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中的王公貴族們假期都玩什麼?

很多人對宮廷娛樂的第一印象是“狩獵”。不過狩獵是一項季節性活動,很看動物的臉色,加上玩起來勞師動眾,即使是皇帝也沒法一年四季想什麼時候玩就什麼時候玩。真正的常規娛樂專案往往

要常設在

宮牆之內。

紫禁城中的王公貴族們假期都玩什麼?

宮內還領先一步與國際高科技接軌:比如溥儀1922年就能騎上腳踏車,還在紫禁城搞了個20輛車的豪華車庫。

今天,現代人能接觸到最接近當年宮廷的環境,就是故宮。然而買張票去故宮,能看到祭祀設施、政務場所、飲食起居,卻很難找到一個專門的娛樂場所——等等,其實也有,在紫禁城,曾有過大大小小11座戲臺,算是那個年代的KTV和Livehouse。

戲臺,自然是用來唱戲的。中國的戲劇在元朝開始崛起,到了明朝,才從民間蔓延到上流社會。也就是說,從物力人力和發展程度來看,中國古代戲劇的巔峰是發生在紫禁城裡的。

紫禁城中的王公貴族們假期都玩什麼?

戲劇在紫禁城內的輝煌還要等到同樣是清朝。清朝的皇帝和貴族們大都非常喜愛看戲,甚至還有不少人迷上了自己唱戲,早期所謂票友都是八旗子弟。而這些人的戲劇啟蒙,少不了逢年過節宮廷內必辦的各樣戲劇。

清朝設立了專門的機構管理戲曲排練與演出等事務,稱為“南府” (後來變為昇平署)與“景山”,不僅任用太監作為演員,還大批招募江南等地的民間藝人。

在設施上,清朝貴族們也想出了很多花樣。他們在紫禁城內蓋了功能不同的各色戲臺:有方便皇帝和妃嬪看戲的室內小戲臺,也有挨著寢宮、承擔逢年過節戲劇演出任務的中型戲臺,還有專門為特別大事準備的三層大戲臺。其中很多戲臺的設計理念已經相當先進,像是重華宮的漱芳齋戲臺在頂層有升降絞車,而光緒看戲的西次間前沿炕看上去已經和現代餐館的雅間沒什麼區別了。

一直到1923年,清朝貴族們還在當時已是故宮的紫禁城看了一場戲,慶祝敬懿皇貴太妃的生日,這是宮中的最後一場戲——作為對照,就在同一年,宮牆之外,第一次國共合作已然開始。

和戲曲一樣,清朝貴族把宮廷音樂也進一步制度化,設定了諸多樂隊。這些樂隊規模龐大,種類繁多,不僅有回族樂隊、朝鮮樂隊、蒙古樂隊,還有緬甸和安南的樂隊,到了晚清,清宮還引入了留聲機用於播放唱片。

紫禁城中的王公貴族們假期都玩什麼?

至於體育活動,光是球類運動,就有蹴鞠、馬球、步打球等諸多形式,甚至還有一種名為“捶丸”的運動,玩家要用球杆將球擊入地下的球窩中,球窩上還設有彩旗,怎麼看怎麼像現代高爾夫。

清朝皇帝也充分利用了紫禁城附近的水域。清本來就是起源於白山黑水之間的漁獵民族,有在冰面上作樂的傳統,因此冬季的冰嬉被認為是“國制所重”(乾隆語)。清朝的冰上宮廷娛樂專案不僅有滑冰競速賽、雜技表演,還有所謂“轉龍射球”:射手們一邊列隊盤旋滑冰,一邊射擊冰上旌門的“天球”。

清朝對冰嬉的重視在現代影視作品中也有體現。《甄嬛傳》裡的安陵容就因為冰嬉時的舞姿優美,得到了雍正的關注。

所有這些紫禁城裡的娛樂活動,在今天都已經是風中的往事。紫禁城變成了故宮博物院,從皇家宮殿變成了文保單位,再也沒有了耽於享樂的王公貴族們,也沒有了逢年過節的種種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