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高效的人,越懂得如何好好對話

越高效的人,越懂得如何好好對話

人在職場,面對分歧總是在所難免的。

有的人會選擇據理力爭,而有的人則會選擇妥協忍讓。

在筆者看來其實這些都不是最好的處理方式。

不管是據理力爭還是妥協忍讓,都遠不如講究方式方法的溝通更容易讓人接受。

有些人認為職場溝通的關注點就是結果,事兒辦好了就行了,至於對方的感受如何?會有怎樣的想法,那是別人的事,與我無關。

同樣也有一些人認為溝通接洽就是為了搞好關係。

隨著當下社會的多元化和多樣化,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職場溝通講究的更多是高效合作而非低效人情。道理看似簡單,但很多人都沒想明白。

溝通從來不是搞好關係,溝通的本質是有效的傳遞資訊。

帶有明確工作目的的溝通,我們稱之為職場對話,而正確的職場對話不僅能幫助我們達成工作目標,還能為我們塑造良好的職場形象。

越高效的人,越懂得如何好好對話

越高效的人,越懂得如何好好對話

傳 遞 信 息

傳遞資訊是職場對話的最低標準,具體來說就是“準確無誤、完整無缺”的傳遞資訊,確保雙方在資訊交換上沒有遺漏,避免因此產生工作協同上的失調和誤解;

很多人說話總是喜歡過多的鋪墊,總是繞來繞去。

誠然,直來直往的對話方式在職場和生活中都鬧過很多笑話,但過多的鋪墊也會讓人陷入不知所云的低效溝通之中。所以職場對話的第一要素就是:給資訊提純。

資訊提純就是:嘗試把想要表達的內容羅列出來,再把無關緊要的資訊刪除,剩下來的內容按照有序的方式進行呈現。

越高效的人,越懂得如何好好對話

達 成 共 識

在“準確無誤、完整無缺”傳遞資訊的基礎上,與對方就溝通內容和結論達成共識,獲得對方對於觀點上的認同以及行動承諾,有效推進工作,這便是達成共識;

職場對話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分歧,那麼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找到產生分歧的關鍵點,找出雙方意見不統一的地方,接下來要注意的就是,平靜地指出不同,而不是相互指責,我們可以適當地提出一些問題,讓對方思考這個問題,而不是非要很強勢地說服對方接受你自己的觀點。

在職場對話時,發生分歧和爭論往往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最需要的就是冷靜,提出問題讓對方思考你的意見的可行性的同時,讓自己也儘快平靜下來,在不斷的思考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達成一個共識,而不是一味地堅持自己的觀點,強勢地想要說服別人。

很多時候我們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思考問題,根據自己的立場得出結論,然而事實上我們更應該適當的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反思一下,以多角度的視角看待問題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有爭論和分歧是職場對話的正常現象,但不能陷入無休止地爭論。

如果對方非常強勢,從始至終都在重複自己的觀點,從不思考你所持觀點的可行性,那麼你可以委婉地提出你很欣賞對方的觀點,但切實讓你比較難以接受,那麼至少結束這場爭論,讓我們達成一個結束爭論的共識。

越高效的人,越懂得如何好好對話

越高效的人,越懂得如何好好對話

愉 悅

運用合理的對話技術讓對方在溝透過程中產生愉悅感受,提升其繼續溝通的意願,以此創造更多的溝通機會;

職場對話是傳遞資訊,接受資訊,再反饋資訊的過程。這就需要我們必須在其中把握談話的節奏,調節氛圍,讓雙方感受愉悅。

我們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談話的一方說話火藥味很重,帶著濃濃地攻擊性。那另一方給予反饋的時候,出於自我防禦,也會與你針鋒相對。雙方情緒暗潮洶湧,往往更無法理性討論問題,甚至會上升到爭吵或者關係破裂。

要想在對話過程中避免情緒化,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避免用反問句。

因為反問句背後是強烈的情緒,不滿、質疑、鄙視等等,比如:

上級對下級說:“這個問題你都沒想明白嗎?”

老員工對新人說:“這麼簡單的工作,怎麼就教不會你呢?”

說話人自以為在陳述現象,但是表達方式卻令對話的接受者非常反感。反映在對話結果上,就是抗拒、反駁,阻斷了正常的交流。

正確地做法是多用陳述句。比如還是剛剛那兩句話,我們換成陳述句:

“這個問題你回去還得再考慮一下。”

“這個問題,咱們換個角度再想一想。”

對比而言,這種對話方式就變得更容易被人接受了。儘量減少反問句的使用,你的職場對話會順暢更多。

越高效的人,越懂得如何好好對話

以上這種“套路式”的對話方法對於溝通達人來說是與生俱來的,他們知道對話不僅僅只是單純的聽與說,他們的對話行為會更加有策略,會用心揣摩對方的真實想法。如果你剛好擁有這種天分,那再好不過。但在工作與生活當中,我們大部分人都必須透過系統學習、重複練習才能達成相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