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洞begin,黑洞over

白洞begin,黑洞over

白洞begin,黑洞over

對終極事物的好奇,從《時間簡史》開始的,對作者的瞭解也是因為看了這本書,一個全身癱瘓的人,卻有著比常人都活躍的大腦。購買這本書的時間太久了,都忘記了當初為什麼會思考關於宇宙的問題?後來過了很多年又看了《果殼中的宇宙》,因為只有高中的數學和物理知識基礎,很多數學公式和推導看不明白,不過霍金的書,確實在某種程度上,解決了我的一些疑惑。比如古希臘的哲學家完全靠理性分析來思考宇宙,有人說所有的物質都是由土、火、水和空氣組成(這和古印度人的認識大體一致,他們說是地水火風四種元素),但是也有人已經想到了萬物都由一種微小的原子組成,這和現代物理學的認知是一樣的,雖然現在研究發現原子也可以再下去。不像古希臘人完全靠靈感和思索來研究科學,《時間簡史》中描述的是另外一種思考模式,是先有假設再用實驗去驗證,這中間最好想出一個簡潔而優美的公式,就象牛頓第二定律F=ma一樣。透過這個公式就可以預測出用多大的力量,才能夠讓一個鐵球分起來,甚至算出飛出多遠,如果想飛出地球的話也可以計算出來。

霍金一輩子思考宇宙的黑洞,認為黑洞不黑,黑洞會發出輻射,當然得出這樣的結論,不只是靠思考,還有一些公式和演算法。數學一度在哲學家眼裡“至高無上”,認為數學是宇宙本質的最高階表現形式,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學派,甚至一度不承認無理數的存在,將發現無理數的學生處死了。而近代的哲學家斯賓諾莎更是用數學寫了一本《幾何倫理學》,在倫理學上,斯賓諾莎主張無知是一切罪惡的根源,這和古老的佛學思想——無知(貪嗔痴三毒)是人生痛苦的原因之一又不謀而合,所以求知是古今中外哲學家都在思考的事情,可能也是他們最著重思考的事情,而現代教育的目標就是培養人,教育人更有知識和理性。

無論霍金描述了怎樣的一個黑洞,他的主要成就還是理論,這在科學評判上面,沒有試驗證明的理論就不是公理,所以沒有獲得諾貝爾獎也是情理之中。霍金黑洞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不一樣之處,在於質能守恆定律雖然很簡單E=MC2,但是透過理解公式,人們就能夠了解到粒子如果發生裂變,就會釋放出難以想象的能量,因為光速太大了,任何微小的質量變化乘以光速的平方,都是一個巨大無比的數量級,發明核武器也就順利成章了。但這不是說只停留在理論上的科學就不是科學,有時候科學需要想象,如果科學家不想象,愛因斯坦就不會發現廣義相對論,因為廣義相對論說的是時間問題,在愛因斯坦眼裡,時間是有粘性的,時間跟空間粘在一起,因為星體的巨大質量,可以將它周圍的空間壓變形,這樣光線經過太陽這樣大質量的星體時候,因為空間變形,光線就會拐彎,而不是走直線。當然理論上光線經過一個人的時候,也會拐彎,只是這個彎太小了,對我們生活、工作,甚至科學研究都沒有任何影響,所以我們就當做沒有發生一樣。

這種理性的思考,按照西方人的邏輯是從古希臘開始的,他們管這種“胡思亂想”叫“形而上學”,最能形象表達形而上學是什麼意思的,就是古希臘的阿基米德,他說“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動地球”,阿基米德發現了槓桿原理、浮力定律是個偉大的科學家、哲學家,但是卻死在了野蠻的羅馬戰士手上,據說當時他正在思考一個數學問題,而忘記了自己身處險境。可想而知,科學家往往深入思考而不顧現實的困境。如果阿基米德生活在現代,肯定會被人噴死,雖然槓桿原理是對的,但是上哪去找那麼長的杆子啊?尤其是中國的傳統,現實主義很早就被根深蒂固地繼承著,大而統一的王朝,從秦開始,一直束縛著人們的思想,少有人發起象屈原一樣的《天問》,最崇拜的人是竹林七賢一樣的隱居者和老莊一樣的“任逍遙”,但是真的就沒有象黑洞學說這樣的想象嗎?不是,最初的中國人也和古希臘人一樣,想象所有可能的事,想象宇宙的樣子,中國人發明了陰陽,並且畫成太極圖。一條白色的陽魚追著一條黑色的陰魚,在兩條魚上還畫有魚的眼睛,陽魚是黑色的眼睛,陰魚是白色的眼睛。《易經》否極泰來,就辯證地說世間萬物可以相互轉化,所有的事情發展到極致就會向相反的方向發展。有趣的是,除了黑洞,科學家還預言了白洞,還推算出白洞是時間的開始,黑洞是時間的結束,因為有了開始和結束,那麼就不符合質量守恆定律、熵定律,需要在我們所在的宇宙之外,再增加一個宇宙,甚至更多重的宇宙,甚至依據生物進化多樣性的原則,來猜想宇宙也應該是多元進化的,不是一種單一的模式(在《華嚴經》中確實描述了一個華藏莊嚴世界海的多元世界模型)。陰陽魚不知道是否能夠給科學家們以啟迪,黑洞白洞的推論,好像也不比陰陽魚高超到哪裡?如果非說高超,可能就是科學家運用了可以進行數學運算的公式來總結自己的理論,這似乎很強大,因為對於一個公式的解讀,往往連發明人都想不到,就像是愛因斯坦的E=MC2,其實龐加萊和洛倫茲在愛因斯坦之前都寫出了類似的公式,但是他們沒有突破絕對時間的限制,而停止了思考的腳步,讓愛因斯坦後來居上。

物質和能量在宇宙的兩個基本要素,現在又加上了資訊。在自然環境下,或者一個封閉的環境中,總有個叫做熵的東西在不斷增加,熵就像是時間的概念,你看不到它,也常常忽略它,但是終將有一天你會非常後悔沒有珍惜它,因為就像時間流逝一樣,它總是在增長,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你永遠追不上熵的增加。有黑洞學者認為,資訊不同於物質和能量,資訊是負熵,好複雜的科學概念啊!真的是好複雜,連霍金都沒有明白,資訊是否遵循守恆定律,他曾經跟另外的科學家打賭,黑洞中的資訊會丟失,但是後來他自己突然又想明白了,黑洞不是理想的東西,資訊不會丟失的,只是再後來直到他死去,黑洞到底怎樣,科學家還是沒有完全搞清楚。不過普通人在看Bigbang這部電視劇的時候,大家在嘻嘻哈哈的氣氛下,瞭解到世界上還有像霍金一樣的一群人,在思考宇宙是怎樣產生的?

白洞begin,黑洞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