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從89家到只剩2家,到底做錯了什麼?

2009年,畢業

2012年,開始創業

2015年,89家店

2017年,2家店

2018年,。。。

共計字數2670

勇哥:

我是09年畢業,是四川***地區普通家庭山裡的孩子。

我清楚地知道,除了去更發達的地區發憤圖強,沒有任何其他的機會,畢業後跟著3個好哥們南下創業。

人在他鄉,生存是第一位的。

我們去餐館洗過碗、送過快遞、做過裝修。。。

3年後,我們發現幹餐飲好像挺賺錢而且投資不太高,哥們4個湊了幾萬塊錢,打過工的那家快遞公司的老闆也參了個股,就用8萬塊錢開出了一個小小的烤魚店。

開業後,忽然覺得賺錢簡直太容易了。

我記得第一個月就做了47萬8千多,淨賺了15萬!

15萬,那可是我們老家全家上下7-8年的收入,我們一個月就賺到了。

我們一致決定,把賺來的錢除了保留基本的開銷,其他全部用來繼續開店。

只要有不錯的商鋪,我們就去開店,店面面積從剛開始的80平,到最大開了個480平米的店。

我們覺得自己簡直太厲害了,最大的店最高一天盡然做了6萬多。

慢慢地店一多,我們幾個就管不過來了,就找了一些培訓公司、諮詢公司,也挖了很多麥當勞肯德基的管理人員。

2012年到2015年,我們有了4家直營店,還做了85家加盟店。

不知道怎麼回事兒,2016年,市場好像突然變了,大家都在做烤魚,有時候一條街會有3家賣烤魚的。

我們的店營業額下滑得厲害,加盟店裡大多數也是從我們這裡進了一批料包後,自己在當地找廠商做了口味差不多但成本低好多的。

我們請的諮詢公司說,是我們的產品沒有吸引力了。

說實話,我們可能是剛開始太順利了,根本沒有把產品放在眼裡,我們用來打天下的烤魚配方,不過是去重慶當地找一個師傅買的而已,之後也一直沒有在產品上再繼續投入,就由一個哥們負責去四川重點解決這件事情。

哥們去了三天後就打電話回來說,四川已經沒有什麼人吃烤魚了,都開始流行美蛙魚頭了。

我們也跟去考察,還去上海看了美蛙魚頭的網紅店,回來一合計,把烤魚店改成了美蛙魚頭。

有些店的營業額回來了,有些店卻怎麼都回不來,後來虧損的也就慢慢地關了。

現在我們的加盟業務也沒人來加盟了,直營店最後只剩下了2家。

我們很迷茫,到底應該往哪個方向去?

這些年,我們也一直在外面學習,哪裡有什麼大會,哪裡有什麼培訓,我們都參加了不少。

勇哥我們在幾年前的線下聚會里見過,你分享了不少乾貨,雖然大部分都已經不記得了。

一直在看你的文章和知乎專欄,也會經常把覺得對自己有幫助的文章收藏。我覺得你是個可以值得信賴的人,所以想請問一下:

我們這幾年究竟做錯了什麼?

未來到底還有沒有機會?

細說往事

細說往事:

我對完全不懂的東西不會碰,比如炒股。

幾年前的某一天,我忽然發現隔壁鄰居上了電視,正分享著自己如股神般的炒股邏輯。

閱讀還是有好處的,至少能知道股神巴菲特從來不“炒”股,只是投資那些價值被低估的股票。

邏輯很簡單,短期炒股的收益,小於需要支付的手續費。

後來的事想必你也猜到,幾年後那一大群“股神”也都再沒有什麼聲音了。

那幾年的“股神”數量,堪比現在的房產中介和廣場舞大媽。

或者也許,他們本就是同一群人。

剛開始那幾年你們生意好,本質上就跟那一輪牛市一樣。

牛的不是人,是“勢”。

有個資料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那幾年中國最多有過10萬+的烤魚店。

絕大多數的人,在市場好的時候都不錯,市場一旦下滑,往往會把以前賺到的都還回去。

有個詞叫“反脆弱”,就是說在面對困難、挫折、打擊的時候,能夠迅速進行自我調整、繼續前行。

用現在流行的話說:

逆流而行、掉個頭就是順流。

當市場不好的時候,還能賺錢的才是真正的厲害。

只有讓自己團隊的牛,不再受到“勢”的影響,才有可能延續這一段風光。

加盟這個事兒吧,其實特考驗人性。

只要有些生意的店,總有幾個滿懷誠意地託著熱乎乎的銀子想求翻牌求加盟的。

很多人其實內心都知道,如果自己的店不賺錢,加盟店要賺錢的機率會低於出門左轉買彩票。

雖然你們剛開始是在賺錢的時候開放加盟,可後來自己店業績下滑,當面對雖然選址有問題、但已經把真金白銀放在桌上的加盟商,說不,需要巨大的智慧和勇氣。

智慧和勇氣人人都有,但巨大到能夠抵抗金錢的,卻很少。

培訓公司、諮詢公司應不應該請?

應該。

6年從89家到只剩2家,到底做錯了什麼?

但需要自己有選擇力,他們是一包藥賣一百年,還是不斷與時俱進、保持更新?

培訓、諮詢都屬於B2B行業,B2B行業,都是價值驅動而非銷售驅動的公司。

邏輯上只要服務對使用者真正有價值,並且不是提價太高,老顧客流失率會很低,而且老顧客還會不斷地轉介紹新顧客。

有個很簡單親測有效的篩選方法是:

如果你是透過朋友轉介紹,可以追問一下給對方具體帶來哪些成長和幫助;

如果你是透過電話銷售而瞭解,可以先在身邊朋友這裡打聽下有哪幾家不再合作了,原因是什麼。

你們剛開始做烤魚,品類市場是極大的增量,對於沒有吃過烤魚的顧客而言,就是市場供需關係中稀缺的價值。

之後很多的競爭者加入,那麼價值就改變了。

既要面對市場的同質化競爭,又要面對消費者不斷升級的需求。

顧客不選別人而選你們的理由是什麼呢?

如果沒有,那就挺糟糕的。

顧客如果沒有選擇你們的理由,經過了也只是偶爾看一眼而已,完全沒有進來的動力。

相同的、近似的烤魚店,有沒有提供與眾不同,最主要是其他店很難無法跟進的價值?

這種其實很常見,一排街鋪、乃至商場裡的一層餐飲樓層就像一個連通器,每多開一家,原來的每家都會被分流。

看你的信,在我腦海裡就像快進了一部TVB的劇集。

你們的創業故事,就是很多人、甚至於這個行業近5年很多餐飲創業者的縮影。

低效、重複的競爭,所有人都輸了。

即使全中國的烤魚店只剩下1萬家,也是一個巨大的體量。

當其他的商家賺不到錢,就會退出轉向追逐另一個品類機會。

這個蛋糕就留給了堅持下來的人。

來信中似乎也能夠看到你們在顧客體驗、團隊打造、組織文化方面的投入,但另外有幾點值得提醒:

1、水即使燒到99度,也泡不了茶,動作如果沒做透、沒能夠打到消費者心裡面,就是零;

2、力往一處使,方向很重要,企業的資源任何時候都是有限的,需要減少多餘動作,建立與眾不同的認知,也許這就是很多人說的品牌。

對於策劃公司、廣告公司來說,品牌是自上而下可以設計的。

經營者則需要特別要提醒自己:

品牌,是一種資產形式,是需要長期投入、長期培育、長期積累的。

消費者是否長期地支援,取決於經營者為品牌的資產積累了什麼?以及積累到什麼樣的程度?

你問“我們這幾年究竟做錯了什麼?”

關於創業經歷的階段,也許根本也沒什麼對和錯。

或者說,絕大多數都是創業的必經之路。

必須踢過煉丹爐,必須三打白骨精,必須跨過火焰山,必須真假美猴王,必須九九八十一難。。。

最後,只是看這些經歷,有沒有真正轉化為向前的養分與動力,還是遇到了挫折扛不過去鑽了牛角尖。

你自己的反思與覆盤,比任何人的建議更有價值。

餐飲創業,從單店活下來到多店連鎖經營。

第一階段拼的是產品和體驗;

隨著競爭環境加劇,就要看打造品牌的功力;

再上了規模,會跨區經營各個不同的市場,終極比拼的是組織和文化。

每一個階段的天花板,就是創始人的學習能力與價值觀。

未來到底還有沒有機會?

每個人身邊總會有那麼幾個在過去可能不太引人注意的餐飲創業者,都是低著頭默默地做事兒,從不扎堆參加這個會那個會。

這幾年雲捲雲舒過後,他們可能已經慢慢地顯現出了未來成長的潛力。

創業就像一個人成熟的過程,年輕時會羨慕那些外表看起來我很牛叉我怕誰的人。

慢慢成熟後,才會從心裡領悟到:

內心平靜,才是寶貴的財富,真正的力量。

巴菲特還有個名言:

如果你不想一件事情做10年,那就不要做10分鐘。

和時間做朋友,時間才能成為你的朋友。

餐飲業真的不復雜,卻時刻在考驗人性。

做對的、對消費者有獨特價值的事情。

積累內心的力量,一路堅持下去,把小事情一件一件做好,一切都會自然而來。

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餐飲創業者,我相信很多人都可以做到。

堅持下去,我們每個人都比自己想象的更強大。

ps:

如果是希望提醒自己的內容,更好的位置並不在收藏夾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