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實現的預言

在學校和同學們聊天時,發現不少同學有這樣的看法:“在假期裡面學不進去,在家裡很難靜下心來學習”。我也挺贊同的,在家確實難以靜下心來搞學習。現在寒假在家,我基本上屬於“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狀態,學一會兒,廢柴一會兒。

自我實現的預言

最近讀到武志紅《每種孤獨都有陪伴》,書中第二章講到了自我實現的預言,讀了之後,我十分驚喜,很是贊同。我覺得這個“自我實現的預言”跟“在家沒法學習”能聯絡起來。

“自我實現的預言”講的是,“假如我有一種預言,那麼我會只關注與這個預言相符的資訊,並且會將事情朝著我所預期的方向推動,而事情一旦背離了這個方向,我可能會受到刺激。”

這種預言實際上就是我們對事物的看法,它源於實際,又反作用於實際。

就拿在家學習這件事來說,在家難以持續地專注在學習上,因為我們受到各種因素的干擾,這是事實。於是,我們得出結論:在家學不進去。當我們腦子裡有了這種結論之後,這種結論就會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反過來對將來的行動產生影響。

比如,我在家準備教師資格證考試,要刷題。一般情況下,我當天需要完成相應的複習量,但狀態不好時,自我實現的預言就會成為我放棄的藉口:本來在家就學不進去,我學不進去很正常。於是,都沒掙扎一下,預言就實現了。

自我實現的預言

長期來看,預言和現實會互相作用:預言預測現實,現實強化預言。

還有一種預言十分常見,比如口頭禪。口頭禪可以分為積極地和消極的,生活中更常見的是一些負面的口頭禪,比如“我不會”,“我不行”,這類口頭禪常常成為我們拒絕接受挑戰,拒絕新鮮事物的理由,這導致我們錯過一個又一個機遇,錯失體驗不同生活的可能,最終,“我不行”“我不會”從預言變成了現實。

認識到了預言會自我實現,我們不妨審視我們身上存在的預言,甚至開始調整我們的預言,把“我不行”改成“我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