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競爭邏輯轉向共生邏輯

在傳統商業中,企業習慣在不停把自己做強做大的同時,時時刻刻關注同行也就是競爭對手的一舉一動,生怕一不留神自己的相對競爭優勢就被對方佔領了,從而失去了市場地位。這樣的生存模式我們非常習慣,但是在數字化時代有沒有什麼新的變化?

舉一個例子,當年亞馬遜是做線上實體圖書銷售起家的,因為這是基於網際網路新技術平臺的一個創新,對於線下書店形成了強有力的競爭,導致了很多實體書店的關門。世界各國也都紛紛模仿這種商業模式,比如我國的當當網也風生水起。當年也有很多人預測,實體書店終將消亡,因為論規模論經營效率,都比不上線上書店。

但是,這麼多年之後,我們會發現實體書店依舊存在,而且那些有特色的實體時代甚至成了網紅打卡地,比如上海最高樓裡的朵雲書苑,比如大名鼎鼎的日本的蔦屋書店甚至漂洋過海來上海開了實體店。

為什麼?就是陳春花老師在《價值共生》這本新書中講過的,在數字化時代,人們更注重客戶的價值體驗、只要是能為客戶提供價值的,我們完全可以把競爭邏輯轉化為共生邏輯。

怎麼理解?人們喜歡逛線下書店的原因有時是超越購書的,他們需要的是一種看書的氛圍,是一種體現自己有文化的拍照打卡的感覺,是一種將書本的油墨香與咖啡香融合在一起的體驗。所以線下書店完全成了一個體驗場,但順便也可以帶一些書回家。

同時新的商業模式就是線上和線下相輔相成的,現在看起來並不是相互衝突的,線上與線下共同發力反而促進了整體閱讀圖書市場的蓬勃發展。

從競爭邏輯轉向共生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