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造就一個“書聖”,一個“書聖”透支千年書法靈感

我國書法有五千多年的發展歷程,三千年才造就了一個書聖——王羲之。前三千年,完成了書體的演變,即從最早的甲骨文到大篆(鐘鼎文),由大篆到小篆,再由小篆到隸書,後漢時期,章草、今草、楷書都同時出現。魏晉是書法變革的總結規範時期,王羲之是最耀眼的集大成者。他的對書法史的貢獻就是繼承先賢筆法,推動各種書體創造性發展,無論楷書、行書、草書等成就斐然,傳世作品每每都是經典,《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被後世尊為“書聖”,深受後世書法人膜拜!

三千年造就一個“書聖”,一個“書聖”透支千年書法靈感

三千年造就一個“書聖”,一個“書聖”透支千年書法靈感

我國書法封“聖”,形成書法史的分水嶺,前三千年,是漢字演變時期,後兩千年書體卻一成不變。王羲之真是一個曠世奇才!一舉統攬三千年的書法精華,為書體演變畫上句號,而又透支了後世幾千年的書法靈感,讓後人痴迷地的跟在他後面模仿!儘管當代對漢字進行過簡化,但在毛書法創作時仍然看好繁體字,可見魏晉及王羲之影響至深。

三千年造就一個“書聖”,一個“書聖”透支千年書法靈感

“書聖”的魅力和魔性如此之大,不禁讓我們產生假想:假設書聖早產生數千年,恐怕後世仍然在竹簡、木片上寫篆字?假設書聖晚出現數千年,是否書體還再繼續演變?變得筆畫至簡像“天書”?“書聖”的規範作用確實是存在的,尤其是歷代黃帝的摯愛和追捧,臣民誰敢不趨從?二王書體便自然固化於社會意識形態之中,這就是“書不入晉人格,終是野”的共識。加上統治階層的強制推行,將魏晉書法則列為正統。如隋唐以後的科舉制,要想金榜題名必須小楷寫得好。唐代顏、柳、歐楷書,也來自魏晉楷書的放大,又融進書家個人風格。唐宋時期的張旭、懷素、黃庭堅等草書也都是師承二王筆法,即使狂草也仍然不失魏晉法度,只是在章法、節奏、氣勢和風格上求變。明清時期也有不少書家嘗試書法創新,如徐渭的狂怪草書;金農的漆筆隸書和鄭板橋的亂石鋪街體;還有康有為以碑學改造書法,結果自己卻寫得卻不倫不類。這些書家的創新只能代表個人書風,無法形成全社會共識,更難以撼動王羲之的書法地位。

三千年造就一個“書聖”,一個“書聖”透支千年書法靈感

中國書法的演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每次書體的變革都有歷史根源:一是實際應用的需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書寫要求快捷便利,所以漢字力求簡化。二是書寫工具和材料的替代也促進了書體的演變和分化。如最初在龜甲和牛骨上刻字是甲骨文,淘汰了龜甲,把字鑄在青銅器上就演變到鐘鼎文。秦代統一規範文字,簡化為小篆。為了攜帶和儲存方便,把字寫在竹簡和木片上便產生了隸書、章草和草書等。晉代王羲之的出現,除了個人天賦和勤奮之外,“以紙代簡”功不可沒,紙的廣泛應用也客觀成就了王羲之。王羲之家族顯赫,典型的官二代,據傳王羲之寫字用的是晉代名貴的“蠶繭紙”和鼠須筆,可見書法家創作工具和材料十分關鍵。如果沒有書寫材料的革命,讓王羲之繼續在竹簡上寫字,其才華也是很難展現出來。然而天時、地利、人和具備,書聖誕生了,把書體定格於晉,這樣書法還有突破的空間嗎?

三千年造就一個“書聖”,一個“書聖”透支千年書法靈感

由此可見,書法不創新沒有出路,不突破難出歷史名家。所以當今也有許多書家、學者進行創新探索,也試圖從工具和材料方面尋找突破口,如用拖把寫字、牙刷寫字、針管射書、閉目盲書、人體書法等等。創新踐行者可貴,但效果須經時間檢驗。

三千年造就一個“書聖”,一個“書聖”透支千年書法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