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共生》:共生創造價值,價值催生成長

從“996”加班被一些網際網路企業宣揚成所謂的“福報”,“奮鬥觀”起,就一直備受爭議。名曰“自願“,實則是員工的無奈選擇。“996“越演愈烈的原因是多重的,但企業沒有透過技術創新創造價值,而是透過壓榨員工降低成本謀求利益,不僅剝奪了員工的休息時間,也剝奪了整個社會的時間,對整體社會利益都將造成損失。

改革開放初期,為了適應新的變化,大型企業紛紛進行改革和轉型,以尋求企業新的價值,由此創造了人類史上經濟騰飛的真正奇蹟。今天,我們已然進入了數字化時代,工業化時代的管理模式已然不適應社會的發展,轉型再次成為企業需要面對的問題。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陳春花老師,其先後出任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聯席董事長兼執行長,山東六和集團總裁。透過十年數字化組織管理研究與實踐,依託持續跟蹤研究華為、騰訊、海爾、新希望六和等50多家中國優秀企業,撰寫的《價值共生:數字化的本質》一書裡,以數字化生存為背景,嘗試梳理數字技術帶來變化的場景下,完整呈現新的組織管理體系,深入探索組織價值重構的未來。書中陳老師從個人和企業兩個角度,把數字化時代的企業管理和個人成長之道拆分為:數字化及其對組織的影響、新個體、新“組織”、新價值、新知識5個部分。幫助人們透徹理解數字時代組織的本質和特點,認識組織的邊界和新內涵;深刻理解領先企業如何能在新環境下迅速崛起,幫助企業尋找新價值的來源;透過激發更多創造力,重新構建發揮個體和組織價值的效能,創造價值共生組織形態的企業,唯有如此,企業才能更好適應複雜、不確定的未來。

《價值共生》:共生創造價值,價值催生成長

一,數字化時代對傳統行業的影響

上世紀八十年代,攝影膠片的製造是由各種技術的微調結合而成的複雜過程,具有很高的技術壁壘。因此,膠捲業務利潤豐厚。對於柯達和富士來說,膠捲就是一切。

上世紀90 年代初,數碼技術興起,相機逐漸轉向數字化。消費者開始購買數碼相機而不是傳統膠捲相機。市場開始緩慢地萎縮,然後以每年20 %或30 %的速度暴跌。2010年,全球對攝影膠片的需求下降到不到十年前的十分之一。

柯達和富士同時遭遇了新興數碼影像技術帶來的巨大挑戰,兩家傳統公司做著相似的產品,對顛覆性技術的反應卻截然不同。柯達公司高管不捨得膠捲帶來的豐厚利潤,一直未轉型,一直到2003年,由於連續虧本,才把重心轉移到數碼相機上。然後為時已晚,2012年,柯達申請了破產保護,退出傳統業務,出售專利,然後在2013年重新成為一家規模大幅縮小的公司。而富士膠片立即投身企業產品創新、公司重組,從而華麗轉身,從一家相對狹窄的照相用品供應商轉變為一家擁有大量醫療保健和電子產品的多元化公司。

這是個非常經典的案例,柯達公司領導人沒有意識到,

數字技術帶來的是消費行為的全新改變。同時,數字化的嵌入速度比想象中的更快。

《價值共生》:共生創造價值,價值催生成長

二,一個完全不同的“新世界“

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說:“新的陌生時代已經明確到來,而我們曾經很熟悉的現代世界已經成為與現實無關的過往。“ 在

這個新的世界裡,

人、數字世界和現實世界共生。

工業化是以科學技術作為驅動力,以機器取代人力,以大規模工廠化生產取代個體工廠手工生產的一場生產與科技革命。其核心價值就是如何以更高的效率獲得更大的產出。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把複雜的工序進行了拆分,透過流水線提高生產效率。

而數字化則是透過數字技術與現實世界相連線、深度互動與學習、融為一體,共生並創造出全新的價值,企業的資源和能力不再受限於企業自身,企業創作價值的速度不斷縮短直至消失。

書中舉了個例子,財經圖表網站Visual Capitalist對近現代以來的重要發明做了一個盤點,統計了各種發明的使用者數量達5000萬所需的時長。以飛機、汽車、電話、電力代表的以交通、通訊和電力為主的第一階段要實現這一使用者數量至少需要46年的時間,平均時長超過56年;信用卡、電視機、自動櫃員機(ATM機)、計算機和手機代表的以新技術革命為主的第二階段實現這一目標需要的時間縮短到12~28年;到了網際網路技術出現的第三階段,這一時間被壓縮到1年以內;在網際網路快速普及時,全球最大社交平臺Facebook、微信和增強現實遊戲“Pokemon Go”的使用者累積到5000萬分別隻用了3年、1年和19天。來到數字技術時代,使用者呈現指數級增長。

《價值共生》:共生創造價值,價值催生成長

三,數字化時代來臨,價值體系將從“競爭邏輯”轉向“共生邏輯”

數字化是指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並存且融合的新世界,數字化技術作為一個分水嶺,將把人類從工業革命帶入資訊革命。

工業化時代價值在於規模化,如何提高效率獲得更大產出。而資訊化時代,速度已經成為一個基本要素,所以人們更加需要關注的是,當下為生活和意義賦予的價值是什麼,附加值有多高。例如,將人工智慧加入醫療診斷,能提高診斷的準確率;工廠可以根據客戶需求資料來生產,避免庫存積壓;農業方面,影響農業的要素由傳統要素轉變為金融、供應鏈、農業資訊科技,保證端對端的供需平衡,降低損耗;甚至在影視娛樂業,都能運用數字化技術把觀眾納入整個製作過程,讓觀眾線上參與劇本製作,線上投票選擇出演主角的演員等等。

在未來,個體和組織之間將是協同合作關係,“高效率、高壓力、高薪酬“的壓迫式管理不再適合於組織的發展。無論是個體還是組織,只有兩者在能力、認知及價值觀匹配的情況下才能獲得發展。個體能力的表現將影響其價值,尤其是智慧化帶來的深度互動形成的個體能力拓展。也就是說,數字化時代的到來,不但企業需要轉型,我們個體也需要進行轉型。

《價值共生》:共生創造價值,價值催生成長

歷史告訴我們,時代的變革終會來到,不會為誰而停滯。每個人都需要對數字化時代有所瞭解深刻的認知。如果你是打工者,我建議你讀讀陳春花老師的這本《價值共生》,它能詳細地告知你如何在數字化時代做好職業規劃,如何成為“超級個體”。如果你是企業領導者或管理者,我也建議你認真閱讀陳老師的這本《價值共生》,裡面有針對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遇到困難時,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價值共生:夥伴關係,生活的意義和共同進步。

數字化時代,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本身,不確定性是常態。在動態變化的環境中,企業需要擁有應對動態變化能力的強個體,才能持續經營和發展。但強個體的出現,對組織而言具有兩面性,強個體的獨特性也許是創造性的來源,也可能給組織帶來破壞。

無論無何,變革最終還是人的改變,今天我們所擁有的一切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知道未來的成長在哪裡。

以夥伴關係促進創新,以個性服務贏得顧客,以價值成長激勵成員,就是引領我們走向領先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