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這個功能成詐騙利器,已有多人中招

“ 微信親屬卡”

功能你用過嗎?

詐騙分子盯上了這個微信功能

已經有不少人中招!

微信這個功能成詐騙利器,已有多人中招

1

什麼是微信“親屬卡”?

微信“親屬卡”是微信自帶的代付功能,微信使用者可在微信裡贈送“親屬卡”給父母、子女作消費使用,代付方透過設定“親屬卡”的每月消費額度上限,將額度控制在0。01到3000元之間,每月自動延續,

當父母、子女使用“親屬卡”消費時,消費資金將自動從代付方的支付賬戶

微信這個功能成詐騙利器,已有多人中招

微信“親屬卡”設定的主要目的就是

讓父母付款更簡單,享受網路支付帶來的極大便利

,同時,家長透過這樣的方式給孩子零花錢,更直接地掌握孩子零花錢的去向。微信“親屬卡”跟繫結銀行卡的許可權不一樣,它只能用於日常消費,不能用於紅包和轉賬。

2

案例:

瞞天過海繫結受害人“親屬卡”

近日,廣州市黃埔區檢察院辦理的一起網路犯罪案件中,

被告人在網路貸款群冒充貸款中介人和貸款稽核員與被害人溝通,誘使被害人與其建立了微信“親屬卡”,從而成功盜取了被害人微信賬戶內的資金。

被告人吳某是位步入職場不久的小夥子,他在網路貸款群中將自己包裝成貸款中介人和貸款稽核員與被害人溝通,謊稱曾經在網上成功申請小額貸款,以“親身經歷”與被害人交心,解鎖被害人的提防。

待時機成熟,吳某騙取了被害人的信任,再以核實微信是否為被害人本人使用,或者出於稽核當日資金安全、需要互發紅包透過測試等等為由,

瞞天過海將自己的微信與被害人微信中的“親屬卡”進行繫結。

繫結過程很簡單,吳某贈送給被害人“親屬卡”,“親屬卡”雖標有額度但並不能完成支付,之後吳某會迅速向被害人發信息索要同等金額的“親屬卡”,被害人按照指令完成繫結。

隨後,吳某又要求被害人下載聊天軟體進行“影片稽核”,當著被害人的面進入對方的微信賬戶中操作所謂的“資金流水稽核”,“稽核”完畢後沒有立刻退出賬戶,反而修改了被害人“親屬卡”中的支付額度,為盜取被害人的資金做好鋪墊。

最後,吳某以需要證明被害人有還款能力為由,誘騙被害人往被害人自己的微信賬戶轉入現金,繼而用其一個手機微訊號掃其另一個手機微訊號的收款碼,將被害人賬戶內的現金轉入其本人的微信賬戶內。

可見,

吳某正是利用了被害人對軟體功能的不熟悉和急於借貸的心態完成一系列的忽悠,進而非法獲取了被害人的錢財。

2020年6月5日,黃埔區檢察院就該案向黃埔區法院提起公訴,同月24日,黃埔區法院認定被告人犯盜竊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緩刑一年八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四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