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入侵物種——美洲大蠊lián

別名

:蟑螂,蜚蠊,偷油婆,香娘子,石姜,負盤,滑蟲,茶婆蟲

分類地位

:蜚蠊目 Blattaria,蜚蠊科 Blattidae

外來入侵物種——美洲大蠊lián

形態特徵

體大型,雄蟲體長約 27~32mm,雌蟲體長約 28~32mm。赤褐色,頭頂及複眼間黑褐色。複眼間距雄蟲狹雌蟲寬,單眼明顯淡黃。

前胸背板略作梯形,後緣緩弧形,雄蟲約 6mm×9。5mm(長×寬),雌蟲約7mm×9。4mm;顏色淡黃,中部有一赤褐以至黑褐大斑,其後緣中央向後延伸呈小尾狀,其前緣有淡黃 T 形小斑,背板後緣與大斑同色;雄蟲在大斑之後、背板後緣中部之前,有左右二淺斜溝,但雌蟲不明顯。雄蟲前翅長約 26~32mm,雌蟲前翅長約 20~27mm。

外來入侵物種——美洲大蠊lián

雄蟲腹部各節背板後側角為直角,鈍圓,雌蟲後端數節向後略突出。雄蟲肛上板寬大,兩側緣弧形,幾成四方形,無色透明,後緣中央有深三角形切口,切口端幾達肛上板長度之半;雌蟲肛上板略呈三角形,赤褐色,不透明,後緣切口略作小三角形,頂端鈍圓,其兩側形成兩小葉片,後緣角鈍圓。尾須細長多節,比肛上板長一倍,端部細長而尖。

雄蟲生殖腔中部偏左有一鉤刺有時露出腹端,一般從後方可以看出,其尖端呈兩個小鉤,一大一小,方向互異,由長鉤刺向內還有一膜片,上有二乳頭;此鉤刺及乳頭即陽莖葉。雄蟲下生殖板較寬短,後緣中央無切口;從腹面看,肛上板的切口兩側葉片從下生殖板的後緣向後露出;雌蟲的下生殖板中部隆起,兩側及末端下傾如船底。

雄蟲腹刺細長,尾須與腹刺均橙黃或赤褐色。初產卵鞘白色漸變褐至黑色,長約 1cm,寬 0。5cm,每鞘有卵 14~16 粒。卵期約45~90 天化為若蟲,若蟲約經 10 次蛻皮化為成蟲,後期若蟲出現翅芽。成蟲壽命約2 年。完成一世代約需兩年半。

生物學特徵

美洲大蠊繁殖能力強,無雄蟲時,雌蟲能進行無性繁殖,一對成蟲一年內可繁殖幾十萬只;

美洲大蠊食性複雜,咬食書籍和衣物,特別偏愛糖、澱粉等有機物質;

美洲大蠊喜歡陰暗潮溼、溫暖的環境,對外界環境的適應力也強,成蟲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可以存活 2~3 個月,在斷絕水源的情況下也能存活 1 個月。

地理分佈

原產於非洲北部,可能是在販賣黑人時期由非洲帶入美洲。

中國分佈

美洲大蠊在中國各省市廣泛分佈。主要分佈在北京、河北、遼寧、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福建、江西、山東、湖北、廣東、廣西、海南、四川、貴州、雲南、臺灣等地。

外來入侵物種——美洲大蠊lián

入侵危害

美洲大蠊的排洩物和蛻落的表皮帶有過敏原,可以引發皮疹、哮喘等病症;

美洲大蠊還能攜帶多種致病菌,如痢疾桿菌、綠膿桿菌、變形桿菌、沙門桿菌、傷寒桿菌和寄生蟲卵,是家畜及人類許多傳染性疾病的重要傳播媒介。

防治方法

保持室內隱蔽場所的清潔衛生。

可採用 0。2%的氯菊酯對美洲大蠊直接噴灑,有 100%的致死效果;或噴灑氯氰菊酯+有機磷、氯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增效磷等防除美洲大蠊。

也可採用人工合成的美洲大蠊性資訊素作為引誘劑及病毒製劑等進行防治。

目前,也有利用蜚蠊齧小蜂寄生美洲大蠊的卵,天然寄生率超過50%。

外來入侵物種——美洲大蠊li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