濡染傳承潤無聲

寒假去青島,在公交車上邂逅了一個鏡頭,暖暖的印象。

一耄耋年紀、行走看起來不是很方便的老奶奶,領著約三四歲的孫兒挺吃力的樣子上車了,車上只有一個空位,奶奶就讓孫兒坐在了自己的腿上。旁邊座位上也是一個老奶奶,懷裡還抱著一個大包裹。這時她站了起來,很堅持地把座位讓給那個小男孩兒,男孩的奶奶推讓不過。就在孫兒落座的同時,男孩奶奶把那個大包裹“搶”在了自己懷裡,就像剛才抱著孫兒那樣抱著,臉上還寫著滿滿的“感激”。

座位上的小男孩,撲閃著兩隻童稚的眼睛,扭頭看看自己的奶奶,又抬頭看看給自己讓座位的奶奶,轉而又盯著被奶奶摟在懷裡的那個大包裹瞅了瞅,沒有言語。遂見他默默地、慢慢的將一隻胖乎乎、肉嘟嘟的小手輕輕地放在大包裹的底部,一動不動,是想托住它、擔心奶奶抱不住會掉落下來?男孩當然不知道他是託不住的。那麼,這個小小嫩嫩、懵懵懂懂的孩童心裡此時此刻在想什麼呢?

整個車廂很靜,這個“流動大家庭”裡充盈著一份自然的、淡淡的、柔柔的溫馨和感動——兩位老人之間、兩位老人和孩子之間並沒有更多的語言,全部的表達是老人臉上那淳樸慈祥、安之若素的恬情,就像一塊古玉,溫潤、敦厚。正是這經歷歲月沉澱和打磨的流光溢彩,浸透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一傳統博愛的真諦,深深地濡染了男童清純的心靈。

給“老幼病弱殘”讓座位,很自然,屬常態。而此一幕,最大的“造化”,是在男孩眼眸中流淌出來的真,是鐫刻在稚嫩心靈裡的善,是濡染在稚嫩小手中的美。

人間善美、世間大愛往往是在“潤物細無聲”中潛移默化,常常要在“身教勝於言教”的行動中代代傳承。

作家馬伯庸在他的小說裡寫過這樣一段話:一個家族的傳承,就像一件上好的古董。它歷經許多人的呵護與打磨,在漫長時光中悄無聲息地積澱,慢慢的,這傳承也如同古玩一樣,會裹著一層幽邃圓熟的包漿,沉靜溫潤,散發著古老的氣息。

社會是由一個個家庭組成的,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好的家風、家訓的傳承在潛移默化中,在無聲的濡染中。一個家族的傳承如此,一個社會的傳承亦然。

一個城市的文明和品味,溫馨和美好,不在它的樓宇有多高、霓虹燈有多亮,而在於人與人的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似春風,如細雨,潤物細無聲。就像那兩位老奶奶,堆滿皺褶的臉上鑲刻著善良和慈悲;就像那個乖巧的小男孩,童心裡是滿滿的感動,小手上是暖暖的溫度……

濡染傳承潤無聲

濡染傳承潤無聲

作者簡介:李志平,筆名木子;下過鄉,當過兵;公務員退休;熱愛文學,喜歡耕讀,百餘篇散文隨筆在各級媒體刊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