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城人把“七夕節”叫“七月七”

朦朧的七夕節

今天是七夕節,七夕節發源於中國兩漢時期,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在古代,乞巧節活動的主要以單身女性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為主,所以這一天又叫“乞巧節”。

農村人不叫七夕和乞巧節,就叫過七月七。因為,農民主要記的是農時,想的是農活,所以七月七就代替了七夕節。大約在六十年代初的前後,記憶中巷子裡過了一次比較隆重的“七夕節”。在“七夕”前二十天,巷子中的那些愛熱鬧的婦女們,就提前張揚起過七月七的事情了!動員各家各戶的老太婆、大媳婦和小姑娘泡豌豆或麥苗,將其泡好的豌豆或大麥盛在老甕下面不見天日,需每天換水一次,使其發芽生長,到了“七夕”節那天再端出來,看誰泡的長,長的好。泡的好芽子有二尺長,又白又細又直,看起來簡直就像一束束絲線,泡的不好就只有幾寸長,很難看。當然,每個人都會用心用意,暗地裡鼓勁加油,都想在人前裡爭個光,賞個臉!

澄城人把“七夕節”叫“七月七”

七夕節的活動現場,選在京有家的大門口,大家一起搭花棚,備香案。傍晚,堂前的供桌上安放牛郎織女像。裝飾花棚,供上許多各式各樣的油炸貢品或者時令瓜果。貢品最珍貴的就是提到泡製的豌豆芽或大麥芽,這種芽苗有一個專用名詞叫“巧芽芽”。這時就比誰的“巧芽芽”長得又白又長又端直,誰就贏得了眾人的讚譽,誰就能從“七姐”那裡得來靈巧。

由雙喜他媽、韓麗她媽和其他巷中的巧婦,用草縛和紙紮糊好真人般大小的牛郎織女像,糊衣裳,剪鞋襪,粉頭飾,掛飄帶,畫臉塗耳,描眉細目,櫻桃小口,打扮的漂漂亮亮。由淑賢(拴獅媽)妝扮成“七姐”(巧娘娘)穿戲衣,戴鳳冠,穿在蓆棚的中央,供眾人祭拜。

澄城人把“七夕節”叫“七月七”

在沒有電燈的時候,大家自覺地端來家中的罩子燈、掛起馬燈,與月光相映,顯得格外的熱鬧!小孩們圍著人群中,也是狗看星星,不知稀稠,只圖一時的高興和能吃個零食!

七月七,還有吃西瓜的習俗。生產隊有時還要點上幾畝西瓜,等到七夕開園,分給大家。如果沒點瓜分瓜,大家也會買上一個大西瓜,傍晚,全家老少圍在一起,吃西瓜,度七夕!

澄城人把“七夕節”叫“七月七”

作者簡介:

韓忙喜,渭南市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助理經濟師,今日頭條美食領域創作者。因屬馬相,而取秦川駿馬為筆名。祖居鐵鐮山之上,乳羅山之下,澄城南鄉人士。一直從事商業經濟,在商言商,更喜歡與文字結緣,生活之餘,擅寫民間鄉俗和美食文章,多次被《渭南日報》《澄城風情》《澄城商會古徵》《陝菜網》《人文古徵》《樂享澄城》《澄城老哥》等傳媒平臺及市政協出版書籍刊載和收錄,2015年曾獲得《人文古徵》貢獻獎,2016年《樂享澄城》十大作家稱號,2017年獲得《樂享澄城》特別貢獻獎。2018年為《印象古徵》隆重推出“三八席”。

澄城人把“七夕節”叫“七月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