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星堆到金沙遺址

三星堆和金沙充 滿“神秘”“神奇”“神聖” 。 三星堆遺址(北緯30 °5 9 ′01 ″~31 °0 0 ′55 ″,東經104°10′34″~104°13′10″),分佈範圍達12平方公里,其中城址 面積約4平方公里,是延續時間最長、等級最高的蜀文化中心遺 址,基本代表了距今4800年至距今2600年間古蜀文化的文化面 貌和發展水平。金沙遺址的鼎盛時期,根據碳14測定和地層學 分析,在距今3200年至距今2800年,後者的興起緊接著前者。 相鄰僅二三十公里的兩處遺址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堪 稱古蜀文明輝煌歷程的傑出代表。

三星堆出土的青銅器有極其強烈的地域文化特色,是古蜀 青銅文化重要而燦爛的篇章,其種類繁多的神樹、神壇、大立 人像、人頭像、縱目人像、面具、立鳥、龍形器、尊、 、跪坐人像、太陽輪等等,在中國青銅文化中獨樹一幟。金沙的1200餘件銅器中包含著太多的三星堆青銅文化因素,不僅僅是 器物種類和風格的相似,甚至其青銅製造工藝也有秉承三星堆 文化時期的那些工匠的可能。例如:金沙有一個戴旋渦樣花冠 的小銅人,花冠上有13股旋渦狀的花芽,銅人直鼻方頤,顴骨 突出,眼睛圓睜,明顯有著男士的面容,奇特的是,腦後卻拖 著三條長達臀部的辮子,橢圓的大耳垂上有帶耳飾的耳孔。神 奇的是,三星堆銅人像也留辮子帶耳飾,而且金沙小銅人抬在 前胸的手勢和三星堆青銅大立人一模一樣,右手高左手低,手 形比例稍大,五根手指握成溜圓的環形,由於兩手孔不在一個 直線上,對這手勢的意思至今眾說紛紜。有手握象牙、玉琮、 稻菽穗等多種說法,也有認為他們什麼也沒拿,手勢是古蜀 先民祭天、祭地、祭祖宗的一種有特定含義的祭祀姿勢。青銅 人像那縱目抬手留存的資訊,令後人渴望交流解讀,但幾千年 的歲月卻把密碼深深包裹,找不到解碼的鑰匙,遺憾肯定是有 的,但遺憾恰恰可以成為新的起點。

從三星堆到金沙遺址

從三星堆到金沙遺址

金沙的三星堆元素比比皆是,是一個既簡單又複雜的問 題,簡單得一個普通人就能看出來,複雜的程度讓專家學者 積年累月都未理清,還將繼續梳理研究。如今的三星堆博物 館,經過廿年的建設,一年四季都綠樹蓊鬱、碧草繁花,旋轉 升騰狀的螺形主館高聳在鮮花綠樹叢中。這塊沃野平疇上,清 代《漢州志》就有“三星伴月堆”的記載,馬牧河古河道的兩岸,一邊是三個高出地面十來米的土堆,狀如三星;一邊是一個月牙形的臺地,地名稱作月亮灣,因而獲得了一個很詩意的 稱謂“三星伴月”。博物館旋轉向上的牆圍古樸凝重,選用的 是土色牆面,彷彿真有點從“土堆”中長出來的意味,不斷旋 轉升騰的螺線,至館體頂部歸縮為一個三角尖塔,塔身三面各 吊掛著一個縱目人像,巨大的縱目是古蜀先民威嚴、親切、神 聖的目光,猶如從歷史深處射出。

孕育三星堆的鴨子河在遺址北邊蜿蜒流過,調整千年的時 差,這片生命之水,毋庸置疑給古蜀先民提供了飲用、灌溉、 航運之便。岸上村落相望,祭天祭地祭河神,河上竹筏舟楫航 行,晨曦晚霞中槳聲燈影。古蜀先民有一種發自內心崇拜鳥的 情愫,駐留在古蜀文明記憶中以鳥命名的三位偉人魚鳧、柏 灌、杜宇,像是逝去的時間定格在不同的區間。“莊生曉夢迷 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每次讀到這些詩句都讓人遐思悠 悠,那時還沒有今日的空間概念,只能比照著中華大地上遠古 的君王們去理解他們關於天下的追求,黃帝、炎帝、蚩尤,他 們都是那個時代創造了偉大業績的君王,有著人類年輕時代共 有的朝氣和征服天下的雄心。

鳥是三星堆人主要圖騰崇拜,被看作通天通神的使者,是 太陽崇拜的集中體現,也反映了古人熱愛大自然,與大自然和 諧相處的理念。三星堆有眾多的鳥形文物,鳥身人面像、戴冠 的鳥、青銅大鳥頭,甚至連舀水的陶勺把柄都刻成鳥頭狀,這鳥頭把勺可不簡單,三星堆遺址二、三期(距今約4000-3200年)出土的鳥頭把勺、高柄豆是古蜀文化標誌性器物。眾多的 鳥形文物,顯示出遠古蜀地眾鳥翔集的祥和。金沙的鳥形文物 也很多,更有聲名顯赫的中國文化遺產標誌——太陽神鳥,金 光閃閃的太陽神鳥飾鏤空圖案,內層圓圈分佈有十二條旋轉的 齒狀光芒,外層由四隻首尾銜接的鳥組成,包含著一年十二 個月和四季、四方的理念,顯示出古蜀先民天文知識的卓越成 就,亦充滿了先民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不乏自由、和諧、圓 滿的寓意。太陽神鳥把太陽的光芒打上了古蜀的印記,使得今 天和過去千絲萬縷的聯絡起來,猶如鴨子河的一泓清波,古樹 上的一片葉子,在陽光下有一片它們的影子投向我們的生活。

從三星堆到金沙遺址

站在三星堆遠望西山,即西天邊的龍門山脈,瑩華山、九 頂山時常像浮在海中的島,雲飛霧走托起了天馬行空的想象, 長期沉寂的古蜀史猶如飄舞著“白髮三千丈”的長髯。成都平 原在《山海經》中有個稱謂叫“都廣之野”:“西南黑水之 間,有都廣之野,后稷葬焉。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 百穀自生,冬夏播琴。鸞鳥自歌,鳳鳥自舞。靈壽實華,草木 所聚,爰有百獸,相群爰處。”短短几十個字像一部天書,將 政治、經濟、文化帶給我們,也給我們一個巨大的想象空間。 那是一個草木百獸的樂園,一個美得來讓人心醉神迷的夢幻世 界。金沙博物館展有一個遺存的古樹樁,人站在鋼化玻璃上往 下看,碩大的樹樁直徑至少兩米,根系向四周延伸起碼有上百平方米之巨,巨樹根將一個巨樹參天高古清純的原始叢林留給參觀者心馳神往。兩個博物館都展出有巨形烏木,烏木俗稱陰 沉木,碳14測定,鴨子河中的烏木時間較長的已有3000多年曆 史,與魚鳧國同期。完全碳化的烏木留下了古樹的精魂,也伴 隨著“后稷葬焉。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這些古蜀先 民們開發這塊寶地的美好印記。

翻開古地質史,成都平原3億年前是個海灣,1億年還是個 內陸湖,4000萬年前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抬升了湖底,其餘波 一直持續到300萬年前,再加上湖水穿通了三峽,蜀湖終於消 失。這種人間天堂般的環境也是在滄桑鉅變中逐步形成的。當 地球最後一個冰期肆虐的時候,似乎唯獨避開了這塊土地,保 留了一部分未受冰河侵犯的綠色走廊,所以今天四川仍有彌足 珍貴的大熊貓、金絲猴、銀杏、水杉、桫欏等一批古動植物, 也有被稱為活化石的中國鴿子樹——珙桐。

古蜀先民們離開蜀山,是翻越九頂山一帶的龍門山脈,還 是順著岷山河谷來到了成都平原?至今還是一個謎。他們是走 走停停,或在某地做過較長時間的居留,遷徙的原因是不是受 了大地震的驚嚇?那是一個大地震多發地帶,僅現代,1933 年、1976年、2008年,就發生過三次大地震。他們是否馱著蠶 繭和穀物的種子,手握青銅兵器?初來乍到,狩獵和採集必須 面對兇禽猛獸,餓肚子的時候恐怕多的是。其間是否發生過與 本地土著的爭鬥?但他們最終愛上了這個地方,留了下來。翻動這片土地的滄桑,彈指數千年,說來我們真有些幸運,在歷史長河中有那麼多人讀到過“蠶叢、魚鳧”,迷戀過那些記 載,而我們是既讀到又能一睹三星堆和金沙的真容,既震驚又 唏噓感慨。土地樸實厚重地包容著這片原野,以藏愚守拙般的 寧靜,洗盡鉛華,濾去了滔滔名利的喧囂煩躁,卻不動聲色地 輸出了天府之國悠久的文明。古蜀先民對成都平原的開發是成 功的,自秦滅巴蜀後,秦益富饒,繁榮的巴蜀對秦成帝業起了 重要作用。再往後,巴蜀也曾支援了劉邦曠日持久的楚漢相 爭,“高祖因之成帝業”。經過一段時間休養生息,西漢時京 都長安的人口是8萬戶,成都已達到7。6萬戶,居第二位。

兩處遺址均發現大量的象牙,三星堆兩個祭祀坑發現體形 較大的80根象牙。而且,一號坑上部還有一層約三立方米的骨 渣,經鑑定除了豬、羊的肢骨和頭骨,還有象的門齒和臼齒。 三星堆的文物中也頻頻出現象的蹤影,青銅大立人基座和神壇 的中層,四方均鑄有帶長鼻的象頭;青灰石邊璋上刻繪的古蜀 祭祀場景,圖中懸置於右邊神山內側的彎狀物,也酷似象牙; 那個戴象冠的青銅人頭像,象的大耳朵和捲曲的象鼻子生動而 富有想象力,這些特殊的位置表明了大象在古蜀特別尊崇的地 位。金沙遺址發現2-3噸象牙更讓人震驚,其中最大一個象牙坑,上部規整地擺放著八層象牙,最長的1。85米,這種尺寸比之現代的亞洲象可謂碩大無朋,因為如今雲南象的象牙一般只 有70釐米長。金沙遺址的1000多根象牙,不僅有完整的,還有 只截留象牙尖部的,以及切成一段段餅狀和圓柱狀的。如果加 上報告文物部門之前被施工的挖掘機挖碎的,象牙形同小山, 如此奢侈使用象牙在古代中國實屬罕見。金沙遺址的一件玉璋 殘片,刻繪著一人側跪肩扛象牙的形象,保留了古蜀人祭獻象 牙時誠惶誠恐、尊崇有加的畫面。不排除一個可能,成都平原 當年曾是象群的樂園,在綠野蒼蒼、森森林莽中,大象們曾盡 情揮灑著它們那碩大的、呼嘯的、雄壯的、所向披靡而又優哉 遊哉的生命節拍。

《山海經》中有“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君子服之, 無心腹之疾”和“岷山,江水出焉……其獸多犀、象”的記 錄,《國語·楚語》有“巴浦之犀、嫠、兕、象,其可盡 乎?”的記載。大象和成群動物生活在當時的茂密森林中,所 以《山海經》中記錄了那麼多諸如九尾狐、彘、馬腹、窮奇、 盅雕、羅羅鳥等匪夷所思的奇禽異獸。世界上最大的秘密,莫 過於生命的秘密。三星堆和金沙的象牙應是記錄氣候物種變遷 的實證。用目光深情撫摸象牙,遙望先秦時期,如今的成都平 原五穀飄香,高樓林立,科技迅猛發展,資訊、數字化日新月 異,人類的生活是越來越好,大象卻早已絕跡。

大象極具靈性,自古受到尊崇並被神秘化,象牙甚至被認為會產生非凡的力量。《周禮》中就記載了用象牙殺水神的巫術。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象牙疊壓在祭祀坑的上部,有的插入 銅人頭像的倒三角頸內。這些象牙末經過加工,牙身又有焚燒 痕跡,極有可能是執行巫術埋入坑內的。金沙遺址緊鄰河邊, 象牙鎮殺水怪的作用更為明顯。因為在修建都江堰之前,成都 平原的水患頻仍,古蜀人在對洪水萬般無奈之下,只有寄希望 於象牙,在祭祀中將珍貴的象牙成捆丟入滾滾波濤之中,期望 其消弭洪災。正如《周禮·秋官·壺涿氏》中的記載:“壺涿 氏掌除水蟲,以炮土之鼓毆之,以焚石投之。若欲殺其神,則 以牡 午貫象齒而沉之,則其神死,淵為陵。”洪水暴虐恣肆 畢竟會結束,新的一輪洪水氾濫之前,江河又會碧波盪漾,款 款柔情播灑著生命的玉液瓊漿,讓古蜀人盡情享受風光如畫的 平原。

這些象牙的來路,也有學者認為來自南方絲綢之路,依據 是這些象牙鑑定為亞洲象,而且三星堆遺址的青銅神樹、金 杖、金面罩、蓮瓣銅鈴掛飾等,均與南亞乃至西亞文物特徵偶 合,數量可觀的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海貝,則更是“南絲路”榮 光的實證。不說別的,僅漫漫長途,險山惡水,長途運送的 過程都令人難以想象。在三星堆博物館螺形主館前的圓形花 圃中,矗立著一塊“古代南方絲綢之路零公里”的黑色大理石 碑,紅色碑文為李學勤先生撰寫。“南方絲綢之路的提出,在 世界學術史上是非常重要的。應該把歐亞大陸作為一個整體來看,而中間進行連鎖的環節,就是過去所說的幾條絲綢之路。

這幾條絲綢之路里面,最值得進一步開發的,就是我們說的南 方絲綢之路,即西南絲綢之路。而在西南絲綢之路這方面佔據 一個非常重要關鍵地位的,一定就是三星堆。”

絲綢之路的概念最早是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F。Von Richthofen)提出的。1868年秋天,當他初次來華時,經過鴉 片戰爭打擊的清王朝已風雨飄搖。為了方便,李希霍芬在他護 照上加了個“李”字。兩年後,他到洛陽走訪川陝會館、關帝 廟等聯誼祭祀場所,重點考察了城南關的絲綢、棉花市場。從 洛陽到“撒馬爾罕”(今屬烏茲別克),這條綿延兩千多 年的古老貿易通道,被命名為“絲綢之路”,概括以絲綢為主 要內容的東西方商路,後來成為一種文化的代稱。不過,當時 動亂持續的中國,卻難以消化這個研究成果。直到1955年,季羨林先生論文《中國蠶絲輸入印度問題的初步研究》,正式 提出“橫亙歐亞絲路”概念。一石激起千層浪,經過眾多學者 多年的研究,絲路有廣義、狹義之分,《詩經》中就有“女執 懿筐”“爰求柔桑”的敘述。先秦的《穆天子傳》記錄了大約 公元前963年,周穆王赴阿爾泰地區與“西王母”宴飲,並贈 “錦組百純”。絲綢之路至少可以追溯到商代。“自黃帝時代 至夏朝,應當是草原絲綢之路起源與形成的時期”。中國古代 連線東西方的商路,不僅有北絲路、南絲路,也有草原絲路和海上絲路。

消弭軍事威脅,謀求和平,是絲綢之路開通的原始動力 源。絲綢之路上的交融是一種先進文明向周邊的自然輻射,一 種高勢能文化向低勢能文化滲透與浸潤的自然過程。它不灌輸 侵略性,而是灌輸互助合作精神。這一過程中,不同文明之間 互通有無,學會對話消除隔閡,無數新奇的商品、技術與文 化,逐漸傳播到亞非歐不同的文明世界。

南絲路先秦時稱作“蜀身毒道”或“滇緬道”。這條從成 都平原出發,途經雲南、貴州和兩廣,直達東南亞沿海和緬 甸、印度以至中亞廣大地區的古代商貿通道,線路最長、歷史 最悠久,穿過時空至今光彩奪目,堪稱國際交通大動脈。稱作 南絲路,當然離不開絲綢,巴蜀是中國古代絲綢的發源地之 一,黃帝正妃嫘祖生在四川,成都名“錦官城”,蜀錦、蜀繡 馳名中外。在時間上,養蠶繅絲比人們熟知的中國四大發明更 古老,留有一些相當優美的傳說。《搜神記》中“馬頭娘的傳 說”流傳很廣,大致相同的情節還見於《蜀中廣記》卷七一: “蠶女者,高辛氏之世,蜀地未立君長,無所統攝,其人聚族 而居,遞相侵噬,廣漢之墟,有人為鄰土所掠去已逾年,惟所 乘之馬猶在……”值得注意的是“廣漢之墟”即三星堆所在地 廣漢。又《四川通史》卷四四記載:古蜀“蠶女墓”在什邡、 綿竹、德陽三縣交界,石亭江北岸。三縣交界也在這一區域, 這些傳說和記載,讓三星堆神樹以老成的姿態和高標遺韻,連線起中國絲綢長遠的迴響。

三星堆的青銅人像戴著花冠、平頂冠和羽冠等多種冠冕, 大立人更是身著三層華服,方形披巾上繡著龍紋,直達膝部的 長襟衣上,裝飾有人面形花邊,依稀顯示出刺繡的痕跡。這些 豐富的紋飾,精緻的圖案,反映出當時服飾的水平,有身份尊 崇,亦有巫術感應。這些服飾中說不定就有絲綢。由此聯絡到 紡織這門更為古老的技術,三星堆有不少圓餅形和梯形的陶紡 輪,這些早期的紡織工具,隱隱凸現著絲綢到服飾的痕跡。

近年來,學術界發現一個值得深思的北緯30°現象,兩河流 域文明、古埃及文明、中華文明、地中海愛琴文明、瑪雅文明 均處在北緯30°附近,而且發生、發展的時間也基本相近,這 條緯線附近,匯聚了百慕大三角、埃及金字塔、巴比倫“空中 花園”等地球上最為神秘的奇觀和文化資訊。其他文明均中斷 了,唯有中華文明一直延續至今,這不能不說是人類文明史的 一大奇蹟。三星堆和金沙巧就巧在它與那些偉大文明都處在北 緯30度附近。兩處遺址和成都平原如今陸續發現的多處古蜀文 化遺址,古蜀文明奇峰突起,成為中華文明群星璀璨的一個亮 點。

兩處遺址均出土了大量金器,在數量和種類上,在我國商 周時期均屬罕見。金沙遺址出土的200餘件金器中,有一個呈圓 環形的金冠帶,冠帶重44克,圓圈直徑19。6釐米-19。9釐米, 頻寬2。68釐米-2。8釐米,厚0。02釐米。金冠帶上鏤刻著四組相同的紋飾圖案,分別有一魚、一箭、一鳥和一圓圈,箭桿較粗橫貫鳥頸有尾羽,箭頭射入魚身,魚體豐肥鰭鱗畢現,極為生 動。並非偶然,金冠帶紋飾與三星堆的金杖箭穿魚鳥圖案一模 一樣,鳥成雙馱箭射中魚,其內容顯然具有巫術性質,有古蜀 人模擬巫術希冀漁獵豐收的祈祝。關於鳥,柏灌、魚鳧、杜宇 三個王都與鳥有關,有鳥能捕魚,又是魚鷹的象徵,魚鷹,則 正是魚鳧王朝視為神鳥的圖騰崇拜。魚和鳥如此緊密地聯絡在 一起,是象徵分別以魚和鳥為祖神崇拜的兩個部族聯合組成的 魚鳧王國,還是希冀魚能潛淵,鳥能昇天,具有上天入地的功 能?這些故事總是那麼奇妙,撥動隱秘的心絃,“莊生曉夢迷 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融通轉化為一種模糊的歷史畫卷,讓人浮想聯翩。

金杖、金冠帶可能是王權和巫術的結合體,在殷商時期 的成都平原出現文化內涵如此豐富的金杖,意義重大,其為 權杖之說已為學術界普遍認同。從“禹鑄九鼎”開始,中原 夏、商、週三代都用“九鼎”作為國家最高權力的象徵,連 秦王朝一統天下,也是首先“據九鼎、案圖籍”。使用權杖 的現象,歷史上卻在西亞、近東和古埃及大量存在,會不會 有經過南方絲綢之路與域外文明進行交流的可能?金冠帶和 金杖箭穿魚鳥圖案的同一性,雄辯地證明金沙遺址和三星堆 的文化延續關係。

資料顯示,黃帝、顓頊、鯀、禹等上古帝王,都與蜀地有關。《史記·五帝本紀》記述了黃帝的兩個兒子降居在蜀地的沫水若水,《山海經·海內經》雲:“黃帝妻雷(嫘)祖,生 昌意。昌意降處若水,生韓流。韓流擢首、謹耳、人面、豕 喙、鱗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顓頊。”據考 證,韓流即高陽,文中所道的擢首,即僵直的長脖子。謹耳即 葫蘆狀的耳型。豕喙,指大嘴巴。這三種體態特徵,與三星堆 出土的青銅人像群如出一轍。顓頊帝在《史記》中列為五帝之 二,僅次於黃帝,就其葬所而言,有漢水、濮水兩處,唯獨他 的出生地,只有若水一說,若水即今天的四川雅礱江。川西的 黑土地託舉起先民們的衣食住行,原野以藏愚守拙的寧靜,不 動聲色地演繹了天府之國的黎明。

兩處遺址均出現帶典型良渚文化特點的玉琮,金沙的十節 玉琮,高22。2釐米,上寬6。9釐米,下寬6。3釐米,半透明的 青玉,質地溫潤,一度被稱為“琮王”。玉琮是重要的祭祀 工具,《周禮》記載:“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內圓 外方的玉琮,生動地說明了遠古長江中下游文明的互相交流和 影響。古蜀巫風盛行,那時的祭祀活動應滲透到了日常生活的 方方面面。祭祀和巫術混生,巫師以巫術祈福禳災,用卜筮決 疑惑,延及醫治疾病,扮演了人和鬼神間的中介角色。甲骨文 中“巫”字的寫法,就像人拎著牛尾或鳥羽起舞的樣子。帶有 巫術色彩的原始歌舞,應普遍存在於祖先、英雄、神靈等祭祀 中。從帶有濃厚原始巫術色彩的龍、虎、鳥、蠶、雞等圖騰,到強烈的神樹、神山、神靈、祖先、太陽崇拜,再融入想象豐富的神話傳說,應該說,這個時期的古蜀先民的宇宙觀和世界 觀已由初民的原始思維,逐漸形成了原始宗教意識。

蜀地為道教的誕生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由“巫”成 “道”,“萬物有靈”伴隨其始終。在金沙遺址出土有占卜的 龜甲,與來自殷墟的龜甲近年曾一起來三星堆展出對話。殷墟 的龜甲,不僅有甲骨文記事,其所鑿刻的痕跡或開孔都比較規 則。金沙的卜甲埋藏區,發現大小卜甲19片,其中一片長59釐 米,最大的卜甲上,圓窩大小差別不大,中部似有兩排一組的 意味,但從整個卜甲看,鑿刻開孔及火燒痕跡又不算規則,具 有隨意性。龜甲上沒有文字,這又顯示出古蜀文明的神秘和獨 特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