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月銷8000+的外賣商家,是如何選址的?

有些外賣商家認為,只要產品做得好,店鋪選在哪裡都一樣,無所謂是頂級商圈,還是一名不文的小街小巷,事實果真如此嗎?

不然,上海有一家主打肉蟹煲的外賣品牌,

分別選址在地段相近的不同商圈,

美團外賣,餓了麼商家後臺顯示的兩個商圈竟然有天壤之別,兩家店鋪,成本相近,但是最終帶來的

銷量卻是一個月銷萬單以上,一個月銷僅有3000多單。

其實選址就是一個論證和決策的過程,論證商圈是否有足夠的、合適的消費人群、消費能力等,從而做出是否在此開店的決策。外賣店鋪的選址更是一個論證和決策的重要過程,它不同於堂食,堂食的選址決定了自己門店所獲得的線下人流量,外賣店鋪的選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線上的人流量,人流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商家未來營收的多少!

選址的原則

01.“一級商圈,二級店鋪”

所謂的“一級商圈,二級店鋪”是指在頂級的商圈,選擇層次較低的店鋪。我們都知道,一樓的黃金商鋪跟N樓店鋪租金可能千差萬別,

但是兩者在同一個商圈享受同一個市場,在線上是平等的。

就好比,麥當勞佔據了商場一樓的黃金地段,華萊士開在了五樓,拋開品牌推廣、使用者訂餐喜好這些因素不說,

你能認為,麥當勞跟華萊士市場不同享嗎?

這種情況下我們當然選擇五樓拐角的店鋪,我們要在相同的地方找價格最便宜的店鋪,然後把省下的錢花在品牌建設和營銷推廣上面。

臺資味一直以來的選址原則就是“一級商圈,二級商圈”,既佔領了優質商圈,又能節省將近一半的房租費用。同時,臺資味選址一般關注四個條件:區域寫字樓的密集,底商可以辦理執照、物流接收方便、配送範圍內30-40分鐘內能送達。

02.“一級商圈,高曝光”

一級商圈也有曝光度低的店鋪,

選擇二級店鋪的同時要瞻顧人流量。避免偏僻,人流量觸達不到的地段。

舉個例子,按照線上的流量計算,每1000個人從店門口走過,那就是1000次曝光,會有多少個人進店,那就是點選量,在線上的外賣店鋪中下單,就相當於購買。假設連基本的曝光都觸達不到顧客那裡,如何進行下一步的轉化?

那個月銷8000+的外賣商家,是如何選址的?

選址元素

那個月銷8000+的外賣商家,是如何選址的?

選址需要根據自己的需要,

觀察外賣商圈的市場容量,競爭對手的數量,消費者人群的偏好、消費者能力、消費頻次等方面

,來鎖定目標群體。

01. 看配送

看配送運力是否充足,

如果沒有充足運力,自建物流成本過高,暫時不要考慮進駐。

因為外賣線下店鋪的選址關係到騎手的取餐,菜品的配送。另外看配送範圍的障礙物,儘量避免過江、河、高架的位置,暫不要考慮,騎手騎行不方便的地帶,增加配送時間,影響顧客體驗。

廣州某日料品牌,選址在一個新開發小區,所在商圈被一條河和立交橋隔開,結果配送隊伍無論是取餐,還是送餐,都非常慢,導致顧客體驗很不好,訂單量急劇下滑,配送團隊退出此商圈,自己的店鋪無法配送,最後不得不關店,重新選址。

02. 看市場

檢視商圈的市場體量:商圈市場容量的大小決定了外賣的銷量高低。二八原則的窺探市場體量,透過檢視餓了麼、美團外賣、百度外賣等外賣平臺在此商圈的銷量最高前50名,除去0。8,就可以得出本商圈的大概體量。

(商圈體量計算方法:假設商圈前100名店鋪,銷量25萬單,單店鋪平均2500單;商圈體量:250000÷0。8=312500,商圈的市場體量中上等)

03. 看目標人群

選址最好是在寫字樓、住宅小區、校園等綜合屬性的商圈。

不同產品的外賣品牌需要定位到不同的人群。寫字樓多,意味著針對上班人群;住宅小區多,代表著要針對居家人群;校園代表著學生群體。你家外賣品牌定位哪個目標,就要觀察所在商圈的樓宇屬性,從而鎖定目標人群。

濟南的外賣品牌魏蒸,主打蒸菜,創始人魏英明透露,自己在選址的時候,就要參考商圈的樓宇,健康蒸菜客單價偏高,所以自己店鋪選址多數在以住宅為主的綜合性商圈周邊。另外,主打粥品的曼玲粥店創始人鄧公斷透露,自己的粥店選址多數在以住宅、醫院為主餓商圈周邊,這樣

區域的人群比較符合產品的精準受眾定位畫像。

總結

近期,推廣君走訪了不少正在選址籌備的外賣商家,商家們紛紛向小編們說出了他們的顧慮, “我選這個品類做沒有問題嗎?市場已經被XX壟斷”“現在是品牌的天下,開啟APP,置頂推薦全部是品牌,像我們這些小蝦米能競爭過大品牌嗎?”“三公里內的競爭已經如此激烈,我怎麼才能在選址上獲得先機?”。推廣君認為任何的事物都有其規律可尋,對於做外賣來說同樣如此,找準切入點,完善細節,仍然可以在自己的“小天地”做的有聲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