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父母嗎,怎樣解開原生家庭的硬結?

原創 薩語

每個人出生在一個什麼家庭,在什麼樣的環境長大不是自己所能決定的,這也就是心理學常講的,一個人的原生家庭成長背景。

原生家庭不幸地成長經歷如果成人後不能很好的面對,對個人性格、行為、心理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並且會產生長期、深遠的影響,甚至會決定一生的幸福。

1.不可道人的原生家庭之傷

電視劇《完美關係》裡的邦尼就是這樣一個擁有不幸成長經歷的女孩子。

恨父母嗎,怎樣解開原生家庭的硬結?

邦尼追求時尚,愛漂亮,喜歡奢侈品,年紀輕輕,掌握8國語言,做網路主播,做外教老師,

憑己之力,好不容易在上海立住腳跟。

找了國外來中國度假的林肯做男朋友,對她也是體貼入微,但是男友的一個舉動,令兩人的關係急轉直下,男友沒有打招呼,把邦尼在老家的媽媽和弟弟接到上海,想給她一個驚喜,結果邦尼卻並不買賬,因此揭開了邦尼原生家庭留下的痛苦經歷。

恨父母嗎,怎樣解開原生家庭的硬結?

原來邦尼父母重男輕女的思想嚴重,邦尼考上當地最好的中學,父母要留錢給弟弟,不讓上,後來在校長再三求情下才勉強同意。後來邦尼考上大學,媽媽堅決反對,邦尼小小年紀費盡辛苦完全靠自己打工賺錢,才完成學業。媽媽平時對女兒的一切也絲毫不關心,好像從來就沒有這個女兒。

媽媽一來到上海,卻因為要讓弟弟去學表演,絲毫不考慮邦尼的承受能力,讓她掏10萬元學費贊助弟弟,況且弟弟已經成人,媽媽振振有詞地認為,當姐姐的就該照顧弟弟……

媽媽的相當然,讓邦尼不能理解,為什麼同樣是媽媽的孩子,未成年就要全然面對自己的生存,弟弟已經成年,還要靠自己一再幫扶!邦尼感到無比傷心、無助、委屈……

林肯雖然很愛邦尼,邦尼卻從未向他提及自己的身世。因為林肯從小在幸福的家庭長大,備受父母疼愛,作為男友很難理解邦尼心中的苦,也不知如何去化解邦尼和母親之間的嫌隙。單純的以為只要對邦尼的家人好,就是對邦尼好,邦尼就會開心,豈不知無意中戳痛了她隱藏在堅強外表下脆弱的傷疤。

恨父母嗎,怎樣解開原生家庭的硬結?

這個傷是很難向外人言說的痛,邦尼只能自己默默舔舐。包括最好的閨蜜江達琳,交往那麼久,也從未提及。

2.沒有被完美替代的父母,傷口要自己舔舐

薛義的出現,似乎正好安慰了邦尼受傷的心靈,他穩重,成熟,大方,可以為邦尼一擲千金毫不吝惜;他細膩體貼,能時刻感知到邦尼的需要和脆弱,在她被網友攻擊的時候,挺身而出,抱打不平。

正像薛義表白的:有什麼事情都可以找我,隨叫隨到,我會竭盡全力!薛義的表現讓邦尼安心,溫暖,所有的無助有了依靠。

恨父母嗎,怎樣解開原生家庭的硬結?

薛義就像一個體貼的媽媽,又像一個萬能的爸爸,全然滿足邦尼所有的需要,無論情感的,物質的。邦尼迷失了,彷彿自己又變成孩子,回到溫暖有力的父母親的懷抱,以為真的找到人生的摯愛和幸福。

邦尼缺失的那份愛似乎暫時得到了彌補,但是隨著薛義生意場上的慘敗,也暴露了自身不足,他只不過在邦尼身上彌補曾經對前女友的虧欠,透過對邦尼的愛,完成自身的救贖。

當真相暴露,邦尼就像一個無助的孩子,再次被爸爸媽媽無情拋棄,要重新面對生活中所有的苦難。

邦尼最終發現,再美好的夢幻,醒來終究是一場空,自己的傷口,靠別人療愈就好像暫時被麻醉,藥勁過去,會更痛!

恨父母嗎,怎樣解開原生家庭的硬結?

記得曾經看過動物世界的一個片段,有一隻狼在捕獵的時候,受傷了,沒有哀嚎哭泣,它默默離開團隊,找到一個安全的洞穴,開始一遍遍舔食傷口的血水,幾天過後,傷口癒合,再重新回到狼群,參與集體獵食。

人有時同狼一樣,遭到最親近之人的傷害,也只能默默隱忍承受,自己舔舐至痊癒。

3.孩子受的傷,是父母原生家庭之痛的延續

就像邦尼,之所以在家庭裡得不到和弟弟同等的待遇,源於母親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的思想。同樣是女性,媽媽其實也是這種思想的受害者,而且有過而無不及。

不難想象在媽媽從小的生長經歷裡,因為是女孩子,從小也肯定受到過很多不公平的待遇,但是可悲的是,媽媽在潛意識裡,就認為那是應該的,因為是女孩子天生就不如男孩。

所以她認為,女兒就是嫁出去的姑娘,潑出的去的水,賠錢貨。兒子卻和自己的尊嚴、養老聯絡在一起。

所以當然不會在女孩身上多投資,一旦女兒打拼成功,便索取無度來貼補兒子,這樣的母親和大眾心中公認的慈愛,為子女一味無償付出的母親形象相背離,若不是親身經歷過的人很難相信其存在,俗話說,家醜不可外揚,邦尼只能將這種苦埋在心裡。

恨父母嗎,怎樣解開原生家庭的硬結?

但是現在,男女平等,在贍養父母方面女兒和兒子有同樣的義務,但是在農村或偏遠的小城市,舊的思想依然還沒有廢除。

所以邦尼的遭遇是中國幾千年守舊思想導致的,媽媽也是受害者。

這個現象在國內也備受社會重視,在影視作品裡也屢次被揭露,之前播放過的《歡樂頌》裡的樊勝美,《都挺好》裡的蘇明玉,和現在剛剛播放完畢的《安家》裡的房似錦,都映射出了男尊女卑舊思想影響下,原生家庭對她們生活的烙印。

所以邦尼單純把自己受的委屈發洩到媽媽身上是不公平的,媽媽作為受害者,受教育程度,眼界的限制,是無力改變的。

4. 表達憤怒,和解

在未成年時,經歷非常強烈、痛苦的經驗感受,往往會使他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一生的重大決定。

因為孩子的心智還不成熟,當他被父母冷落、責打、甚至拋棄、自己很難理性認識,往往僵化的認為,父母是不愛我的,因為我不可愛,是不值得愛的,帶著這種思維模式長大的孩子,是沒有安全感的,自卑,很難信任他人。他們心中充滿了憤怒,為什麼要這麼對我,卻找不到答案。

同時他們又會受到道德的譴責,我不該恨父母,不管怎樣他們生養了我,內心充滿了衝突,無從訴說,又無法釋懷……

這種和父母的嫌怨,與和他人的不一樣,放不下,斬不斷,很多人一生都糾結在這種矛盾痛苦中,不能自拔。

在這種情況下,孩子該不該向父母表達憤怒呢?

答案是肯定的!

恨父母嗎,怎樣解開原生家庭的硬結?

情緒的產生是不受理性控制的,如果覺得受到不公正待遇,有委屈,怨恨是正常的情緒反應,單純靠理性壓抑是沒有用的,而且從心理療愈的角度,不僅不主張壓抑,還鼓勵釋放。

人在被負性情緒填滿的時候,也是無法理性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的。

除非從心裡解開這個疙瘩,真的放下。

理解了上一輩的苦難,才能正視自己的痛苦

可以站在父母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他們為什麼這麼對你,同樣是孩子,難道他們不愛你嗎?

邦尼的媽媽從小受到的也是這種待遇,甚至她的媽媽,媽媽的媽媽,都是這樣過來的,所以她沒覺得這樣對邦尼有什麼不妥,倒是覺得邦尼不懂事了。只是現在時代變了,媽媽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如果邦尼跳出自己的不幸,去看待媽媽的行為,這不僅是她自己的不幸,而是千百年來女性的不幸而已,絕不是單純的媽媽不愛他,偏袒弟弟那麼簡單。後來,邦尼理解了媽媽,對媽媽的怨恨也慢慢放下了。

5.認清底線,學會拒絕,蛻變成嶄新的自我

恨父母嗎,怎樣解開原生家庭的硬結?

當然有些恩怨是無法和解的,有些傷痛也不是說放下就能放下的,怎麼辦?

認清底線,區分善惡,對不合理傷害自己的行為說 “不!”

比如前面說的媽媽讓邦尼一再幫扶已經成年的弟弟,就完全可以拒絕,自己一再地心軟,只會縱容媽媽和弟弟的貪婪,養成弟弟好吃懶做的惡習,害人害己。

這樣才能決絕的和原生家庭的傷害說拜拜,蛻變成嶄新的自我。很多人之所以一輩子被原生家庭所負累,就是沒有劃清底線,一再拉進被無休止拖累的旋渦。

結語

恨父母嗎,怎樣解開原生家庭的硬結?

天生沒有會做父母的,都是在實踐中成長,當我們為人父母,就能深刻體會到這一點。充分認識到上一輩人的不幸和不足,才能真正理解我們這一代的成長之痛,就像我們對於下一代所負的責任。

每一代人都會必然經歷上一代的原生家庭的烙印,真的要充滿抱怨的過完一生還是跳出上一代留給我們的驅殼,把“我”歸還給自己,讓自己蛻變成嶄新的自我呢?

不管怎樣,請堅信,我們現在所擁有的生活,很可能已經是踩在上一代的肩膀上,所能得到的最好的生活。

放下包袱,才能輕裝前行!

作者簡介:薩語(原名陳麗莉):醫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擅長,婚戀矛盾,孩子厭學,青春期逆反,抑鬱,焦慮、強迫等諮詢。“學會愛,輕鬆愛”家庭關係專業訓練營創立者。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