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極端天氣,我們為維護自然環境做了什麼?

近期,世界多地接連出現“罕見”、“重新整理記錄”的極端天氣,這不僅給國家和地方政府、社會服務機構,同樣也給每一個人,敲響了警鐘——好好珍視我們的容身處所!

“美好家園,你我共建。” 不是一句空話,更不是一句有國界的口號。每一個渺小的你我他,在地球村同呼吸共命運,合力影響著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除了做好力所能及的垃圾分類、低碳出行,我們還能為自然環境做些什麼呢?

預防極端天氣,我們為維護自然環境做了什麼?

(攜手維護我們的容身處所)

積極參與,共同建設

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環境管理問題變得日益複雜。單靠被動、強制的環境執法已無法滿足如今的發展現狀。因為及時發現環境問題,需要全民參與和全民監督;因為自然環境與每個人息息相關,需要每個人都有同樣的維護意識。也許,一次非法砍伐,一次非法開採,一次非法排汙,一次非法圍填海……掀不起影響我們生活的大風大浪,但大自然定會記得我們對它的每一次傷害。人有極限,大自然同樣有。

做好大自然與城市的和諧共處、做好大自然與新農村的和諧共生,是預防極端天氣的關鍵,也是地球村每一位“村民”的義務。基於如今環境管理的現狀,我國已開啟多元共治的全方位生態保護時代。譬如,公眾環境研究中心開發的“蔚藍地圖APP”,為廣大網友提供了及時舉報的渠道;由浙江省高階人民法院統籌指導,北明軟體全權承建開發的“綠源智治協同系統”則透過暢通環境資源執法與環境司法之間的協作,讓及時發現的環境問題能夠儘快得到妥善處理。

預防極端天氣,我們為維護自然環境做了什麼?

(守護綠水青山的“綠源智治”)

針對界定環境破壞程度,以及後期生態壞境該如何修復等問題,環境司法部門有專業快速的評測方法。而及時禁止當事人繼續破壞環境,和賠付生態修復費用等,環境資源執法部門則有更強的執行驅動力。過去,雙方資訊不暢通,環境司法部門即便發現和評測出有機構非法排汙,也無法即刻要求該機構停止排汙。按過往流程,環境司法部門須到法院提起訴求,等待法院受理,並開具了有效司法文書之後,才能強制要求停止排汙。如此,環境破壞問題的解決時效性便得不到有效保障。如今,有 “綠源智治協同系統”的加持,實現了從部門協同到第三方資源整合,邁出了快速解決環境問題,守護“綠水青山”的重要一步。

智慧治理系統,如何運作?

舉個例子,浙江湖州某縣的沈某等八人,對某山進行了非法開採。該縣環境保護局發現後,立即透過“綠源智治協同系統”向湖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禁止非法開採的訴前禁止令。隨後,湖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及時開具禁止令司法文書,禁止該石料繼續開採。經過評估,被開採地的生態環境已遭嚴重破壞,應立即開展生態環境修復,而沈某需賠償生態環境修復費用109466元。透過“綠源智治協同系統”,湖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向司法局、環境生態保護局傳送《生態修復任務書》,約定由生態環境局負責監督執行。最終,公益訴訟起訴人與沈某等人使用綠源智治系統召開聯絡磋商會,就修復達成一致意見,實現了環境的及時修復。

預防極端天氣,我們為維護自然環境做了什麼?

(用科技守護環境)

更系統來講,北明軟體承建的“綠源智治協同系統”將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從前端線索發現到後期修復實現,從部門協同到第三方資源整合,從行政職能行使到司法賦能,實現全流程再造。結合環境資源行政執法和司法職能特點,系統構建起環境資源糾紛訴前調解、司法令狀、非訴執行、公益訴訟、生態修復、司法建議、評估鑑定、專家諮詢、法律法規、聯席會議等十大功能區,助推環境資源執法、司法協調聯動。並在浙江法院網上開設專欄模組為社會公眾提供協同部門、典型案例、修復成果、新聞動態、公告發布、法律法規六項精準服務,滿足不同使用者主體的差異化需求。

在湖州試點執行期間,“綠源智治協同系統”為入駐的47家司法、行政單位成功移送環境資源案件線索200次、流轉司法案件300件,並共享投訴舉報、行政處罰等資訊1800餘條。目前,“綠源智治協同系統”在浙江省全省推廣至今,已有838家省、市、縣區三級司法、行政部門入駐平臺。

預防極端天氣,我們為維護自然環境做了什麼?

(美好家園,你我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