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兩款比利時衝鋒槍

維涅龍衝鋒槍

簡介兩款比利時衝鋒槍

口徑:9毫米

全槍長:872毫米

全槍重:3。3千克

彈匣容彈量:32發

戰鬥射速:600發/分

有效射程:50米

維涅龍衝鋒槍(Vigneron)是一種由比利時退休陸軍上校兼槍械設計師喬治·維涅龍在1950年代所研製、列日精密儀器公司(Precision Liegoise SA。)所生產的衝鋒槍,發射9×19毫米手槍子彈。自研製完成以後就被比利時軍隊所採用,直到1980年代為止。它可以使用在當時的歐洲流行的32發MP40可拆卸式彈匣。維涅龍衝鋒槍是一種適合短距離的城鎮戰和掃蕩戰的可擊發調變式槍械。在可見的範圍內使用半自動模式射擊時的精度可保持合理的高達100米。

第一個型號維涅龍M1在1953年設計定型,並被比利時軍佇列裝,到了1954年維涅龍M1被增加了準星護圈和拋殼口防塵蓋的維涅龍M2所取代,維涅龍M2一直生產到1962年。比利時軍隊曾在剛果使用過維涅龍衝鋒槍,除了比利時外,該槍還裝備過阿爾及利亞和葡萄牙,以及一些中美洲、南美洲國家和非洲中部國家。

該槍採用自由槍機式工作原理,槍管比一般衝鋒槍長一些,槍口部裝有一個防跳器,槍管表面加工有散熱槽。該槍有兩個保險機構,一個是握把保險,另一個是快慢機保險。握把保險用於限制槍機,防止猛烈撞擊時槍走火。快慢機上標有A、R和S3個位置,分別表示連發、單發和保險狀態。在A位置時,還可透過手控扳機行程實施兩道火操作,第一道火為單發,第二道火為連發。

該槍有兩個保險機構,一個是握把保險,另一個是快慢機保險。握把保險可阻止槍機運動,防止待擊時由於跌落或其他猛烈撞擊導致走火。保險/快慢機柄位於握把左上方,標有A、R和S三個位置,分別表示連發、單發和保險狀態。但該槍扳機又採用單連發扳機,在連發狀態時,扳機扣下一半時為單發,扣到底時為連發。

維涅龍M2一直生產到1962年。比利時軍隊曾在剛果的軍事介入使用過維涅龍衝鋒槍,並造成該武器擴散。除了比利時外,該槍還裝備過阿爾及利亞和葡萄牙,以及一些中美洲、南美洲國家和非洲中部國家。

1980年代,在比利時軍隊的維涅龍衝鋒槍最後被FN FNC突擊步槍所取代。其他裝備維涅龍衝鋒槍的軍隊目前都已經換裝為其他新型衝鋒槍,但目前在美洲和非洲的一些動亂地區偶然仍可找到其蹤影。

二戰時代的一些流行設計對該槍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槍管上的補償器和環狀散熱片讓人聯想到湯普森衝鋒槍,槍身線材看起來像M3衝鋒槍,槍機設計與斯登衝鋒槍幾乎相同,而彈匣設計與MP40衝鋒槍幾乎相同;德國制彈匣可以在維涅龍衝鋒槍上使用,但反過來維涅龍衝鋒槍的彈匣卻不能在德國制衝鋒槍上使用。

赫斯塔爾P90衝鋒槍

簡介兩款比利時衝鋒槍

口徑:5。7毫米

全槍長:500毫米

全槍重:2。54千克

彈匣容彈量:50發

戰鬥射速:900發/分

有效射程:150米

P90是第一款發射的槍彈可穿透防彈衣的短距離作戰武器,旨在滿足需要裝備比手槍和傳統步槍更有效的袖珍武器的軍人的需求。雖然外觀獨特,但採用槍機後坐式自動方式。其彈匣與眾不同,位於槍身上方,槍彈呈90°排列。使用的彈頭有很強的穿透力,彈殼透過空心握把向下丟擲。FN赫斯塔爾公司隨後生產了這種口徑的FN5-7自動手槍。

該槍採用無託結構,還有其他附帶優點:槍身重心部置靠近握把及較貼近射手,因此有利單手操作及可更快速靈活地改變指向。固定槍托在特發情況也提高了反應速度及射擊精度。

該槍為自由槍機式,閉膛待擊,射擊精度比開膛待擊方式好。該槍由槍管、機匣、彈匣和瞄準具、槍機、復進簧等部件組成。全槍零部件較少,而且在總共69個零部件中,工程塑膠件為27個,金屬機加件為14個,其餘28個零件只是彈簧、銷子之類。

該槍結構的新穎性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採用上方供彈方式,50發彈匣裝在槍管上方並與槍管平行;雙排排列並與槍管軸線垂直配置的槍彈,在託彈簧的推動下並借重力之助落在滑動裝置上,滑動裝置旋轉90°,使槍彈對準彈膛,並由槍機送入槍膛。該槍的擊發發射機構裝在機匣後部,握把下面裝有快慢機。快慢機由一個頻寬切口的轉盤構成,設有保險、單發、連發3種方式。保險機構有手動保險、偶發保險和不到位保險三種,手動保險可鎖閉擊發阻鐵和擊錘,偶發保險可防止武器跌落走火,不到位保險可防止槍機未閉鎖時出現早發火。

1986年,比利時國營赫斯塔爾公司開始了有關個人自衛武器的研製。經過市場調查、方案論證和效能試驗,於1990年底設計定型,1991年第二季度正式投入批次生產。雖然P90推出時並無其他槍能達到個人防衛武器的要求,但剛巧冷戰結束,各國對個人防衛武器的需求突然消失,原先預期的大量軍用訂單落空,而其他市場的推廣上也有著使用子彈不普及的困難。雖然處境如此,在2003年仍有超過23個國家使用,到了2005年,FN公司推出P90的半自動版給民用市場,即PS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