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自我安撫,你知道孩子哪些行為是自我安撫嗎?

很多家長表示,孩子在睡覺之前總會做出一些特殊的動作,比如吃手指、吮吸嘴唇,撫摸媽媽的手、臉、乳房、耳朵以及啃咬衣物等。很多家長以為這是孩子的毛病,其實,這是孩子在睡前的自我安撫。

孩子睡覺之前的安全感最弱,這也是很多家長反應的大多數孩子抗拒入睡的重要原因。

除了父母的安撫,孩子同樣需要自我安撫,並以此作為緩慢入睡的前提條件。而孩子的撫摸、抓、咬等自我安撫行為其實是孩子對父母的信任和依戀,父母特別是母親不應該將其看作孩子的壞習慣,更不能強行制止或斥責,以免破壞了孩子對最親近的人的信賴。

孩子需要自我安撫,你知道孩子哪些行為是自我安撫嗎?

很多媽媽會給孩子的手指塗上苦澀、辛辣的液體,或是戴上手套,以防止孩子吸吮手指。這樣的做法非但無法幫助孩子快速入睡,反而會讓孩子焦慮不安,引發更多的睡前問題。

父母的安撫對孩子非常重要,因為孩子的自我安撫在很大程度上來源於父母的引導以及對父母安撫行為的模仿。缺乏父母安撫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僅會遇到人際交往的障礙,其性格塑造也會受到消極影響。

孩子需要自我安撫,你知道孩子哪些行為是自我安撫嗎?

史匹茲發現,社會上有很多孩子出生三個月便被母親送進了寄養機構,這些孩子雖然可以獲得營養豐富的食物,得到服務人員妥善的照顧,但是他們卻一度缺乏社交能力,他們大都沉默寡言,很少關注別人的事情,整天憂鬱、沉悶,有些孩子甚至因此患病、死亡。

嬰幼兒時期的孩子最需要安撫,在沒有安撫的情況下,他們缺乏安全感,也不能獲得社交刺激飢渴的滿足,並因此導致了悲劇性的結果。這項發現被稱為“史匹茲理論”。美國比較心理學家哈洛曾用恆河猴做實驗證明了史匹茲理論。

孩子需要自我安撫,你知道孩子哪些行為是自我安撫嗎?

哈洛讓剛剛出生的恆河猴幼崽離開母猴,並分為三組,進行對比試驗。第一組用於代替母猴安撫的是一個用鐵絲圍成的“媽媽”,第二組是一個布娃娃,第三組則完全隔離。

一年之後,哈洛把這些小猴與跟在母猴身邊長大的小猴放在一起,但是它們很明顯無法融入集體:第三組的小猴對周圍的環境和其他小猴充滿了畏懼和冷淡,社交刺激在一年的時間裡都沒有產生作用,這些小猴已經無法再恢復正常了,而第一組的小猴比第三組的小猴情況要好很多。由此,哈洛指出,正面的安撫最為有效,但是負面安撫也比沒有安撫要好。

美國心理學家、現代催眠之父米爾頓·艾瑞克森的人格發展觀點指出,0~1歲的孩子需要從周圍環境中尋找安全感和自信心,這直接關係到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性格發展。如果在嬰幼兒時期,孩子沒有獲得應有的安撫,他就會對周圍的人或環境存在疑慮或是根本不信任,這會對孩子的交往行為造成巨大的阻礙,甚至讓孩子產生絕望心理,構成絕食和自閉等行為。

所以,安撫對孩子的成長過程和身心健康很重要,家長在對孩子進行正常安撫的同時,更要引導孩子學會自我安撫,以保證孩子時時刻刻都能獲得安撫,從而維持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