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歐美技術封鎖,中國依然造出了自己的空間站,俄羅斯搶著合作

2021年4月29日,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傳來一聲轟鳴,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的發射,中國航天步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天宮空間站,有望成為全球唯一在軌的空間站

,面對歐美嚴格的技術封鎖,仍可獨立研發建設,終於立足太空,並向全球發出邀請共同合作,美國卻低頭不語,羞愧臉紅。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屬於中國人的天宮空間站。

面對歐美技術封鎖,中國依然造出了自己的空間站,俄羅斯搶著合作

天宮空間站

隨著天河核心艙發射升入太空,即將建立我國自己的太空空間站,進入了專案第二階段,建成和運營我國近地載人空間站,掌握近地空間長期載人飛行技術,具備長期開展近地空間有人參與科學實驗、技術試驗和綜合開發利用太空資源能力。

天宮空間站執行在高度約340到450公里的近地軌道,可允許三位宇航員長期生活,輪換時最多可達六人,設計使用壽命在十年左右,也就是說在

2024年國際空間站退役後,天宮空間站將成為,全球唯一一個在軌空間站。

天和核心艙於4月29日發射進入軌道,它的使用空間很大,全長達到16。6米,最大直徑可達4。2米,總重量高達22。5噸。分有三個部分——節點艙、生活控制艙和資源艙,節點艙呈球形,上方有環形輔助操作杆,後方連結核心艙主體,左右對介面連結兩個試驗艙,前方和下方的對介面可對接載人飛船,生活控制艙則是宇航員們飲食休息和,執行空間站的場所,至於資源艙大家就可以理解為一個倉庫了,它是我國目前研製的最大航天器。

面對歐美技術封鎖,中國依然造出了自己的空間站,俄羅斯搶著合作

除了天和核心艙,我國還將發射“天夢”和“問天”兩個試驗艙,他們將連結在核心艙的兩側,與核心艙形成一個“T”字型,主要用來開展艙內和艙外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並且有核心艙部分關鍵平臺功能,必要時可以實行對空間站的整個管理和控制。

在此基礎上,為了能夠輪換不同的宇航員在太空中生活科研,天宮空間站設有天地往返運輸系統,主要透過神州載人飛船、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往返於地面和空間站,接送宇航員回家或進入天宮。

面對歐美技術封鎖,中國依然造出了自己的空間站,俄羅斯搶著合作

神州載人飛船

同時配備的貨物運輸系統 ,主要由天舟貨運飛船和長征七號運載火箭,來為空間站運輸航天員的生活物資、推進劑、荷載裝置等補給物資。

“巡天”光學艙,則與空間站同軌道飛行,進行高解析度天文觀測,開展天體物理和空間天文學研究,也能夠和空間站對接,進行推進劑補加和裝置維修維護,其間特別配備了一套口徑兩米的

巡天望遠鏡,解析度媲美哈勃望遠鏡,但其視野卻高達哈勃的300倍

!在軌10年將可對40%以上的天區進行觀測。

面對歐美技術封鎖,中國依然造出了自己的空間站,俄羅斯搶著合作

巡天號太空望遠鏡cg

那麼天宮空間站跟之前發射的天宮一號和天宮二號有什麼區別呢?

天宮一號完成了與神舟飛船的自動、手動,等多種對接方式,但她無法與貨運飛船對接,沒有資源補給,就無法實現宇航員的長期停留。天宮二號不僅能夠實現載人飛船的停靠,還能夠與貨運飛船對接補給。

值得一提的是,與天宮二號對接的貨運飛船,去程可以運送6。5噸的貨物補給,和2噸的推進劑補給,回程則可銷燬6噸的廢料,運輸效率位居世界前列,天宮二號也將宇航員在空間站的停留時間一下躍升到30天。

簡而言之,天宮一號和天宮二號為天宮空間站,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技術支援

面對歐美技術封鎖,中國依然造出了自己的空間站,俄羅斯搶著合作

那麼空間站的建立對我們的生活,會造成怎樣的影響呢?其實我們平時穿的氣墊運動鞋,喝的果珍、平時用的微波爐、隨處可見的條形碼,甚至能救人性命的ICU病房,最早都來自於航天技術的轉化,太空中特殊的重力、環境、輻射、 真空條件等對材料的提純、金屬的冶煉、製藥育種等科學研究,都是難得的實驗條件。

我國預計將於2022年發射“天夢”和“問天”試驗艙,正式建成天宮空間站,並且向全聯合國會員發出邀請,加入空間站的研究

,透過增加一個核心艙兩個試驗艙的方式,來增加空間站中的人員容量,最終將呈現出“幹”字型結構。

面對歐美技術封鎖,中國依然造出了自己的空間站,俄羅斯搶著合作

當所有國家都為之高興的時候,只有美國沉默不語。面對中國的邀請,美國問心有愧,因為早在2011年,美國國會就禁止 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與中國進行一切合作,甚至資訊交換與共享都要首先經過美國政府的審查和同意。

在天和核心艙發射的前幾天,俄羅斯正式宣佈退出美國主導的國際空間站,將全力與中國開展合作發展天宮空間站專案。這也就意味著,美國今後無法再使用俄羅斯的運載火箭,向國際空間站運送物資和補給。

若到了國際空間站停止執行的時候,美國還糾結於面子或偏見,在太空科學研究方面,一定會被中國徹底甩開

面對歐美技術封鎖,中國依然造出了自己的空間站,俄羅斯搶著合作

美國航空航天局

中國空間站向世界開放,是促進人類和平利用,太空的一次生動實踐,外太空是屬於全人類共同的財富,而不是個別國家或個人的私產,和平探索利用外太空是世界各國平等享有的權利。

在太空中與其他國家合作,促進了我們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技術交流,也會有效地幫助其他國家發展航天技術,共同參與太空治理,實現太空和平開發利用,彰顯了中國的責任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