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飢餓的盛世》1|剖析乾隆初政效仿唐太宗,不斷否定雍正的舉措

乾隆皇帝的基因,得自他父親的那一半非常優秀自不待言。愛新覺羅家族的出色素質在此前歷代皇帝身上已經體現無餘。極高的智商、強大的自制力、無窮的精力、無比精明的頭腦、難以扼制的進取精神,乾隆身上這些素質主要應該都是得自父系。

————《飢餓的盛世》

有人認為,康熙是因為太喜歡弘曆這個孫子,才會傳位給雍正。

康熙有九十七個孫子。這麼多孫子,至少有一半他都不認識。在眾多孫子中,弘曆本來是極不起眼的一個,因為他沒有強大的母族背景。直到弘曆十二歲時,才初次見到祖父。

很多歷史學家說,讓康熙見到弘曆,是雍正精心策劃的結果,因為弘曆太優秀了,可以說是才貌雙全,舉止有度。

果然,康熙一見到弘曆就極為喜愛,甚至將弘曆帶回宮中親自教養。在這之前,只有太子長子曾得到過如此“恩遇”。

隨後的五個多月裡,祖孫兩人形影不離,建立起深厚的感情。算命先生說弘曆命格貴重,加上弘曆的文武雙全,讓康熙愈加歡喜。

《飢餓的盛世》1|剖析乾隆初政效仿唐太宗,不斷否定雍正的舉措

乾隆狩獵圖

同年十一月,康熙駕崩,雍正即位。雍正在位時間只有十三年,弘曆在二十五歲的盛年位登大寶。

雍正個性刻薄,為政嚴猛,對兄弟、對大臣、對百姓均是薄情殘酷。乾隆從小就與父親不大親近,對父親嚴苛的政治風格也不認同。

在《寬則得眾論》一文中,乾隆鮮明地表達了與父親不同的政治傾向。

如果能寬以待人,寬容他人的小過,成就自己的大德,那麼人人都感其恩德,心悅誠服。如若不然,以褊急為念,以刻薄為務,雖然為政勤奮,如秦始皇那樣每天批閱無數奏摺,像隋文帝那樣親自替百官治事,又有什麼用處?

—————《寬則得眾論》

偉人之所以偉大,在於他不斷地學習。乾隆少年時期,曾將中國歷史上所有帝王深入研究了一番,他認為合格的皇帝只有三個:漢文帝,唐太宗,宋仁宗。而這三人中,令他真正欽佩的只有唐太宗一人。

登基第一天,他就樹立了遠大的理想,那就是超越偶像唐太宗,成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人”。

即位之初,他首先要做的就是掃除前任的不利影響,清除父皇雍正的影子,並在最短時間內為大清朝留下自己的東西。

01 思想信仰

雍正一生崇佛通道,他請和尚、道士住在宮中,並在宮中舉行法會、豎爐煉丹,甚至讓禪師參與國家機密事務。

而乾隆服膺孔子,推崇宋儒,常在詩文中闡述“內聖外王”的大志

對父皇崇佛通道極其反感,認為他信用術士是背離傳統帝王之道的。

乾隆上任第三天,就把一眾道士趕出了皇宮,並對外宣稱,父皇只是把眾道士當作排遣取樂的小丑,稱這些人是最好造謠生事的市井無賴。甚至還宣佈今後出家必須由官方給予度牒,以此來控制出家人數的增長。

《飢餓的盛世》1|剖析乾隆初政效仿唐太宗,不斷否定雍正的舉措

青年時期乾隆畫像

雍正還酷好祥瑞之兆,以此來證明自己是天命所歸。他在位期間,官員呈上的奏摺裡,中國歷史上的各種祥瑞品種幾乎都出現過,什麼嘉禾、瑞繭、靈芝、麒麟、鳳鳥、甘露、五星連珠、黃河清等等。雍正說:“敬誠所感、仁者所孚”,證明自己治理有成、統治合法。

而乾隆根本不信這些祥瑞之兆,在他看來,這些都是小兒科,毫無意義。他認為,只要百姓能夠安居樂業,即使沒有祥瑞之兆,”亦無損於太平之象“。反之,如果國家治理得不好,即使出現再多的祥瑞之兆,也沒有絲毫用處。

乾隆繼位後宣佈:“凡慶雲,嘉穀一切祥瑞之事,皆不許陳奏。”可見他當真是注重實政,不喜這些粉飾太平的虛無之名。

02 百姓民生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李世民

“民有恆產,本固邦寧。”

乾隆與唐太宗李世民的政見不謀而合。他認為,老百姓要是吃不飽、穿不暖,天下就很難太平,政權定會不穩。

乾隆特別重視民間災情,即位之初曾多次嚴厲申飭或罷免隱瞞災情的官員,對積極賑災的官員則大力嘉獎。

乾隆二十六年,山東德州發生水患,城中缺糧,百姓飢困。官倉中雖有糧,但山東督糧道顏希深出差在外,城中無人敢做主。

顏母知道此事後勃然大怒,當即做主開倉放糧,願一力承擔所有後果。在老太太的堅持下,數十萬饑民得以存活。

老太太因擅動糧倉被人舉報,乾隆得知此事非但沒有降罪,反而嚴批那些彈劾的官員,賜予顏母三品誥命的殊榮,顏希深也因此仕途通暢,一路飛黃騰達。

乾隆把救災當成“國家第一要務”,但凡涉及救災,他從不猶豫。

雍正十三年之間,江南賑災款項,共用了一百四十三萬兩,而乾隆元年至十八年,用了二千四百八十餘萬兩。可見,乾隆於此事是多麼慷慨,不惜投入巨資以穩定民心。

想讓老百姓安居樂業,最好的辦法是減免賦稅。

雍正時期,有一項政策叫“奏開墾”,鼓勵百姓開墾荒地,並以各地開荒畝數來衡量官員政績。當時的大清朝人口數量增多,荒地經過幾代的開墾已越來越少。結果可想而知,各地官員紛紛虛報數字,他們升官發財走了,留下大量的賦稅,增加了百姓的負擔。

乾隆即位不久,下令免徵百姓在雍正十二年以前所欠的賦稅銀。這項惠民政策,大大減輕了貧困百姓的生活負擔,得到了百姓的稱讚。

除此之外,乾隆還施行了一系列“寬政”,比如獎勸農桑,賑災治河,勸減佃租,保護佃農,革除積弊,撫卹旗人等等。

寬仁政策的效果很顯著,頓時天下萬民歡頌,對新君感恩戴德。

03 手足兄弟

雍正在位期間,最大的一個隱痛是其對手足兄弟的殘酷無情,這一點也是最為世人所詬病的。當年的九王奪嫡,何其慘烈。

無論雍正有多少苦衷,在崇尚孝悌的宗法社會,他對兄弟殘忍的手段都是讓人無法原諒的。在雍正之前,皇族內部從來沒有撕破臉到兄弟相殺的地步。

雍正的大哥、二哥被監禁至死,老八、老九被秘密處死。三哥和老十、老十四被終身囚禁。其他宗室被殺、被關、被流放的更是不計其數。這是整個皇室,乃至整個大清王朝的恥辱。

《飢餓的盛世》1|剖析乾隆初政效仿唐太宗,不斷否定雍正的舉措

乾隆是非常不認同父皇的這些舉動的,即位不久,他就主張恢復這些人的宗室身份,被圈禁的宗室也都重見了天日,並得到了優越的生活待遇。

乾隆的這一重大舉措讓那些皇室宗親重獲新生,寬仁政策再一次收穫了顯著效果,一舉掃除了宗室中人的怨恨之情。

04 君臣關係

雍正時期的君臣關係是典型的貓鼠關係,他極度不信任自己的臣子,對他們的一舉一動都苛刻明察,生怕漏掉一絲錯誤。

雖說古代帝國經常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乾隆卻在即位之初,對父皇留下的老臣十分尊敬,尊稱他們為“先生”、“卿”。他處處仿效唐太宗,學習他面對諫臣的風度,凡有拿不準的事,都虛心向老臣請教。

乾隆不喜父皇雍正的“以嚴治國”,他效仿祖父,以寬待下。他經常從大臣角度出發,設身處地得替他們考慮,幫他們解決困難。

乾隆相信“寬則得眾”,對那些在雍正時期受罰過重的官員給予釋放,甚至一次免除了69名官員的欠款。總之,乾隆初年,從輕處理的官員就多達2100多名。

毫無疑問,乾隆這項舉動一舉收穫了整個官僚階層的歡心。與雍正統治時期每天都提心吊膽相比,現在的官員每天都可以安心度日,緊張了十三年的心終於落地了。

《飢餓的盛世》1|剖析乾隆初政效仿唐太宗,不斷否定雍正的舉措

寬仁政策在乾隆統治初期,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上至官員下至百姓,皆是頌聲如雷。江南甚至出現了歌頌乾隆的民謠:乾隆寶,增壽考;乾隆錢,萬萬年。

乾隆既然立志做一個信奉儒家的“有道明君”,寬仁政策自然是他打響第一炮的基本綱領。這一炮之所以迅速贏得了人心,是因為官員和百姓都得到了很大的利益。

乾隆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作風,讓舉國上下如沐春風,一掃往日陰霾,也為他樹立了“盛世明君”的好形象。

經過雍正13年的嚴苛統治,官員腐敗早已得到了有效控制,百姓也都戰戰兢兢、遵紀守法。在這樣的前提下,乾隆已沒有繼續高壓統治的必要。此時,化嚴為寬,既可以坐享父輩的成果,又可以得到全天下人的歌頌,何樂而不為呢?

乾隆皇帝即位,所頒佈的詔令,善政不絕,四海之內,無不歡呼雀躍。

—————《郎潛紀聞二筆》

作者簡介:茉莉夭夭,推薦優質好書,分享個人成長,傳播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