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中科院強強聯手,π實驗室揭牌,任正非佈局了26年

美國的打壓,讓華為的發展遭遇到了重創,不管是5G業務還是智慧手機業務,都出現了斷崖式下跌,一度傳出“華為將退出手機市場”的訊息,這也讓國人十分擔心華為的處境。但謠言止於智者,華為明確表示,不僅不會放棄華為手機業務,還將有質量地活下去。除了彌補晶片短板之外,華為在作業系統領域以及其他領域也有了新的突破。

華為、中科院強強聯手,π實驗室揭牌,任正非佈局了26年

近日,華為和中科院強強聯手,聯合創辦的π實驗室正式揭牌。這家實驗室和傳統的聯合實驗室不同,其中的科研人員並不僅僅只是來自於華為和中科院,還吸納了一些頂級的科研人才。π實驗室不僅面向國內,更是向全世界開放,只要是在該領域的頂尖人才,都能夠加入到π實驗室。那麼這個實驗室的研究方向是什麼呢?

華為、中科院強強聯手,π實驗室揭牌,任正非佈局了26年

區別於華為以往的研究方向,π實驗室主要是為了研發新科技,透過新理念的引入,用物理的方法來解決科技問題。目前π實驗室的總人數已經超過了20人,其中大部分人都是數學院士。早在1995年,華為就開始吸納數學人才,所以為了走這一步棋,任正非已經佈局了26年。截止到目前,華為擁有的數學人才已經超過700名,其中不少人的年薪都達到了上百萬美元,最高的甚至超過了200萬美元,為何任正非堅持要培養數學人才呢?

華為、中科院強強聯手,π實驗室揭牌,任正非佈局了26年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如果要在軟體開發以及晶片研發中有所突破,數學人才起到了關鍵性作用,這也是華為堅持和中科院合作的原因所在。π實驗室並不是華為和中科院的第一次合作,早在5年前,華為就已經和中科院聯合建立了“SKA實驗室”,並且華為和中科院還圍繞演算法、AI、控制以及大資料等方向進行過論壇交流,華為對於科研的重視,確實是國內數一數二的。

華為、中科院強強聯手,π實驗室揭牌,任正非佈局了26年

去年一年,在華為遭遇到如此大的打擊之後,任正非依然沒有降低科研投入,科研投入的總額再創新高,達到了1419億,排在第二的阿里巴巴的科研投入也僅僅只是華為的零頭而已。此前,任正非就多次表示,會堅持將華為營收的10%用來科研,但2020年的科研投入已經佔到了華為營收的16%,試問在國內,還有哪家企業能夠擁有華為這樣的魄力呢?

華為、中科院強強聯手,π實驗室揭牌,任正非佈局了26年

即使晶片被斷供,海思也變成了“空殼”,但華為依然沒有縮減海思的科研投入,明知道短期內是看不到任何回報的,但是任正非依然堅決投入,只是為了有朝一日被解禁後,海思能夠迅速投入晶片市場的競爭,不至於“過時”,這樣的華為,誰不愛呢?

華為、中科院強強聯手,π實驗室揭牌,任正非佈局了26年

華為雖然是一家盈利性質的企業,但是對於科研的貢獻,華為當記一功。除了給國家培養了更多科研人才,還研發成功了很多新科技,華為能夠在5G市場取得主導權和話語權,也得益於多年來堅持科研。雖然華為現在還沒有渡過難關,但是筆者堅信,至暗時刻總會過去,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