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完的工作,加不完的班?三個策略,跟著《我,到點下班》。

一、導語

知乎搜尋框內輸入“加班”,彈出下列相關的話題:

“員工拒絕加班算曠工嗎?”

“真的有不加班的工作嗎?”

“把“不加班”作為選擇工作的標準怎麼樣?”

“年輕人因為工作經常加班而想辭職,是不是太不會吃苦了?”

……

《奇葩說第六季》也曾響應“加班熱”,推出辯論專場:“感興趣的工作總是996,我該不該886?”

職場人,必須用“加班”體現價值嗎?

“996”、“007”的時代背景下,豆瓣7。8分的熱門職場日劇——《我,到點下班》發出宣言:

懂得有效工作,我們也能準點下班。

該劇改編自朱歸野子的同名小說,女主角東山結衣已經年滿32歲,日本知名網頁製作公司擔任專案總監。

少時,看著長期早出晚歸的“工作狂”父親,東山心中埋下了

「到點下班回家

」的種子。工作後,因過度加班而犧牲健康,喚醒了她的初心,不顧職場的“加班文化”,堅持從不加班。

正如她說:

“我的努力到底為止,我要準時下班。”

做不完的工作,加不完的班?三個策略,跟著《我,到點下班》。

《我,到點下班》(劇照)

“我行我素”的結衣,雖然遭到部長的質疑和責難,但是她從未違背不加班的前提:

在法定工作時間內,高效有序地完成任務。

東山是怎麼做到堅持不加班的?我們能否做到八小時外不加班?從她身上可以汲取哪些經驗或策略?接下來,我們一起詳細分析。

二、有效工作=時間×效率

《奇特的一生》講述了蘇聯昆蟲學家柳比歇夫高質高產的工作方式,也就是他堅持五十六年如一日的“時間統計法”。

所謂“時間統計法”,指的是每天記錄自己的時間清單,並將時間分類為不同用途的詳細清單。最後,按每天、每週、每月、每季度、每年不同維度統計自己的時間支出,核算自己用在工作上的有效時間是多少。

比如在1963年,統計顯示歷史最高有效工作時間總和為2006小時30分鐘,平均每天有效工作時間達到了5小時29分鐘,而在一般年份,柳比歇夫有效利用在工作上的時間是4小時40分鐘。

由此可見,法定八小時工作時間內,有效完成計劃內任務,絕非易事。

劉未鵬在《暗時間》中,提出具有指導意義的公式:

有效工作=時間×效率。

結合現實職場的普遍屬性,公式就可理解為:

在單位時間內(法定八小時),工作效率決定了計劃內「有效工作」,即決定了能否客觀條件下準時下班。

基於東山結衣持續高效的工作風格,我們可以將話題精確定義為【

如何八小時工作時間內,保證工作效率?

】,建議按照以下3步策略:

1. 從計劃層面,避開“時間黑洞”,過濾無效或負效工作。

2. 從執行層面,練習“深度工作”,合理利用高峰期的意志力。

3. 從結果層面,設計“工作進度條”,預判評估工作的推進節奏。

做不完的工作,加不完的班?三個策略,跟著《我,到點下班》。

《我,到點下班》(劇照)

三、從計劃層面,避開“時間黑洞”,過濾掉無效或負效工作。

物理學上有個概念叫做“黑洞”,史蒂芬•霍金在著作《時間簡史》中,將其定義為“時間終結點”。就像恆星在引力作用下不斷收縮,形成破壞力很強的“黑洞”,就連時間也會被吞噬。

工作中的

“時間黑洞”,指的是我們將工作時間浪費在無意義、無價值的事物上,導致工作效率低下。

比如專欄作家張兆傑,描繪過一個經典的現實場景:

你在工作時間幹了什麼?

20%:和朋友聊天

20%:刷公眾號、微博、知乎、豆瓣

20%:發呆,什麼也沒幹

20%:磨磨蹭蹭,看起來像在工作的樣子

20%:工作

我們發現:80%的工作時間並未產生任何實際價值,這些就是常見的“時間黑洞”。

《深度工作》作者卡爾•紐波特博士將上述情形定義為:最小阻力原則,意思是我們在工作環境中,若各種行為對於底線的影響沒有得到明確的反饋意見,會傾向於採用當下最簡單易行的行為。

一言以蔽之,在工作和其他無意義的事物面前,我們會優先選擇讓人輕鬆的後者,致使大量工作時間消散於“時間黑洞”。

德國詩人歌德曾說:

重要之事,決不可受芝麻綠豆小事牽絆。

“人類潛能的導師”史蒂芬•科維博士在暢銷書《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提出養成“要事第一”的習慣,就可以作為我們過濾“芝麻綠豆小事”,也就是避開“時間黑洞”的指導方針。這裡,我推薦藉助“時間管理矩陣”制定工作計劃。

所謂“時間管理矩陣”,

指的是基於重要-緊急兩個維度,分解出四類工作並投入相應時間。

分類如下圖:

做不完的工作,加不完的班?三個策略,跟著《我,到點下班》。

時間管理矩陣

我們怎麼分配工作時間呢?

勝間和代女士在《時間投資法》中,對“時間管理矩陣”做了如下補充:

消費Ⅰ類時間、投資Ⅱ類時間、消耗Ⅲ類時間、浪費Ⅳ類時間。

比如東山正在推進必然會虧本的星印專案時,看到因為持續加班而疲憊不堪的同事們,結衣終於也決定要加班,確保完成當日工作計劃,投入了“緊急且重要的”消費時間。

比如東山認為無論是6點10分到常去的中華料理店裡喝半價啤酒,還是與戀人在一起的時間都很重要,所以需要到點下班,二者就被納入了“重要但不緊急的”投資時間。

比如東山認為雖然口渴,但是喝水也會影響到工作效率(上洗手間),所以上班都避免喝水,避免產生“不重要但緊急的”消耗時間。

做不完的工作,加不完的班?三個策略,跟著《我,到點下班》。

《我,到點下班》(劇照)

四、從執行層面,練習“深度工作”,合理利用高峰期的意志力。

透過識別並且避免“時間黑洞”,能夠減少消耗有限的工作時間。執行工作計劃時,又該如何保持效率呢?

理想狀態下,我們在工作八小時內,持續地高效產出,是不是意味著“上班做的事,不用再加班做”?

心理學家鮑邁斯特研究表明:人類意志力是有限的,工作會逐漸消耗意志力,休息會逐漸恢復意志力。

要知道意志力,也是我們保持狀態的專注力。如果持續地消耗,效率和狀態,自然是越往後越難以為繼。

綜上所述,保持效率就在於

“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

。比如查爾斯•達爾文的生活節奏是:每天早上7點準時起床,然後去散一會兒步。然後他會獨自用早餐,從8點到9點半在書房工作……後來,鉅著《物種起源》就在長效的工作節奏中順利問世。

卡爾•紐波特博士在《深度工作》方面的研究,為我們保持效率提供了“範本”,比如著名喜劇演員宋飛的“節奏哲學”的深度工作日程安排。

所謂“節奏哲學”,就是設定一個啟動時間,每天在這個時間開始深度工作

,比如“每天上午十點到十二點就做獨立完成的工作”。

做不完的工作,加不完的班?三個策略,跟著《我,到點下班》。

五、從結果層面,設計“工作進度條”,預判評估工作的推進節奏。

從起點到過程,我們旨在“提高時間利用率”,如果我們“無法評估某項工作能否按時完成”或者說“評估工作量偏差過大”,該怎麼辦呢?

福樓拜說過:

成功是結果,而不是目的。

同樣地,不管過程多精彩,工作總是用結果說話。

因此,我們需要持續評估過程,以保證能夠達成目標。

就像劉未鵬在《暗時間》一書中提到:同樣的耗時,如果不給任何進度提示,只是在完成之後才彈出一個完成訊息,中間沒有任何動態變化,那麼整個過程就會讓人等得非常焦急,導致一些人乾脆把程式關了了事。

說白了,就是沒有參照物來告知我們“正在接近成功”、“成功就在眼前”、“目標快要達成了”。

基於上述難題,《暗時間》一書建議我們:

做事情,要學會設計自己的進度條。

所謂“設計進度條”,就是將目標分割成一個個里程碑,再將里程碑分割成ToDo列表。

比如《我,到點下班》中,東山就很擅長設計進度條。每天上班就會設定當日下班前需達到的“里程碑”,然後將里程碑分解為當日工作,並且寫在便利貼上粘在電腦螢幕旁,完成一件撕下一張紙。撕完了,也就到點下班了。

究其原因,就在於進度條的存在,提示我們自己正在接近里程碑,從而對最終目標產生時間層面的預估。

做不完的工作,加不完的班?三個策略,跟著《我,到點下班》。

《我,到點下班》(劇照)

六、結語

高德納先生曾說:

過早退出是一切失敗的根源。

如果我們屈服於“加班文化”,是否意味著“上班可以完成的事,結果加班做”也會變成自我暗示?

總而言之,告別被動加班,才應該成為職場人健康工作的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