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簡單的習慣,幫你建立批判性思維

幾個簡單的習慣,幫你建立批判性思維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種感覺:

以前,朋友圈常常被某則新聞、某篇文章刷屏;但是近期,這種情況越來越少了。

現在,見得更多的是什麼呢?各種「反轉」,「再反轉」,和「又反轉」。

不得不說,大家都學聰明瞭。一條新聞出來,先不急著轉,等幾天再說。否則要是被反轉,大家都很尷尬。

而且,往往一次反轉還不夠,說不定還會有兩次、三次反轉……

像上次的騰訊公益活動,給自閉症兒童捐款,大家紛紛慷慨解囊。過了兩天,一篇文章出來:

「別給自閉症兒童捐款了,他們都是無良商家用來斂財的幌子。你們的捐款,一分錢都到不了他們手上。」

好在主辦方立刻出來闢謠。不管事情真相如何,總算沒往惡化的那一面走。不像之前的另一樁捐款事件,鬧得沸沸揚揚,當事人更是被罵了半年。

那麼,如果面對這樣的情況,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讓我們快速辨別是否謠言呢?

答案是:沒有。

這是一個很可悲的回答,但事實就是這樣。

大多數謠言和不實新聞,並不需要大幅度造假,

它們只需要隱藏一部分真相,並添油加醋,進行適當的誇張和引導,就完全足以讓讀者產生「合理的」聯想了。

對於不具備專業知識的普通人,是難以發現這其中的問題的。

舉個例子:科學家發現某種藥物能誘發產生HIV抗體,在媒體筆下,就完全可以變成「某藥物能預防HIV」—— 儘管這兩者之間差別巨大,但普通人誰能明白呢?

再如前面的例子。自閉症兒童節究竟有沒有繪畫能力?背後究竟是什麼樣的商業運作?這個恐怕除了相關的從業者之外,沒人知道。

還好,雖然我們沒辦法辨別所有的謠言,但還是有一些簡單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建立良好的「批判性思維」意識。

至少,這可以使我們在生活中,儘量少犯一些錯誤。

1. 查證事實

快速分辨一篇文章的準確性,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找到文章裡的「關鍵論據」,再進行查證。

具體來說,有三種方式。

1)看出處

上次有一條假新聞,說軟銀的孫正義斥資數億投資賈躍亭,一時間鬧得沸沸揚揚,連一些投資圈的朋友也轉發了。

要分辨這條訊息難嗎?一點也不難。只要看一下標了「原創」的原始出處,你就會發現:這條新聞,出自一個跟創投、IT毫無關係的營銷公眾號,內容的格調也不高,文筆更是拙劣,毫無新聞媒體人的風格。

那麼,一條如此爆炸的訊息,有可能繞開國內所有的主流媒體,被這麼一個公眾號發現並搶先報道嗎?基本不可能。

所以,如果你對一篇文章心存疑慮,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找到文章裡標明的來源和出處,往上溯源,看這個出處是否靠譜。

這裡介紹一條最基本的原則:

一個事實,越背離常識,作者的舉證義務就越重。

如果沒有舉證,就預設為假。

舉個例子:我如果寫一篇文章,告訴你大腦多麼神奇,靠意識和冥想就可以治療疾病 —— 這足夠背離常識吧?

那麼,我就必須舉證:這個論斷出自哪裡,有什麼實驗證實,有哪些期刊和論文佐證,有哪些權威的專家背書,諸如此類。

如果我沒有任何舉證,你的態度就應該是:不相信。

哪怕是我寫的,也不要信。

務必養成習慣:當你看到任何一個感興趣的論斷時,都問自己一句:作者是否列舉了出處?是否給了我足夠的理由去相信它?

這是一個基本的學術思維,也是一個負責任的作者,所應該做到的事情。

2)搜尋

如果遇到沒有標明出處的,或者引用的是某位專家的言論,無法再往上溯源了,怎麼辦呢?搜尋。

崔永元拍過一部關於轉基因的紀錄片。片子裡,他到美國採訪了多位「科學家」,紛紛對轉基因表達了擔憂。

但如果你搜索一下這些「科學家」的身份,你就會發現:他們裡面,有些是替代療法的醫師,有些跟有機食品利益相關,有些是物理等其他學科的研究人員,有些則根本查不到資訊。幾乎沒有一個,是公認的基因工程方面的專家。

他們在轉基因上的言論是否有權威性和代表性?基本沒有。

這裡要注意,不要用百度,而應該用谷歌。而且最好的話,是用英文去谷歌進行搜尋。

為什麼呢?因為中文網路裡面的垃圾資訊,實在太多太多了,且大多是直接複製貼上。用百度搜中文內容,很難找到有價值的資訊。就算有,信噪比也極其低。

但是用

英文+谷歌

搜尋,你很容易就能定位到最初的出處。接下來,就是去研究這個出處,是否可靠了。

—— 最不濟,用不了谷歌,也可以用必應哇。

這裡有一條經驗法則。

如果一個事件,用中文+谷歌搜尋,內容很少(1-2頁),大多集中在貼吧等社交平臺,並且用英文搜尋(將關鍵字翻譯為英文)沒有結果的話,有很大的可能性,就是一個謠言。

一個比較可靠的資訊源,是維基百科 —— 當然,維基百科也不是100%可靠,但比百度百科靠譜多了。而且,維基百科要求有參考來源,如果有疑慮,可以進一步溯源,自己去判別內容的準確性。

另外比較可靠的資訊源,是正規媒體,比如 BBC、CNN、FOX,等等。

當然,這些媒體是有立場的。大多數媒體親民主黨,會揚左抑右。這裡介紹一個小程式,叫做「西方媒體查一查」,可以幫你判別媒體來源的傾向性和可靠性。

這幾個資訊源,都是國外的。國內的話,知乎、果殼、微信闢謠助手,以及一些專業領域的公眾號,比如科學貓頭鷹,知識分子,環球科學,丁香醫生,等等,相對來說都可以可靠。

如果碰到吃不準的訊息,可以在這幾個平臺上搜索一下。

3)信源管理

上面這些方法,都比較費時費力。畢竟我們每天會接收到大量資訊,不可能對所有內容都一一查證,怎麼辦呢?

一個簡單的辦法,是先建立一批專業領域的信源 —— 可以是網站,APP,也可以是公眾號,假定它們的資訊是可靠的,並且持續進行跟蹤。如果發現它們釋出了不可靠的內容,就扣掉一點「信譽分」。扣到零,取關,換別的渠道。

透過這種方式,就可以不斷最佳化、提高自己資訊渠道的可靠性。

例如,你關注了公眾號A,假定它的內容是可靠的。那麼,先給它3分原始分。一旦公眾號A釋出的訊息,過了兩天被證實是錯誤的 —— 很好,給它扣1分。3分扣完,取關,換別的公眾號關注。就這麼簡單。

這樣,就能不斷「活化」自己的資訊來源,保持新鮮度和敏感性。

2. 自我覺察

幾年前,知乎發生過這麼一個事件。

有個使用者,自稱心理諮詢師出身,在知乎發帖批駁「心理諮詢行業黑幕」。在他的筆下,心理諮詢界儼然一個法外之地,充斥著各種行外人無法想象的罪惡。

比如,各種騙財、騙色,導致來訪者自殺、家破人亡;

誘導,欺騙來訪者,誇大病症,甚至故意惡化症狀,以長期獲利;

勾結權力機關,打擊報復披露者。

……

這篇文章一出,在知乎引發了巨大反響,多位心理學領域的答主紛紛反擊。但影響已經造成了。直到後來該使用者被扒出是天涯寫手之後,仍然有許多人對其內容深信不疑。

但其實,即使完全不懂心理諮詢的人,只要動動腦子,看到這篇文章,也能判斷出是造謠。

為什麼呢?

因為整篇文章,都充斥著諸如這樣的句子:

「我癱倒在椅子上,絕望地仰天大笑:哈,哈,哈,我就知道你們不會放過我。」

「我騰地站了起來: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我就偏要做一個鬥士,把這些黑幕撕開給你們看!」

……

諸如此類。

我當時就發了一篇短文,科普道:

但凡這樣充滿著情緒煽動的文章,十有八九,都是故意炮製出來吸引關注的。

原因很簡單。

1)如果一個人真的想寫文章揭露一個現象,那麼他的思維多半是「我要如何呈現事實,如何組織邏輯鏈,才能讓文章更有說服力,更站得住腳」—— 這時,他的大腦是

理性驅動

的。

2)人腦中,負責理性思考的皮層部分,跟負責情緒的杏仁核部分,是

彼此抑制

的。也就是說,當你在進行思考和構思時,你的情緒反應就會被抑制。

3)進一步說,情緒的本質,是內激素大量分泌的結果:它是一個不穩定的狀態。所以,情緒從來都是短暫的、劇烈的,它

難以持久

,更不可能充盈在一篇文章裡面。

簡而言之,如果你讀到一篇文章,處處充滿著情緒,看似義正言辭,實則不斷地想要將你拉進去,代入作者的情緒裡面 —— 那有很大的可能,作者是故意這樣做的。

也就是說,

文章裡面的情緒,是作者「演」出來的。

為什麼作者要這樣做呢?為什麼要煞費苦心「演出」情緒呢?看回前面的分析 —— 因為只有將你帶進去,才能抑制你的理性思考啊。

人總是在情緒衝動的情況下,最容易採取行動 —— 無論是關注,轉發,還是購買,這些都是作者想要的。

所以,下次閱讀文章時,不妨注意一下自己的心理狀態。問自己:我現在的情緒波動,是自然而然產生的,還是作者希望我產生的?

如果是後者,作者的目的是什麼?他的內容是否可信?

這樣一來,基本上,就能避開大量這種「故意炮製」的文章。

3. 警惕對立

大多引起廣泛傳播的文章,都有一個套路:

它們喜歡把人群劃分成對立的雙方,然後站在某一方的立場,痛罵另外一方,收穫大量擁躉的認同和感同身受。

例如:站在「自強獨立女性」的立場上,痛罵渣男;

站在女權主義者的立場上,痛罵直男癌;

站在普通員工的角度上,痛罵「資本家」;

當然,還有站在中國的立場,痛罵美國和日本;

……

諸如此類。

在這些作者看來,世間一切的問題,本質都是階級鬥爭。

但這樣的歸因方式嚴謹嗎?這樣有任何實際意義嗎?能解決問題嗎?

不。沒有。不能。

拿「資本家」來說。但凡提到加班、工資、獎金、職場升遷等話題,總會免不了有人跳出來,重提那一套「剝削」「壓榨」「剩餘價值」論調。

同樣,老闆轉得最勤的,總是那些呼籲「寬容的公司都死掉了」的文章;而員工轉得最勤的,總是那些「讓996見鬼去吧」「我憑什麼要加班」這種內容。

然後呢?

跟著文章罵老闆、罵公司,罵完之後怎麼辦呢?辭職去創業嗎?

除了發洩情緒,對老闆更加不滿之外,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最近神戶制鋼出了問題,又有一大堆人站出來,聲稱:

日本的工匠精神要破產了;

推崇日本製作的小資們,打不打臉?

……

如果對於一個事件,不是就事論事,去分析背後的原因、邏輯,給出解決方案,而是一上來就站隊 —— 這樣的言論,永遠都要留一個心眼。

因為,他們多半並不在乎真相,只是想借這個機會,輸出他們的價值觀,收穫立場相同者的贊同和關注。

我們更應該追求的是什麼?

不是二元對立,而是對不同人群的包容、理解和認同。

所以,關於加班,正確的態度是什麼?是儘早確定自己的規劃,並把工作跟個人目標結合。這樣一來,才能實現雙贏。老闆收穫了業績,員工收穫了經驗、成就感和個人成長。

同樣,涉及感情的文章,要麼站在男生角度說女生不可理喻(比較少,大概因為自媒體人女性居多),要麼站在女生角度,說男生情商欠奉 —— 這除了激化矛盾之外,能幫他們解決什麼問題呢?

把精力放在內耗上面,何不想想如何更加有效地解決問題呢?

記住:當你在為一篇文章「站隊很正」而大加讚賞的時候,也許,你就已經落入了別人,精心為你設定好的陷阱。

4. 檢查因果

這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簡單講一講。

下面這幾個論斷,試思考一下,它們有沒有問題?

1)你之所以沒有成功,是因為不自律;

2)研究表明,喝咖啡越多的地區,心腦血管發病率也越高;

3)研究發現,名牌大學的畢業生,比普通大學畢業的人,在社會上的表現更優秀。所以,大學對一個人的成長,有巨大的作用。

我們逐一來分析一下。

先說第一個。

不成功一定是因為不自律嗎?有沒有可能,是因為能力不夠、出身不好、機遇不行、資源不足……?

「成功」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概念,它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抓住其中一個點無限放大,忽視其他所有因素,是沒有意義的。

按這個邏輯,我也可以說:你之所以不成功,是因為你沒有關注「L先生說」。

這就叫做

「簡單歸因」。

只要作者想要,他總是可以找到一個理由,炮製出一篇文章。

再說第二個。

這個論斷,如果沒有闡明研究過程,就是毫無意義的。

因為,在已知該地區心腦血管發病率的情況下,我總是可以找到相似的趨勢,來將它們捆綁在一起。

例如:研究表明,年降水量越多的地區,心腦血管發病率越高;

明顯非常荒謬,對吧。

這種做法,就叫做

「混淆相關性和因果性」。

兩個事件有相同的趨勢,只能意味著它們有相關性,並不表示它們具備因果性。

但是,如果你不保持謹慎,就非常容易被繞進去。尤其是對於一些經過精心篩選、看似非常有理的邏輯 —— 比如飲食和健康,就很容易下意識地接受。

最後說說第三個。

其實仔細思考一下,你就會發現不對:名牌大學畢業的人,表現更優秀,有沒有可能,是因為他們本身就比較優秀,才能進入名牌大學?

這就叫做

「因果倒置」。

並不是因為他們進了名牌大學,才變得優秀;而是因為他們本來就優秀,才能進名牌大學。

這是一個比較高階的做法,也是一個比較隱蔽的漏洞。

那麼,如何應對以上這些「因果謬誤」呢?

我的建議是:

對所有的因果判斷多留一個心眼。

如果作者沒有給出充分的理由,不要下意識地接受。

要知道,因果性在社會科學裡面,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要判斷兩個現象之間具備因果性,通常要經過非常精心的實驗設計和觀察才能實現。

所以,只要碰到「因果關係」,永遠先去找理由,找邏輯,再決定是否認同。

養成這幾個簡單的習慣,未必能幫你辨別所有的謠言,但一定能提高你對於事物的鑑別能力。

記住:

唯一能夠堅信不疑的,就是永遠懷疑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