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貼:不同月齡,寶寶睡眠的關注重點

收藏貼:不同月齡,寶寶睡眠的關注重點

寶寶睡眠,不知道在大家的認知裡是什麼樣的?神秘?糾結?本來就睡不好?還是哭聲免疫?……

我一直還是認為:

寶寶睡眠是生活

在睡眠諮詢中,絕大多數的個案,都可以透過睡眠調整,改變寶寶的睡眠習慣,照顧人也能在調整中形成一套適合自己家庭情況的照顧方式。但,真實鮮活的特殊個案,總會在不同的實操過程中時刻提醒我:寶寶睡眠的個體差異;不同家庭背景需要不同的處理。

這也是我覺得做嬰幼兒睡眠諮詢很有意思的地方。

那是不是因為這些特殊性,就沒辦法未雨綢繆地應對寶寶的睡眠了❓

當然不是。

不同月齡的寶寶睡眠,都有不同的關注重點,記住這些重點,即使養不出睡霸,寶寶的睡眠也差不到哪兒去

,至少在寶寶睡眠這個生活事件上,照顧人的帶養壓力也能得到緩解。這篇文章算不上科普,更多算是我的經驗總結,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1️⃣

0-3月齡:用好新生兒安撫法

.

這個階段,其實很多新手媽咪都非常的焦慮:一來自己也在產後康復期,二來面對軟糯糯的小傢伙,確實有點手足無措。但這個階段的媽咪想做跟蹤諮詢,我都是拒絕的:真的沒必要浪費錢。一個單次語音,就能幫助媽咪們解決問題。不是我牛x,是新生兒安撫法非常實用。

卡普博士提出的5S新生兒安撫法,很多人都聽過,也看過科普,但實操起來,卻效果各異。

➡️

記住這幾個關鍵點:

襁褓一定裹緊,睡眠時段都需要;

白噪音在小睡期間可以一直開著;

抱睡、奶睡不可避免,但切忌濫用;

不用著急著給孩子規律作息,在想吃的時候餵飽,在想睡的時候順利入睡就是極好的。

.

2️⃣

4月齡:規律作息

.

寶寶進入4月齡,“規律作息”這件事就刻不容緩了:將寶寶的白天小睡固定為3次,延長兩次進食之間的餵養間隔至3。5-4小時。做好了這件事,江湖中傳言的睡眠倒退基本就與寶寶就無緣了。

.

3️⃣

.

5-6月齡:引入安撫物培養自我安撫入睡

.

不管在這之前寶寶是怎麼樣的入睡方式,從5月齡開始,照顧人可以有意識地引入安撫物(安撫巾、安撫玩偶等等)或是用安撫物替代安撫奶嘴培養寶寶的自我安撫能力。

5-6月齡,寶寶的手指抓握能力可以抓住有一定接觸面的東西、可以往自己嘴裡塞安撫物,還不能完全熟練地翻身自如,這些生理上的特徵,都能助攻安撫物的引入。

4️⃣

.

5-7月齡:睡眠行為高效調整期

這個月齡,如果寶寶沒有透過比較溫和的方式(比如:引入安撫物)達到自我安撫入睡的效果,那可以基於寶寶的生理發展現狀:不能坐、不能扶站,翻身自如會趴睡,採取相對嚴苛的睡眠行為調整法,及時地改變睡眠調整的方向。但

特別強調一嘴

不是所有寶寶都適合嚴苛的睡眠行為調整法;

嚴苛的方式也不是在所有寶寶身上屢試不爽;

要做行為訓練,基礎工作非常、非常、非常地重要,傻哭、白哭、簡單粗暴地讓孩子哭,寶寶抗拒睡覺這件事的風險會很大。

.

5️⃣

.

8-10月齡:睡眠行為調整階段

.

如果在這之前,寶寶沒有成功引入安撫物,也沒能透過比較嚴苛的睡眠行為調整讓睡眠問題得到解決,那從8月齡開始,只能回到較高強度的安撫方式(比如:抱哄後放下)。

這種“退而求其次”的選擇主要還是基於寶寶的生理發育特徵

:坐、扶站都非常熟練。

我支援抱哄的方式,因為並不是抱哄入睡的孩子的睡眠能力就不好,睡眠連續性就不行。入睡時需要懷抱安撫,不用那麼糾結抱還是不抱!

6️⃣

.

11-12月齡:維穩階段

到了這個月齡,不管是睡渣還是睡霸,好好穩定規律好的作息非常重要:

保證白天小睡頻次的合理,睡眠時長的充足;

保證夜間睡眠的穩定性和時長,避免早醒和夜high;

避免假性並覺,作息混亂;

加大耗能有效性,運動充足但不過量。

.

7️⃣

1歲以上:關注行為因素對睡眠的影響

.

1歲以上,我一般也是不接跟蹤的,因為

這個年紀的寶寶睡眠問題更多是來自於非睡眠時段的一些行為因素

。要改行為習慣,需要照顧人、照顧人家庭的嚴守規則、堅持執行和有的放矢。

教養問題這個時候更為重要。一些在睡眠習慣形成過程中的揠苗助長也會出現反覆。

== == == == == == ==

寶寶睡眠問題是生活事件,不管孩子睡得好或不好,真的是照顧人接受就行。

怎麼照顧孩子,怎麼對待孩子的吃、玩、睡、學習……沒有標準的模式,沒有統一的方式。

同路的人在學習,在同行,在和孩子共同成長罷了。

希望這篇文能讓同行的你們“心中有數、養娃不走冤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