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教育可以讓孩子內心更強大

通識教育可以讓孩子內心更強大

我們這代人大多出生在上世紀8 90年代,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們在素質教育的萌芽階段就受到了啟發。在經濟浪潮高漲的時候工作,在全面資訊革命的時候開始自己的事業。無數複雜的社會變革打破了建國早期的學習體系和知識結構。

當然我們接受學習啟蒙時,沒有網際網路,沒有智慧手機,沒有社交網路,更不用說深入學習和機器智慧了。我們這一代人延續了過去50年的基礎教育,但面臨著過去500年來發展和變化最快的歷史階段。

當教育跟不上潮流,當學習系統無法面對未來。我們一定很痛苦。

在完成了20年的基礎教育後,回顧一下我們這一代。

有多少人沒有建立成熟的知識模型?

有多少人沒有形成一個理性和客觀的科學觀點?

有多少人沒有開發出持續學習的方法?

有多少人在時代的鉅變中被無情地拋棄了?

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是支援一個人進入社會並保持50年動力的能源。

如果我們等待我們的孩子進入社會並“讓社會大學來教他們”,這種可能性極低,孩子們也會在這個過程中受苦。

因為,我們已經經歷了這個過程。

當我逐漸從基礎教育轉變並開始適應快速變化的社會節奏時。

我發現,雖然20年過去了,但自1990年和1995年以來幾乎沒有改變的教育機制仍在繼續。

儘管如此,依靠社會大學對畢業生進行再教育,畢業生沒有成熟的職業前景;因為大學教育只是基礎教育,不形成就業能力;仍然缺乏以任務為導向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主動思維遠遠不如被動接受;仍然受到學校教學的束縛,缺乏思辨意識和跨學科的多元思維模式。

而我們的孩子們,他們出生在網際網路資訊最大化的時代,成為移動網際網路的原住民。然而,當他們面臨生存問題和工作壓力時,他們的第一反應仍然和我們一樣。

幸運的是,從2010年以後的一代,情況開始發生變化。

8 90後的一代透過自我探索成長起來的一代人對教育的基本邏輯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並開始敢於嘗試各種先進的教育機制。其中,通識教育被較少談論,但實踐很多。

儘管我們還沒有一門叫做“通識”的學科,但事實上,公立和私立教育以及國際教育都開始採用目標更明確、體系更健全、學科界限更模糊的教育方法。

“關於通識教育的思維訓練”

通識教育的目的是訓練孩子獨立思考,掌握不同學科的知識,以便他們能夠消化不同的知識。最終目標是培養完整的人格。現代教育的學術分支過於專業化,知識嚴重分散。因此,通識教育的跨學科和多元思維是一種以“問題解決”為導向的獨立的教育思維模式。

思維訓練不是訓練堅韌、善良和團隊精神,但它有助於培養這些素質。

我希望孩子們在優秀品質的基礎上努力學習,這有助於他內心的平靜,不會被複雜的世界所矇蔽。

理性思維的本質是基本邏輯。

用數理邏輯解構和分析所有現象。思維的核心是基於數學、物理和生物學。從基礎學科的角度看世界。

理性思維不是第一感覺,而是第二大腦分析的結果。

在基礎學科的支援下,所有事物的本質將被抽象成一堆定理和公式。

優點是你可以看到事物的本質,掌握事物的基本執行規律,而不會被變化所矇蔽。抓住關鍵因素,解決問題。

培訓方法包括:

數學——數形運演算法則

物理——物體的力學定律

科學——數理邏輯在應用層面的外化表達

計算機(程式設計和機器人)——數學邏輯在計算機應用中的外化表達

化學——材料性質(性質和形狀)的運演算法則

感性思維的本質是感覺。

感性思維很難用“一套理論”來解釋,而且是不可複製的。

在感性思維的背後,感覺器官占主導地位,這種主導地位是第一個大腦(原始反應)。

它反映在感覺器官中,包括視覺(視覺)、聽覺(聽覺)、觸覺(觸覺)、嗅覺(嗅覺)、味覺(味覺)、意識流(第六感)。

感覺需要培養,包括:美感覺的培養(是否感覺美)、敏感的培養(是否敏感)、手感的培養(是否舒適)、細膩的培養(也是敏感的)、表情的培養(文字、語言和身體表達)。

感性也有邏輯。感覺邏輯和數理邏輯是兩個系統。感覺的邏輯包括心理學和生物學。

在感性邏輯的支援下,人們會變得與眾不同,變得有趣、有品味、靈活,解決數理邏輯無法解決的問題。

培訓方法包括:

藝術(包括繪畫、雕塑、繪畫、書法、設計等。)——對美的訓練,包括:輪廓、佈局、結構、材料、色彩、搭配、藝術和心理表達等。

音樂(包括音樂理論、鋼琴、架子鼓、絃樂等。)——音樂理論訓練,包括音樂理論、節奏、創作、音樂和心理表達。

各種運動——掌握身體的工具,如:透過鞋子控制足球的腳,透過球拍控制球的手,團隊合作,戰術佈局,比賽和心理。

辯論,交流和聊天掌握語言,以及語言的邏輯和結構,情緒和表達的控制,以及表達的方法。

透過理性思維和感性思維,最終要解決的問題是:

人與世界上所有事物的關係理性思維人與自己(心)和他人的關係情感思維

而孩子們,他們是未來世界的操盤手,他們將迎來完全不同的學習模式、工作環境和生活方式。在那個未來的世界中,他們需要獨立面對我們之前未曾遇到過的問題,他們需要對未知的事情具有好奇心,他們需要嘗試用前人沒有用過的方法去解決問題。

而以上這些,才是通識教育的終極目標—幫助孩子們去應對未來世界的種種變化,為變化做好知識和心智的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