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火箭發展簡史——為什麼一夜之間所有人都開始發火箭了

最近關於火箭的新聞尤其多,先是淘寶主播薇婭在直播中賣掉一顆價值4000萬的火箭,後有space x發射了第一艘民用載人飛船。

再到b站,也要發射火箭了。

商業火箭發展簡史——為什麼一夜之間所有人都開始發火箭了

據說b站的影片衛星會在6月下旬發射,屆時,b站將會直播火箭發射升空,果然“後浪”們的目標都是星辰大海。

參考發射衛星都得放放歌的傳統,我覺得b站的衛星昇天以後啊,可以對著無垠宇宙播放一首“處處吻”或者”千本櫻“作為b站獻給群星的禮物,和對卡茲的深切懷念。

商業火箭發展簡史——為什麼一夜之間所有人都開始發火箭了

當然,B站發衛星也不止是為了放個超大禮花直播給你們看,據說這次是一顆遙感衛星,上天后衛星會利用遙感技術偵測地面資訊,並獲取高畫質影片和影象,這些影像會對b站的使用者開放。

作為一個從小吃著喜之郎果凍的小小太空人,我不禁生出了大大的疑惑:為什麼忽然之間,全世界都開始和巴斯光年一起:“飛向宇宙,浩瀚無垠”了呢?

說起“飛向宇宙”的民間帶鹽人,就不得不談到那位大名鼎鼎埃隆馬斯克,這個被無數人奉為矽谷鋼鐵俠的新時代科技偶像,和他旗下的SpaceX一同構成了後宇航時代人類探索宇宙的肇始。

如果你不知道Space X,那你一定知道馬斯克,如果你不知道馬斯克那你一定知道特斯拉,如果你連特斯拉都不知道,

點個贊出門面壁去

2002年就創立的SpaceX,已經在航天領域深耕18年,這18年中,SpaceX從十幾人的小作坊 逐漸成長為 全球航天技術的引領者之一。

商業火箭發展簡史——為什麼一夜之間所有人都開始發火箭了

SpaceX成立

馬斯克從一個完全不懂行的碼農,到變成半個火箭專家,不斷地同各種航天專家交流,一次次參與火箭發射實驗。

中間最慘的時候,三次連續發射失敗,關鍵工程師出走,一億美元融資全部燒光,公司破產在即,2012年,馬斯克在回憶起那段艱難的時光時,對著鏡頭不禁落淚,並承諾決不放棄。

所有人都不看好他。

世界上都沒幾個國家能做到的事,你區區一個商人憑什麼?

美國最負盛名的軍火製造商、同樣製造火箭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頭號說客在國會山輕蔑地稱SpaceX為“小不點”。波音稱它的火箭是用“腳踏車零件”造的,還向紐約時報嘲笑:“他們怎麼也得發射成功證明下自己嘛。”

但最終,Space X憋出的大招還是打了那些hater的臉, 自從2008年,第一次成功將獵鷹1號送入太空軌道後,Space X就一路開掛,第一家成功研發和發射液體運載火箭的公司,第一個研發出火箭回收技術的航天公司,有史以來第一家將人類送入太空軌道 的私營企業。

在實現了一系列不可能後,今天的SpaceX在商業航天的地位就如同,蘋果之於智慧手機,不僅開啟了一個行業的新世代,還成為了整個行業當之無愧的引領者。

商業火箭發展簡史——為什麼一夜之間所有人都開始發火箭了

當然,一個新商業時代的開創,固然要靠個人的奮鬥,但是也要考慮歷史的程序。

除了馬斯克讓人類成為多星球物種的執念,美國對於商業火箭專案的有意扶持也是推動商業火箭行業發展的重要原因。

自從冷戰結束以後,nasa的戰略地位一落千丈,地位低了,分到的錢就少了,“阿波羅計劃”那樣的燒錢模式不能再繼續了,於是美國開始寄希望於用可重複飛行的太空梭來降低航天成本。

但成本沒降下來,nasa反而停止了載人航天計劃。自從2011年最後一艘太空梭亞特蘭蒂斯號退役後,美國就沒再進行過載人發射任務。

在30年的美國航天飛機發展史上,共耗費3000多億美元,完成115次發射,換算下來,太空梭的單次發射成本在1。5億美元左右。

商業火箭發展簡史——為什麼一夜之間所有人都開始發火箭了

除了沒降下來的發射費用,太空梭的安全性也備受質疑,”哥倫比亞號“和”挑戰者號“的兩次失敗不僅讓任務失敗,飛船爆炸,還葬送了14位精心訓練的宇航員。

21世紀什麼最貴,人才!

太空梭沒了還能再造,但培養一名宇航員的可要比培養一個總統難多了

,更別提發射失敗讓人們對航天事業蒙上了一層悲傷的陰影。

nasa陷入太空梭退役後無無機可用的窘境,只好去找他們的老對手俄羅斯。

俄羅斯別的不說,繼承自前朝的航天事業那是冠絕全球。俄羅斯這邊也挺高興,老對手有求於自己,除了賣賣航母,又可以增加一筆不菲的外快收入。

商業火箭發展簡史——為什麼一夜之間所有人都開始發火箭了

只不過俄羅斯這邊發現錢還挺好賺,坐地起價,

越來越貪婪

,一開始每位宇航員的費用還只有2000多萬美元,到最後價格已經暴漲到將近9000萬。

從美國太空梭退役以來,美國宇航局已經向俄羅斯支付載人航天費用超過35億美元。

nasa這邊心理也是真的苦呀,航天競賽燒錢就算了,搞了個太空梭還燒錢,現在去租別人的還被坐地起價。這一波燒錢三連下來,

美國不得不將目光放到了民間,尋思起了商業火箭計劃

商業火箭發展簡史——為什麼一夜之間所有人都開始發火箭了

美國開始有選擇地扶持民間的宇航公司,space x作為商業火箭的引領者自然就被列入了白名單。

而彼時的SpaceX正好在找能買火箭的客戶, 兩者一拍即合,

淦!

幹他丫的商業火箭。

實際上,從08年開始,SpaceX就陸續開始接受nasa的訂單,也正是在一筆筆數億美金的訂單中,SpaceX才能撒手開幹,載人飛行,星際移民,各個專案相繼上馬。

所以說真正開啟火箭大商業時代的,其實是俄羅斯···咳額,其實是各方合力的結果。

據說SpaceX一度搶佔了俄羅斯商業火箭的壟斷地位, 俄羅斯聯邦航天局每年的損失可能超過

2億美元

俄羅斯宇航局局長德米特里·羅戈津就醋意十足地隔空“炮轟”馬斯克,SpaceX在太空發射領域的定價策略是傾銷,擠壓了競爭對手的生存空間。甚至還一度有傳言,俄羅斯當局要暗殺馬斯克。

最後,俄羅斯火箭不得不七折甩賣,看來任何市場都需要有競爭呢。

如今商業火箭雖然已經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仍只算得上方興未艾。

比如,雖然SpaceX已經是目前成本最優的火箭發射方案,但6000萬一次的發射費用仍然距離馬斯克 20萬的目標相距甚遠。

商業火箭發展簡史——為什麼一夜之間所有人都開始發火箭了

儘管馬斯克的SpaceX已經實現了火箭的重複利用,但成本依然居高不下

更別提相關的太空旅行,空間實驗,甚至是

移民火星

了。

距離真正”普通人“也坐得起的火箭,也還差大概173個財富密碼那麼遠,希望”拼多多“也考慮下火箭業務。讓我們這樣的韭浪也能享受得到航天事業發展帶來的福祉。

那我們有國內版的SpaceX嗎?

這就不得不提到國內商業火箭的發展了,國內商業火箭開始發展的時間呢,相對美國要晚一些,但發展速度很快,馬斯克用18年將SpaceX打造成為三百億估值的火箭龍頭企業,國內從15年開始,至今不到5年時間,已經培養出超過百億的行業規模。

商業火箭發展簡史——為什麼一夜之間所有人都開始發火箭了

2015年開始,中國開始推動軍民融合的政策,火箭發射的大門忽然就開始向民間開放。

如果你把2015年作為一個節點,會發現正是那一年開始,有很多投資機構進入了航天市場,這其中不乏順為、經緯中國、IDG等中國一線投資機構。

從15年開始,也有不少技術人才從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這樣的體制內走出來,加入了民營航天企業,就像90年代一大堆國企事業單位職工紛紛下海尋找他們的財富密碼,從前幾乎沒什麼選擇的航天工程師們終於也有了下海的機會。

資本和人才

都相繼湧入中國的商業火箭領域。對於任何產業來說,這兩大要素集聚的作用都是十分明顯的。一堆民營火箭拔地而起,藍箭、零壹等第一批民營航天公司相繼成立。

今年4月,國家發改委明確表示,將衛星網際網路列為新基建內容之一。

越來越多的資本開始投入這一領域,國內火箭也開始探索自己的商業模式。

目前來說,商業火箭的商業模式主要分兩種,一種是政府單,幫忙完成一些運載任務呀,科研任務之類的;另一種就是來自民間的訂單,我們熟悉的薇婭賣火箭,小破站的的影片衛星,也都是這一筐的。

商業火箭發展簡史——為什麼一夜之間所有人都開始發火箭了

但是什麼事情,一變成生意,就不那麼酷了,哪怕是發射火箭這種聽起來就倍兒牛逼的事。

2019年7月,中國第一枚民營運載火箭成功入軌,這讓中國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擁有民營航天衛星發射服務能力的國家。

本來是個挺振奮的事,但永不眠的資本永遠有辦法把一個事變得油膩起來。這個火箭名叫“雙曲線一號遙一“,雖說名字官方,學術了點,但也還能聽,但是商業火箭,要恰飯的嘛。

你們猜猜中國第一顆商業運載火箭叫啥?

長安歐尚號!

作為對比,中國在發射的第一顆衛星叫 東方紅一號,中國的載人衛星叫 神州,空間站叫天宮,探月工程衛星叫嫦娥……都是充滿中國傳統元素又不失信達雅的名字。

就是這樣一個神似90年代村土企業家回鄉開的拖拉機的名字,構成了中國商業火箭的偉大開端。

商業火箭發展簡史——為什麼一夜之間所有人都開始發火箭了

其實b站發射的這顆影片衛星也是走的冠名路線,大多數愛好者一眼就能看出這顆衛星實際就是長光的吉林一號,b站買的是衛星的資料服務和衛星。嗶哩嗶哩影片衛星雖然簡單直白,但相較神州天宮,這些名字也還是俗氣些。

可見火箭商業化也不全是好處,至少在名字的帥氣程度上,就遠不如國家隊了。

畢竟,盈利是一時的,但帥可是一輩子的。

商業火箭發展簡史——為什麼一夜之間所有人都開始發火箭了

總體來說,國內的火箭公司都還處於起步階段,相比於已經風雨兼程了18年之久的space x,中國的火箭公司不過成長了4年,不論是技術還是資金都還遠說不上成熟。

2015年—2019年,四年時間,與商業航天相關的投資金額也只是剛剛超過百億元。和動輒數十億估值的網際網路造夢神話相比,這點融資金額簡直不值一提,畢竟,

套上個網際網路的外皮

賣個咖啡都能上百億市值

商業火箭發展簡史——為什麼一夜之間所有人都開始發火箭了

上世紀末的時候,社會上都流行這樣一句話:造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如今造火箭的不如賣咖啡豆的,中國的商業火箭行業雖然正飛速發展,但仍處於早期階段,更別提出現一個像馬斯克一樣的白日夢想家和商業火箭英雄了。

不過我想,即便如今的商業火箭還難以實現馬斯克讓人類成為“星際公民”的願景,也不能實現太空旅行這樣的美好幻夢,但商業火箭出現以及興起的確降低了人們探索太空的門檻,讓火箭這種在以前只能由龐大國家機器來研發運轉的工業機器,成為承載更多人探索太空夢想和激發人類進取精神的媒介。

也正是有了這些商業火箭公司,像B站這樣的內容公司才能“仰望星空,想象未來,探索宇宙”。

商業火箭發展簡史——為什麼一夜之間所有人都開始發火箭了

就像b站在他們的火箭宣傳片中說的:今天,我們沉浸於科技帶來的便利與享樂,在虛擬世界裡流連忘返,是否還記得,人類追求進步的初心,是向外探索更大的世界。

這是屬於我們的大航海。去找吧,財寶都在這星辰大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