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隻蟲子吃蘋果”的故事告訴你計劃的人生會有什麼大不同

“四隻蟲子吃蘋果”的故事告訴你計劃的人生會有什麼大不同

有位管理學家曾用“四隻蟲子吃蘋果”的故事,透徹地分析了做計劃的方法。在這裡,我們不妨共同過回顧一下,掌握一些必要的方法。

第一隻蟲子,辛苦地爬到蘋果樹下,它根本不知道這是一棵蘋果樹,更不知道樹上紅紅的果實就是蘋果。它看見其他蟲子都往上爬,自己也稀裡糊塗地跟著往上爬,沒有目的,不知道哪裡是終點,更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樣的蘋果,以及如何去摘取蘋果。結果有兩種,或是找到大而甜的蘋果,幸福地生活著;或是在樹葉裡迷了路,過著食不果腹的日子。在尋找蘋果的蟲子中,絕大多數都是這一種,沒想過生命的意義,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而努力。

第二隻蟲子也爬到了蘋果樹下。它知道這是蘋果樹,也確定了自己的目標就是要在這棵樹上找到一個大蘋果。可它不知道,蘋果長在什麼地方。它琢磨,這蘋果應該長在大枝葉上。於是,它就慢慢地往上爬,遇到分枝的時候,就選擇比較粗的樹枝繼續爬,按照這個標準,它努力了很久,最後終於找到了一個大蘋果。它剛想撲上去吃一口,放眼一看,這蘋果不是最大的,周圍還有很多比它大的蘋果;更讓它生氣的是,要是它上一次選擇另外的一個樹枝,就能得到一個超大的蘋果。

第三隻蟲子來到蘋果樹下時,頭腦很清醒,知道自己想要的就是大蘋果。它研製了一副望遠鏡,在開始爬之前,先用望遠鏡搜尋了一番,瞄準了一個大蘋果。同時,它發現從下往上找路時,會遇到很多分枝,有各種不同的爬法。如果從上往下找路時,只有一種爬法。它細心地從蘋果所在的位置,由上往下反推到目前所處的位置,記下了這條確定的路徑。然後,它就開始往上爬,遇到分枝時毫不慌張,因為心裡很清楚該走哪條路,不必跟著其他蟲子去擠。例如,它瞄準的蘋果是“教授”,那就沿著“深造”的路去走;如果目標是“老闆”,就沿著“創業”的路去走。按理說,這隻蟲子應該會有一個不錯的結局,因為它有計劃。可事實沒那麼樂觀,這條蟲子爬得太慢了,當它抵達目的地的時候,那隻蘋果不是被別的蟲子搶先佔領了,就是已經熟透而爛掉了。

第四隻蟲子和前面三隻不一樣,它做事有規劃,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知道蘋果是怎樣長大的。它用望遠鏡觀察蘋果,把目標鎖定在一朵含苞待放的蘋果花上。它計算著自己的行程,估計到達的時候,這朵花的位置正好長出一個成熟的大蘋果。按照這一計劃,它行動了,果不其然,在那個蘋果成熟的時候,它成了第一個擁有者。

從這四隻蟲子的做法上,管理學家總結出了幾條結論。第一隻蟲子,沒有目標、沒有計劃,懶惰糊塗,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一輩子庸庸碌碌地活著。生活中的很多人都處於這樣的狀態中。

第二隻蟲子,有自己的想法,知道想要什麼,但不知道如何實現目標。它只是遵循著習慣去做事,看似走的是正確的路,實則卻一點點地偏離了目標,而自己渾然不覺,忙碌了半天,竹籃打水一場空。其實呢,它曾經與正確的選擇離得很近,只是它未曾發覺。

第三隻蟲子,有清晰的人生計劃,也能作出正確的選擇。可惜,它的目標太遠大了,而它的行動卻過於緩慢,機會不等人,時間也是有限的。單憑個人的力量,也許一生辛勞,也未必能找到那個蘋果。若是制訂了合適的計劃,再充分利用外界的力量,能找到一個“望遠鏡”,它很可能就成功了。

第四隻蟲子,不僅知道自己要什麼,還知道如何得到蘋果,以及得到蘋果需要的各種條件。為了這個目標,它制訂了清晰的計劃,在望遠鏡的幫助下,一步步地實現了自己的理想,時間也安排得剛剛好。

細想起來,我們的生活和事業之旅,也和蟲子吃蘋果的經歷差不多,我們要像第四隻蟲子那樣,做好詳細的計劃,絕不能盲目衝動地行事。科學可執行的計劃,猶如火車的軌道,有了軌道,火車才能安全、快速地前進。

你屬於哪一種呢?

“四隻蟲子吃蘋果”的故事告訴你計劃的人生會有什麼大不同

分享《超級自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