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封建帝王大多重用舅舅而不是伯伯叔叔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皇帝的家天下理念既充滿霸氣,又很有豪情。在皇權之下,“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謙謙之風不僅僅是情感需求,更是君臣孺子的生命追求。對皇帝們而言,治國理政實在離不開宗族皇親。

但回顧近兩千年的封建歷史,高高在上的皇帝們好像也沒少為家長裡短而苦惱。譬如,到底是該更重用伯父們,還是更信賴舅舅們?

為何封建帝王大多重用舅舅而不是伯伯叔叔

一、 古代帝位繼承製度概況

“嫡長子繼承製!”這幾乎是我們每個人在提到古代帝位繼承製度時最先想到的內容。這個答案當然是正確的。只是在漫長的中國歷史裡,或者說在嫡長子繼承製穩坐帝位傳承之首選制度,甚至唯一制度之前,我國存在的統治權繼承製度卻不只這一種。

繼承製度的歷史可追溯到氏族部落時期。那時人們已經有了選拔繼承者的客觀需要。而施行的制度,即是“天下為公,選賢與能”,選拔確有實幹者,由其繼承前任領袖的地位。且因為權力交接過程中還需要前任領導者的自覺禪讓,因而這一制度被稱為“禪讓制”。

為何封建帝王大多重用舅舅而不是伯伯叔叔

後來,因禪讓製成為領袖的治水英雄大禹,將領導權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啟。這開啟了夏朝“家天下”的歷史,也讓繼承製度從禪讓制發展到“長子支系兄終弟及制”。

雖然夏朝的繼承製度名字有點長,但這反倒方便了我們去理解:夏朝的王位制度包括父死子繼、兄終弟及和叔終長侄繼。也因為繼承製度內容較豐富,夏朝的權力內鬥非常激烈。直到商代前期,兄終弟及才基本戰勝另兩種制度而成為主流。

為何封建帝王大多重用舅舅而不是伯伯叔叔

一方面,兄終弟及帶有母系社會的痕跡。另一方面,兄終弟及在不同代之間不便延續。所以到了商代後期,父死子繼成為主流。周代,這更發展為嫡長子繼承製,並得到確立。即便後來秦始皇推翻了封邦建國,建立新的封建社會,嫡長子繼承製也得到延續,成為後世近兩千年的主流皇位繼承製度。

二、 重用伯父可行嗎?

雖然歷代嫡長子們有了“嫡長子繼承製”這道繼位保險,他們的為帝之路卻也不是真就除盡了荊棘。夏商時期就有兄終弟及傳統,後世唐昭宗李曄繼承了兄長唐僖宗李儇的帝位,宋太宗趙光義又繼承了兄長趙匡胤的帝位……明太祖朱元璋甚至明令“反朝廷無皇子,必須兄終弟及”。

為何封建帝王大多重用舅舅而不是伯伯叔叔

於是帝王們發現,即便有了“嫡長子繼承製”傍身,自己的兄弟,自己父親的兄弟,自己心儀儲君的兄弟,還都有推翻君王並自己上位的可能。如此,出於維護自身統治的需要,帝王,尤其是尚且年幼的帝王,就經常使用各種手段疏遠和自己有血緣關係的伯父,甚至寧願以其他權臣掌權為代價。

三、 舅舅真的可靠嗎?

被帝王依賴以制衡伯父們的權臣,泰半是朝中炙手可熱的人物。而其中的不少又是和帝王同樣擁有血緣聯絡的外戚,尤其是帝王的親舅舅。不親父親的兄弟反倒信任母親的兄弟?“外甥肖舅”原來在朝堂也適用?

為何封建帝王大多重用舅舅而不是伯伯叔叔

其實不然。中國歷史上確實曾有舅舅風光的時代。譬如西漢末期,皇太后王政君的兄長王根、王鳳皆憑國舅的身份權傾朝野。後來王莽更是憑藉這層關係一路做大,乃至篡權自立。但西漢外戚專權的教訓在前,後世的君主其實也沒少提防舅舅們。

在宋代,皇位繼承人就由帝王遵照制度自行確立。在決策過程中,后妃、外戚一律被帝王們自覺地排除在提建議的佇列之外。在明代,皇室甚至從根源上削減國舅專權的可能性——明代絕大多數皇后都出身普通。且為了儘可能地防住兄弟與外戚,明太祖甚至還為大明確立了“朕若有事於外,必太子監國”的制度。

為何封建帝王大多重用舅舅而不是伯伯叔叔

四、 更多帝王的真實選擇

說到底,在宮闈之中,和權勢的波濤連天相比,親情可以忽略不計。當嫡長子繼承製成為一種定式,伯父也好,舅舅也罷,在帝王眼中,他們更多成為工具人。為了維護自身統治,歷代帝王有親伯父以遏制外戚者,也有近舅舅以打壓伯父者,更不缺扶持其他勢力以消滅以上威脅者。

為何封建帝王大多重用舅舅而不是伯伯叔叔

固然伯父與自己流著統一血脈,舅舅與母親曾在同一子宮,但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權勢前,親情的力量實在微不足道。從秦二世殘害公子扶蘇,到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再到康熙時代九子奪嫡,這些政壇宮闈中的慘劇顛覆了皇帝們的路徑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