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有“不是”的父母,也有“是”的孩子

我寧可相信“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句話,可是看看真實的社會,“不是”的父母比比皆是,變質的親情也多不勝數。

近日,山東十六歲女生楊瑞立中考前被親生父親殺害一事就顛覆了我對“親生父母”的認知。

天下有“不是”的父母,也有“是”的孩子

虎毒不食子,人不毒,卻會殘子。

楊瑞立,是一名品學兼優的山東女孩,從出生開始,她就處在原生家庭爭吵與家暴的漩渦中。重男輕女的父親,對她動輒大打出手,重輒到最後慘死在父親的屠刀之下。

身為人父人母,兒女有再多的不是,你也只能是耐心的指引與教導,縱然ta犯了滔天大罪也有法律的制裁。子女不是你的私有財產,不是你想要就要,想毀就滅之的。

楊瑞立的結局說起來傷感,痛心,但這卻是人性的真實——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愛”著他的孩子的。天下也有不是的父母。

天下有“不是”的父母,也有“是”的孩子。

小王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青年,退伍後努力工作,存了一點錢,然後和朋友合作開了一家餐廳,沒想到兩年不到就收攤了。不但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錢泡湯還欠了一屁股的債。他回到老家,以為家的溫暖可以讓自己好過一點,誰知父母對他不但不給予安慰和鼓勵,反而罵他毛糙衝動,是個敗家子。

事實上,小王並沒拿家裡一毛錢,雖然負了債,他也沒有要父母來助他渡過難關的意思。他回家只是想“休息”一下罷了,誰知道父母的態度竟然如此。小王心情沉重、擎著淚水,連夜離開了老家,而父母親也沒有要他明天一早再走……

人之所以會如此,我冥思苦想後可以從以下數點來解釋:

1。人也是動物的一種,雖然人和其他低等動物不同,同時也因為受教育的緣故,強化了“靈性”的一面,但屬於遠古的動物性的記憶仍然殘存在潛意識裡,因此有些父母會和動物一樣,排斥長成的孩子;換句話說,孩子“長大”,繁殖後代的天賦任務已經完成,哺育期的親情便消失了。

2。父母的謀生能力降低時,基於“生存”的本能,對子女的“奉養”能力出現大小眼,加上原始親情的稀化,“表現”不好,有可能回頭去依靠、虐奪父母生存資源的子女。

天下有“不是”的父母,也有“是”的孩子

這樣子分析,並不是要把親情物化,而我們也不必對親情感到失望,畢竟天下好的父母還是佔大多數,我是要你瞭解一個事實——有時候,有些人的親情是有條件的。

親情不是特效藥,“自立自強”才是萬靈丹。

因此,在你已“成年”,足堪自立之後,你不可對父母再有依賴之心,不要以為父母還可以像過去一樣呵護著你;你也不可以冀望在失意的時候得到父母諒解的鼓勵,相反的,你應該儘量“壯大”起來,展現你“回饋”父母的能耐,否則你將在兄弟姐妹中失去地位,除非你是獨生子。碰到不如意的時候,也儘量把眼淚往肚裡吞吧,長大後的你的眼淚,在父母眼裡是不值一文錢的……

事實上,不只父母對子女的親情會變質,子女對父母也是如此。也就是說,子女長大後對雙親“孝順”的程度也受到物質的影響,以恭順的態度來獲取資源。這是為了生存的需要,屬於動物的本能,不足以為奇。另一方面,子女長成,翅膀硬了,不再需要父母的羽翼,所以對父母的感情便因依賴減少而淡薄,甚至消失。自然界的動物大都如此,不過,因為人的層次較高,以及受了教育和被社會倫理的規範所影響,表現出來的和其他動物會有所不同。

但屬於遠古的動物性記憶仍然存在於意識的底層——而這也就是家庭悲劇持續上演的原因。所以我們不可否認的要時時強化倫理教育。

基於以上的分析,我們反倒應該對於那些無怨無悔、始終如一的親情,我們要加以珍惜。

天下有“不是”的父母,也有“是”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