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時期的航海技術發展,商朝遺民疑似逃渡美洲

大航海時代的開啟,將整個世界連通到了一起。而也正是由於這些航海運動帶來的豐厚利益,進一步促進了西方世界的發展與改革。而同一時期,我國處於明清交界時段,再加上當時統治者閉關鎖國政策,使得我們的沒有搭上世界大發展的順風車。

也許很多人認為我國自古以來航海技術都很薄弱,畢竟是大陸國家,地大物博,自產自足,不需要和外界交換什麼東西。但其實,先秦時期開始,我國就已經有先民點上了航海造船的技能點。今天就來和大家簡單介紹下相關的歷史情況。

先秦時期的航海技術發展,商朝遺民疑似逃渡美洲

從古代青銅器上的花紋就可以推斷出,我國在夏商周時期就已經有了水上活動的痕跡。當然由於生產力低下,最早期多是獨木舟或者木筏之類。但這類小船還是依靠水流或者人力驅動。而風帆的出現則代表著行船動力源的進一步發展,比如在距今七千多年的河姆渡遺址中,就發掘出疑似風帆製造的工具。

航海運動歷史也較為悠久。最早在夏朝,就有捕魚活動了。當時有華夷之分,而所謂的夷人就這樣記載他們的活動:命九夷,狩於海,獲大魚。意思自然就是捕撈海魚,這樣才稱得上大魚。而海上捕魚,自然意味著不是獨木舟或者木筏之類,應該是大型的帆船船隻了。

先秦時期的航海技術發展,商朝遺民疑似逃渡美洲

而建立商朝的殷人記載也是擅長水上運動的,而在殷墟遺址中,甚至出現過鯨魚骨骼,海龜殼等等,說明這時候的商朝也是善於海上捕魚的。

更為有意思的,國外一些考古發現,在美洲,尤其是墨西哥地帶,發掘出與商代風格類似的雕塑、裝飾以及壁畫文字等等遺蹟。

於是就有人猜測,是不是當初周滅商的時候,一部分不願意投降的殷人,乘坐船隻,漂洋過海,無意中來到了美洲呢。

先秦時期的航海技術發展,商朝遺民疑似逃渡美洲

這種猜測也許真的有可能,不過橫穿太平洋的船隻在幾千年前似乎很能造出來,如果真的是殷商遺民坐船來到了美洲,估計也是在路程中損傷慘重,這也就說明了為何美洲並沒有發展出一個類似的華夏文明來。當然這些也不過是小編的一點猜測罷了。

先秦時期的航海技術發展,商朝遺民疑似逃渡美洲

周朝的航行技術進一步發展。比如在周昭王時期,就曾經帥軍攻打楚國,並且快速趕製數百艘船隻渡河。

隨著船隻技術發展的自然還有航行技術。比如為了防止迷路,自然就需要有辨別方位的能力。根據部分甲骨文記載,商代的人就已經可以初步根據不同時間太陽的執行來判斷時間以及方位了。

先秦時期的航海技術發展,商朝遺民疑似逃渡美洲

而除此之外,海上氣候變幻莫測,商人以及開始使用旗子來區別海上風力大小,並且還劃分除了‘大風’、‘小風’、‘大颶’等風力等級,從而預測後面的天氣情況。並且根據不同的天氣情況,劃分除了雨雪雷霧黑暉等等氣候狀況。

由上述內容可以見,早在先秦時期,我國人民就已經開始發展航行技術了。但由於因為是大陸國家,地大物博,該類技術並沒有快速發展起來,雖然明朝也有七下西洋的壯舉,但隨後閉關鎖國依舊意味著人們對於航海的不重視,由不得讓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