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卓兩養姐沒有牛奶喝:低端的愛,總以偏心的方式出現

孫卓在與親生父母見面後不久,父親孫海洋迫不及待想知道的第一個問題是:孩子這些年過得好不好?養父母對他怎麼樣?

善良單純的孫卓回答父母:“對我挺好的。玩手機隨便玩,不怎麼管我。” 鏡頭下孫海洋表情有些複雜地微笑著,一直保持隱忍體面的他對記者轉述了這些話。在與兒子闊別14年的孫海洋和妻子看來,知道養父母平時不打不罵孫卓,已經倍感欣慰了。而對於一直以為養父母就是自己親生父母的孫卓看來,他所知道的愛就是“不管我玩手機,王者榮耀已經打到王者段位”。這的確是男孩子的心態,尤其是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中男孩能感受到的最突出優勢:不管我。要什麼給什麼。

在孫卓與親生父母相處幾日後的交流中,又吐露了一些細節。孫卓不僅沒有受苦,而且家裡定的牛奶只能他一人喝,兩個姐姐都沒有份。不少網友開始同情起養父母來,認為他們對孩子是真心實意的。

這些人都是從“家中的獨苗”(在很多重男輕女的地區,女孩是不算傳後人的,所以幾代單傳的意思不是獨生子,而是指每代家族裡只有一個男孩)的視角來看問題的嗎?還是說直接忽略了姐姐們的處境?

孩子是天生忠誠於父母的,即使家庭生活中平時有很多摩擦和不公。在孫卓與親生父母相認後,孫卓的養家姐姐在網上發聲,大意是相信孫卓不會拋棄養父母去深圳和孫海洋夫婦生活的。姐姐正如千千萬萬的“扶弟魔”一樣,真心實意地幫父母說話,並試圖搶救家中的獨苗不被連根拔走。只是,這獨苗本來就是被偷來的。姐姐在“危難時刻”為父母奔忙,正是體現自我價值的機會。不被真正愛過的孩子長大後都是大孝子,如果是女兒更是貼心小棉襖,被四處漏風的家庭擋風擋雨。

這一次,姐姐擋不了了。經歷了起初的迷茫困惑無措,孫卓很快與親生父母建立起了情感。親生父母的為人處事是那麼大氣得體,他們能給的滋養是從物質到精神的富足,他們帶給孫卓的開闊眼界在短短几天內就超越了孫卓記事以來的全部人生所見所聞。

試想又有幾人能拒絕這樣的親生父母,即使他們一開始是以陌生人的面貌出現?

孫卓在被警方通知前,從未懷疑過自己不是養父母親生的。養父母對他而言就是唯一的父母。善良如他,即使面對著人山人海的圍觀群眾和記者,也堅持說要先回家看看。那個家,是他成長十幾年的地方,有他熟悉的“親人”和同學朋友。

回去以後的孫卓經歷了什麼?

他忽然看見了一直看不見的東西。那種東西是一般人很難看見的——那就是當你深信父母愛的同時,還能看見這份愛的客觀價值和屬性。孩子們總是盲目地忠於父母。

孫卓有了比較,他有了另一種人生,他被偷走的人生,被偷走的父母親情,被偷走的成長環境。現在他有機會拿回來。

孫卓做出了選擇。這並沒有想象的那麼那麼難。

很多已經在養家生活很久的被拐孩子,都拒絕回到親生父母那裡去。其實這不能用簡單的養育之恩來解釋。優越環境里長大的孩子,面對言語粗俗衣著低劣的陌生人——即使血緣上是他的親生父母,他如何能夠真心實意地產生連結?如果親生父母是質樸善良的,至少出於憐憫和尋根的想法,孩子會和親生父母走動。如果相反,孩子又何必把自己撕扯到另一個世界去。

在孫海洋尋子成功的這場媒體熱潮中,真正拷問人性的問題來了:做父母的人,有多少有自信可以說——當你的孩子遇到了他的“親生父母”,不會覺得後者是更好的父母,不會毫不猶豫地“棄暗投明”去追尋更好的生活?

孫卓的兩個“姐姐”沒有選擇,她們將永遠忠於自己的“親生父母”,忠於那份她們深信不疑也只能深信的殘缺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