。

當你利用家長的身份和威嚴,用強制力馴服孩子的時候,看似你贏了,實則你輸了。

包辦一切的父母

為孩子包辦一切,看起來是愛,背後隱藏的是對孩子完全不放心,控制慾由此而生。

央視曾耗費十年打造了一部教育紀實片《鏡子》。

這4種父母,累死都養不出懂事的孩子,望周知!

在這部紀錄片裡,介紹了三個不同的家庭:都有控制慾極強的父母,和暴戾乖張的孩子。

面對不聽話的孩子,父親心力交瘁,無助地感嘆:“現在和兒子就像仇人一樣。”

兒子含淚控訴:“我永遠都沒有自己的想法,一直按照他們的想法來活!”

於是他們開始了反抗:抽菸、酗酒、打架、早戀,父母越不讓做什麼,就偏去做什麼。抗拒父母一切善意,將他們視為洪水猛獸。

這4種父母,累死都養不出懂事的孩子,望周知!

還記得北大高材生王猛嗎?他實現了父母對於優秀的期望,代價是12年的反目成仇。

12年不回家,拉黑父母6年,發萬字長文控訴父母的控制慾:

從小學到出國,他總是被父母關在家裡。父母按自己的喜好包辦事情,幾乎沒有一次是按照王猛的意願來進行選擇的。

王猛從小就是令人羨慕的“別人家的孩子”:高考狀元,北大高材生,後來又成為美國排名前50大學的研究生。

王猛的父母難以接受,自己傾盡一切培養出的孩子,到頭來居然要和這個家庭決裂。

可只有他自己知道,這些年只不過是困在一個看不見的模具中,活成了父母想要的樣子。

《當我遇見一個人》一書中寫道:“父母的控制慾伸向哪裡,孩子一生都將在那裡體驗到扭曲的痛苦。若父母把孩子的人生都活了,孩子活什麼?少一分控制,孩子的人生就多一種可能。”

為孩子包辦了一切,也就等同於剝奪了他對這個世界的感知。一個麻木的靈魂,再優秀又有什麼意義呢?

不計回報的父母

父母的愛,是世界上最無私的愛,但這是否意味著我們應該無限度地為孩子付出?

作家劉墉說:“孩子會不懂得珍惜,因為他已變成籠子裡的小鳥,天天等你喂。他無法獨立,覺得你是欠他的,你到時候就該喂他。”

上網一搜,啃老的案例比比皆是。很多人到了而立之年,仍然沒有獨立生活的能力。面對日益老去的父母,不僅毫無愧意,反而啃得理直氣壯。

這4種父母,累死都養不出懂事的孩子,望周知!

把依賴當成生活方式,把索取當成理所當然,一旦得不到滿足,便會反目成仇。

這難道不是教育的悲哀嗎?

維斯冠有一句名言: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贈與的最佳禮物。

我們可以無條件地愛孩子,但不能不計回報。愛從來是相互的,羔羊跪乳,烏鴉反哺,向孩子尋求回報,並不妨礙父母之愛的偉大。

因為這份“回報”,名字叫做——學會感恩。

寫在最後

孩子的根,終究在家庭,在父母。

我們愛孩子是本能,對孩子的教育卻是一門需要潛心研究的功課。

馬克·吐溫曾有這樣一個生動的比喻:教養決定一切。桃子從前本是一種苦味的扁桃,捲心菜只是受大學教育的黃芽罷了。

我們不僅要讓孩子健健康康、結結實實地長大,還要讓他由內到外成為一個有教養、有擔當的人。

路漫漫其修遠兮,教育之道,值得每一位父母求索。

共勉。

©作者:小玉老師,有道精品課專欄作者,知乎家庭教育類文章高贊作者。圖片:視覺中國及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