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自卑、敏感、社交恐懼,你該看看《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一種人,他敏感又自卑:

別人一個眼神,一句話,自己內心能揣摩半天;

遇到比自己強的人,會膽怯,和對方說話都有壓力;

覺得朋友們事業和感情都很順利,只有自己一事無成;

因為敏感,總是過度關注別人的情緒,導致自己內心十分疲憊。和敏感相伴而生的自卑,更是把他拖入深淵,導致他想做的事情做不成,想愛的人不敢愛。

為什麼會產生敏感而自卑的心理?要怎麼戰勝這種心理?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用講故事的方式,回答了以上的問題。

如果你自卑、敏感、社交恐懼,你該看看《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

這是英國國民級心理諮詢入門書。作者是資深心理諮詢師羅伯特·戴博德。這本書自出版以來,暢銷了20年。

故事講的是,一向開朗的蛤蟆先生得了抑鬱症,朋友們很擔心他,建議他去找心理諮詢師蒼鷺。透過十次心理諮詢,蛤蟆先生探索了自己敏感自卑的個性和抑鬱的情緒來源於何處。

他終於明白:

成年後的自卑敏感,早在童年就埋下伏筆。童年的經歷會對自己的性格造成深刻影響。

找到根源之後,蛤蟆先生漸漸找回了信心和快樂。

這是一本非常好讀的心理療愈讀物。讀完之後,你會更瞭解自己。

1、表面嘻嘻哈哈,內心敏感又自卑

蛤蟆先生表面上看起來很開朗,會開玩笑,會逗趣,是眾人的開心果。其實,他的內心藏著另一個敏感又自卑的自己。

他非常重視別人對自己的評價。甚至會為了讓別人高興,而委屈自己。

蛤蟆先生是一個挺喜歡冒險的人。他興高采烈地跟朋友河鼠說,自己之前假扮成女人,從監獄裡逃出來,歷經艱險回到蛤蟆莊園的故事。

河鼠卻潑了他一桶冷水:“別吹牛了!你真的太丟人現眼了!”

蛤蟆總是能夠很敏銳地感受到別人對自己的不滿。

“只要別人對他生氣,他就會給感覺不自在。不論自己是對是錯,他都會馬上道歉,只要朋友能夠重新喜歡上他就行。”

如果你自卑、敏感、社交恐懼,你該看看《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

敏感,通常伴隨著自卑而來。

蛤蟆是學校董事。自從患了抑鬱症之後,就很少去學校。

獾是蛤蟆父親的朋友,也是蛤蟆的長輩。獾來到蛤蟆的家裡,二話不說就讓蛤蟆寫下辭職信。因為獾覺得蛤蟆已經無法勝任學校董事,獾想自己來做這個職位。

蛤蟆的內心其實並不想辭掉這份職務,因為他非常喜歡組織學生參加校外活動。

但是,自卑心作祟。蛤蟆覺得獾強大又自信,反觀自己,弱小又遲疑。他幾乎就要照著獾的意思去做了。

我在自卑的蛤蟆身上,看到我自己的影子:

和別人起衝突的時候,不會爆發出來,而是選擇退讓隱忍。

很在意別人的感受,有時候為了別人,寧願犧牲自己。

不敢拒絕別人。哪怕對方的要求已經到了欺軟怕硬的地步。

2、自卑的人,對自我的看法是“我不好”

為什麼人會產生敏感自卑的心理呢?

心理諮詢師蒼鷺說,

“想要理解你的現在,就把必須回顧你的過去。我們得回顧你生命最早期的階段,從出生到大約四五歲的時候,發生的一切都對你影響重大,還影響了你後來的成長,牽涉到你怎樣看待自己和別人。

這種影響是普遍存在的。就這樣,你形成對這個世界特有的看法,對你而言,這就是你看待事情的唯一方式。從那時起,你就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用同一個視角看待一切事物。”

如果你自卑、敏感、社交恐懼,你該看看《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

我們在童年時期,就形成了對自我和外界的看法。我們會試圖回答兩個問題:

第一問題是,我是怎麼看我自己的?我好不好?

第二問題是,我是怎麼看別人的?別人好不好?

這兩個問題,形成了你的人生座標。這個座標分成四種情況:

1、我好,你也好

2、我好,你不好

3、我不好,你好

4、我不好,你也不好

如果你自卑、敏感、社交恐懼,你該看看《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

蒼鷺說:“

一旦我們在童年決定用哪種態度和觀點,我們就會在隨後的人生裡始終堅持自己的選擇。這些態度和觀點,變成我們存在的底層架構。從那以後,我們便構建出一個世界,不斷確認和支援這些信念和預期。換一個詞來說,我們把自己的人生變成了一個‘自證預言’。

蛤蟆的祖父經營著一家很大的釀酒廠,生意非常紅火。蛤蟆的爸爸繼承了祖父的事業,但是他不善於經營,生意每況愈下。

蛤蟆父親望子成龍,一直希望兒子能夠按照他的希望,乖乖聽話,將來能將生意做大。

可蛤蟆一點都不喜歡釀酒廠。不喜歡廠子裡嘈雜的機器聲,也不喜歡空氣裡的異味。

如果你自卑、敏感、社交恐懼,你該看看《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

蛤蟆在童年時期,爸爸經常批評他:“你太讓我失望了。”還經常黑著臉,告訴蛤蟆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

只因為沒有遵從父親的意願,蛤蟆就不是父親眼中的乖孩子。

這讓蛤蟆在很小的時候,就給自己下了定義:“我不好。”

“我不好”這種觀點從童年開始,根深蒂固。他在往後的人生中總是把“我不好”當做人生法則。

因為“我不好”,所以他沒辦法經營好父親遺留給他的蛤蟆莊園。

因為“我不好”,所以朋友一旦對他表露出一丁點不滿,他就馬上道歉。

人生座標一旦確定下來,往後的人生都變成了自我印證。

這本書對我來說,最震撼的認知衝擊就是這一點。

如果你自卑、敏感、社交恐懼,你該看看《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

書裡舉了一個例子。假如你預約了一輛車,到點了,車子沒來,司機單方面取消了預約。

如果你的人生座標是“我不好,你好”,你面對這種情況,一定是自怨自艾,唉聲嘆氣:我太倒黴了!我太不幸了!是不是對方接了一個大單,不願意接我這個小單?

如果你的人生座標是“我好,你不好”,你一定會破口大罵司機:該死的!做人一點誠信都沒有。

自卑的人,對自我的看法是“我不好”。當他面臨選擇的時候,他不是一心想著怎麼達到自己內心想要的目標,而是感覺自己不夠格,然後退縮,選了那條自己其實並不想走的路。

面對喜歡的人,他會覺得自己不夠好,因此連靠近的勇氣都沒有。

工作久了,想要跳槽,他會認為自己能力不夠,擔心出去找不到工作,因此在不喜歡的崗位上苦苦熬著。

面對同事不合理的請求,他會想如果拒絕的話,顯得自己不夠通情達理,於是硬著頭皮去做自己並不想的事情。

多少人,被一句“我不好”誤了終生!

3、超越自卑:做你想做卻又害怕的事情

“我不好,你好”,在這種人生座標裡,你做事情都是一種情緒化的,不經過大腦就自動做出的反應。

就像蛤蟆,朋友露出不滿的表情,他就馬上道歉。

這種反應,就像是那個著名的實驗:巴甫洛夫的狗。狗一聽到鈴聲,就忍不住流口水。

你一旦遇到相似的情境,就不由得陷入情緒化的反應。

想要超越自卑,就要停止情緒化反應,用理性行事。調動你所有的知識和技能為你所用,而不再被腦子裡父母過去的聲音所驅使。不再被童年的情緒所圍困。

如果你自卑、敏感、社交恐懼,你該看看《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

我以前也是一個自卑的人。

我在廣告公司工作好幾年,一直寫的是廣告文案。

我很想寫小說,寫書評。

可是寫文案,跟寫小說和書評完全是兩碼事。

每當我開啟電腦,想要把頭腦中的小說畫面敲成文字的時候,我內心那種“你不好”“你沒能力”的聲音就會響起。

直到我28歲那年,夏天的某個夜裡,我寫完了人生中第一篇短篇小說。發給編輯。編輯說寫得挺好,已經推薦到首頁了。後來又陸續寫了幾篇,成為簽約作者。

我慢慢走出了那種對文字感覺無能力為的自卑感。

很多被自卑所困的人,在事情還沒開始之前,就放棄了。“我不行”成為一條人生鐵律。你跨不過去,走不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所以,不要去聽那個聲音。

盯著你的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步驟。

當你有了一點小成就之後,繼續走下來。你會迎來你的大成就。

如果你自卑、敏感、社交恐懼,你該看看《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

就像書裡的蛤蟆先生。

他最終拒絕了獾的要求。沒有辭掉學校董事的工作。

他寫了一封信告訴獾,如果你想要當學校董事,歡迎參加下一屆的校董競選。

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拒絕身為長輩的獾。

他不再受困於內心那個說“我不好”的聲音,而是獨立、自主地做出決定。超越原生家庭的影響。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2012年已經過半,我看了很多書,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是對我印象最深的一本。

這本書把人的心理執行機制都講透了:

一個人在童年受到了傷害,這種傷害會如何延續到成年;一個人要如何超越原生家庭,實現自我的成長。

感興趣的可以點選下方連結,把書找來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