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玩樂中與孩子產生深度連線,培養多種人生必備學習生活力

前幾天出差去培訓一家金融機構的管理團隊,客戶方的一把手行長閒聊時對我說:“老師,我團隊中新入職的新生代員工沒有積極性和主動性,開會總喜歡低著頭,平時做事慢慢悠悠,稍微給點壓力就要辭職,我很是頭疼呢!” 這位領導是典型的80後,在現場培訓的短短几天時間裡,我特意仔細觀察了這位領導給員工開會時所使用的言語和對方的狀態,他講話非常富有親和力,喜歡循循善誘給團隊分享很多的人生感悟和金玉良言,很認真地告訴大家應該怎麼做,方向在哪裡?而此時底下的員工呢,全程一言不發,作為旁人,實在難以判斷Ta們接受與否,內心究竟認不認同,接下來願不願意按照領導的具體要求去執行。

後來我告訴這位領導:“引導優於說教,讓工作變成一場關於“贏”的遊戲,借勢修人,你會發現不一樣的變化!”換言之,管理新生代的員工需要遊戲型溝通力。 其實不管是成年人還是孩子,都不喜歡被說教,被告訴你應該做什麼?怎麼做?這一屆的父母,修煉遊戲型溝通力必不可缺。

在玩樂中與孩子產生深度連線,培養多種人生必備學習/生活力

成為“遊戲魔法師”,讓孩子將能力的學習與培養變成一場關於“贏”的投入體驗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遊戲。“遊戲”這個詞在不少父母腦海中等同於“網路遊戲”、“玩手機”、“刷影片”,將其與學習盲目割裂開來,認為孩子玩就是不學無術,不務正業。其實對於孩子來說,生命中很多重要的東西,都是在玩樂中獲得的。

遊戲不會是一個人的獨角戲,孩子會從和他人的互動中體驗到那些不同成長時刻不同的心流體驗、驚喜體驗、巔峰體驗以及深度連線體驗,特別是和自己的爸爸媽媽的深度連線體驗。父母藉助思維訓練的益智玩具、相關繪本,可以幫助開啟孩子的心扉,與孩子保持順暢的對話流狀態。

這幾天新收到的《五味太郎思維遊戲書》,就是幫助我們與孩子建立深度連線,進行遊戲型溝通非常棒的輔助工具。這套書總共分為5冊,包含60多種關卡,幫助培養孩子的毅力、觀察力、專注力、判斷力、想象力、邏輯分析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等,讓孩子把多維度能力的塑造變成了一場有趣且充滿挑戰的遊戲。

在玩樂中與孩子產生深度連線,培養多種人生必備學習/生活力

找一找訓練,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和思維力,掌握多種觀察方法

俄國生物學家巴普洛夫曾經說過:“觀察,觀察,再觀察。”

觀察是指透過眼睛、耳朵等感覺器官接受外界資訊來進行的一種活動,它首先反映了孩子感知能力的高低。

比如《找一找·變聰明》這一冊中有一張圖畫叫做“你能回到家嗎?”圖畫中帶帽子的小男孩想從起點回家,中間有好幾條不同的路,仔細觀察不難發現,其中很多條路是走不通的。

觀察力偏弱的孩子,這時可能直接就開始挑選一條路走了,不管這條路是不是最終走得通;而觀察力強的孩子會首先仔細看一看,確認出那條完整連貫的回家路線之後,再用小手在紙上走出來。

在玩樂中與孩子產生深度連線,培養多種人生必備學習/生活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用到的觀察方法有很多種,有些時候是組合來使用。所以,在孩子3-8歲學習能力最強的這個階段,作為父母,有必要進行針對性的訓練來幫助寶寶提升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常見的觀察方法有:

① 綜合觀察— 先區域性後整體,或者先整體後區域性的觀察方法,這種方法可以讓孩子更全面地認識到觀察的物件,更具全域性意識。

比如第一冊中的“誰藏在那兒?”就是一個綜合觀察的訓練內容。

在玩樂中與孩子產生深度連線,培養多種人生必備學習/生活力

從整體觀察的角度看,左側分別是不同體型動物的全貌;從區域性觀察的角度看,右側分別是各個動物身體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因為角度不同,所以內容不同。

② 對比觀察— 比較有一個分辨鑑別的過程,透過比較才能提高孩子的觀察能力。

比如,書中的“哪一個是我”、“我畫的是哪個房子”、“這是誰的影子”等都是在訓練寶寶的對比觀察能力。

在玩樂中與孩子產生深度連線,培養多種人生必備學習/生活力

③ 順序觀察— 訓練孩子有順序地觀察,能使他們有條理地思考,達到思路清晰、言之有序,提高邏輯思維能力的效果。

比如,書中的“你能按順序走到10嗎”。

在玩樂中與孩子產生深度連線,培養多種人生必備學習/生活力

對於偏小的寶寶可以練習1-10的數數;對於大一點的孩子,可以要求孩子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進行觀察,從1走到10,達到提高孩子次序感和思維能力的目的。

邏輯力訓練,引導孩子理解因果關係,告訴孩子做事要有先後順序

電影《教父》中有這樣一句臺詞:“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這裡所提到的“本質”其實就是指事物的內在規律,也就是邏輯。

邏輯力是我們人生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能力,關乎一生的成敗。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邏輯思維能力訓練不可或缺,而且越早開始越好。根據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公佈的研究結論顯示,兒童的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的發展要早於語言發展,2-8歲是孩子邏輯思維能力引導和訓練的關鍵時期。

那什麼是邏輯呢?

簡單來說,邏輯就是利用嚴謹的規則來解決問題的一種能力,推理能力的強弱直接關乎一個人能否挖掘到問題解決的核心。

如何有效訓練孩子的邏輯力呢?

《五味太郎思維遊戲書》中其實就包含了許多適合3-8歲孩子進行邏輯力訓練的遊戲。比如第二冊《數一數·變聰明》中有一幅我非常喜歡的圖畫叫“哪塊積木沒有用到”。畫面右側的小男孩用積木搭出了一個酷感十足的立體機器人,畫面左側有一塊積木沒有用到,需要寶寶仔細觀察、對比找出那塊沒有用到的積木。

在玩樂中與孩子產生深度連線,培養多種人生必備學習/生活力

這個訓練能進一步教會寶寶理解整體與區域性的概念,需要寶寶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對機器人進行重點觀察,理解一個完整的機器人是由頭、脖子、肩膀、胳膊、身體、腿、腳等幾部分組成。

接著,區域性觀察機器人的每個部分分別是什麼形狀?什麼顏色?是大還是小?數量有幾個?然後引導孩子在畫面的左側進行一一對照並逐一排除,最終找到那塊多餘的積木。這種觀察-分析-判斷-排除的邏輯也是我們成年後工作和生活中常用的一種方式。

再比如,“哪個數字不見了”這個遊戲,是將數學力與邏輯力相結合的一個訓練。需要寶寶觀察上下兩排數字排列的邏輯,最終推理出空缺的數字。

在玩樂中與孩子產生深度連線,培養多種人生必備學習/生活力

分類訓練,既動手又動腦,培養孩子的耐心和毅力

在寶寶可以聽懂我們簡單的指令之後,父母就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做分類訓練,提高判斷力,同時培養寶寶的耐心和毅力,為以後形成整理和收納的良好習慣打下基礎。

比如我們和寶寶一起從超市買回來物品後,可以讓寶寶進行分類,哪些是蔬菜?哪些是水果?哪些是吃的?哪些是用的等等。

在這套書中作者也設計了類似的分類練習。比如“藍色帽子的小朋友有幾名?”

在玩樂中與孩子產生深度連線,培養多種人生必備學習/生活力

作者設計了三個維度的分類,

第一個維度:數量— 一共有多少名小朋友呢?

第二個維度:特徵— 拿著旗子的小朋友有幾名?

第三個維度:顏色— 綠色帽子的小朋友有幾名?灰色衣服的小朋友有幾名?

寶寶剛開始數的時候,可能會容易出錯或者數到一半就忘記,這個時候是培養寶寶耐心和毅力的最佳時機,我們可以跟寶寶一起分析為什麼數到一半會忘記?順序可以怎麼調整等等,學會在失敗中不斷積累經驗。

1、元素豐富,讓孩子見多識廣

《五味太郎思維遊戲書》五冊中所包含的元素超級豐富,涉及的領域廣泛。

比如,各種不同體型的動物、迷宮、火箭、顏色、形狀、數字、機器人等等。

不同的孩子看到同一幅畫面,有的孩子能從不同的角度說出很多資訊,而有的孩子卻說不出來。這個也和孩子的知識面、視野是否開闊有很大關係。

所以,日常的事物和知識接觸地越多,學習地越紮實,孩子觀察問題就會比較深刻。而知識和經驗的豐富和提高又會反過來促進孩子多種學習/生活力的發展。

2、鼓勵孩子邊觀察,邊提問,邊思考

當孩子仔細觀察、親身實踐了之後,作為父母,要多鼓勵孩子針對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體驗到的內容進行引導式提問,避免直接給出自己的答案,這種行為是對孩子學習過程的一種破壞。書中的思維訓練內容對大人來講十分簡單,但是對於孩子,很多可能是自己人生中遇到的第一次小挑戰,正想躍躍欲試,如果寶寶透過努力自己獲得了答案,Ta會非常有成就感,也會變得更自信。

3、激發興趣和關注,寶寶會主動愛上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導師,如果寶寶不喜歡一本繪本或者一個訓練,自然不會長時間的投入閱讀或者專注練習,更談不上獲得能力的提升。所以,父母應儘量引導孩子首先對這個畫面產生興趣,不要盲目直接進入到練習階段;其次,在過程中多認可讚美寶寶;再者,選擇孩子喜歡的思維訓練玩具或者書籍,最大化激發寶寶的興趣,這樣孩子會主動愛上學習和思考,事半功倍。

寫在最後

泰戈爾在《玩具》這首詩中寫道:

孩子

你多快樂呀

整個早晨坐在塵土裡

玩一根嫩綠的樹枝

我微笑著

看你玩那根小小的樹枝

我呢

忙著算賬

一小時一小時地把數字加起來

也許你看著我心想

多傻的遊戲呀

把早晨的時光都糟蹋了

孩子

我已經忘記了專心致志地玩樹枝和泥巴的本領了

我尋找昂貴的玩具

蒐集一塊一塊的金幣

而你無論找到什麼

都能發明一個開心的遊戲

我把時間和精力

都耗費在我永遠都得不到的東西上

我在脆弱的獨木舟裡

掙扎著越過慾望之海

卻忘記了自己也在玩一個遊戲

不管是現實中還是虛擬世界中的遊戲,都投射出一個原理:

遊戲帶來的樂趣來自全然忘我的投入體驗!

我們都希望孩子幸福卓越,從專心投入於遊戲的孩子身上,我們能感同身受到孩子的快樂與忘我,同時我們也看到了那個渴望全情投入並期待體驗快樂滿足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