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2021年,是什麼力量讓中國汽車生產基地又多又散

文/管車俠詹永祥

根據各地發改委和統計局的統計資料計算,2021年,我國汽車產量達到2609萬輛。

為了更直觀地整理出各個省區市在全國汽車生產鏈上的拼圖,管車俠將全國各地對應的汽車生產資料,在獲得一些網友同仁的幫助後,歸納出了下面的一些知識細節:2021年,全國汽車生產基地又“多”又“散”。(如下圖所示)

深思|2021年,是什麼力量讓中國汽車生產基地又多又散

在該圖中,我們注意到,全國31個省份裡面,竟然有高達20個省份(省、區、市)都有汽車生產基地,佔比64。52%,換句話說,全國有接近三分之二的省區市都在生產汽車。

其中,以上海、江蘇和浙江,當然,籠統計算,也包括安徽,三省一市,總數生產了610。54萬輛,約佔全國當年汽車產能的23。4%。

達到百萬級體量的,分別是上海市的283。32萬輛和安徽省的150。28萬輛,分別佔了長三角汽車生產量的46。40%和24。61%。

其次,是以深圳、廣州為核心的珠三角地區,2021年,汽車產能合計達到338。46萬輛。

除了這兩個基地外,傳統的汽車生產基地,比如吉林和湖北兩地,2021年的產能也達到了242。41萬輛和209。9萬輛。

在這四大生產基地之外,毗鄰湖北的重慶,2021年的汽車生產量也接近200萬輛,達到199。8萬輛,而緊挨廣東的廣西壯族自治區,2021年的汽車生產量也超過了190萬輛。

同在百萬生產級別的基地,還包括了來自北方最大的城市群——京津冀中的北京(135。47萬輛)、河北(110。01萬輛)和山東(107。29萬輛)。以及北方的另一個直轄市天津市(74。04萬輛)。

僅看資料,京津冀(魯)地帶汽車的產量達到了426。81萬輛,超過了珠三角城市帶,僅次於以上海為核心的長三角地區。但是,如果留意一下,就會發現,京津冀(魯)地帶的汽車,其實分佈範圍非常廣泛。

深思|2021年,是什麼力量讓中國汽車生產基地又多又散

咋看,這個地區的汽車生產基地,給人一種處處都能生產汽車,但又各自有自己路子的意思。

擁有較高比較優勢的北京,雖然已經成為該地區最大的產能基地,但不得不說的是,相對於上海,或是珠三角一帶,還是略顯成色不足。

即使是相對於傳統的汽車老基地湖北和吉林兩省,北京的聚合之勢仍顯得有點“大而不強”的味道。

百萬生產數量級之下,是眾多的50萬+省市,分別是浙江的99。37萬輛、遼寧的80。86萬輛、陝西的80。1萬輛、江蘇的77。57萬輛、天津的74。04萬輛、四川的72。74萬輛、河南的52。79萬輛,以及10萬+的地區,分別是江西(43。6萬輛)、福建(34。26萬輛)和湖南(31。87萬輛)。

如果按地區區域切割,長三角地區三省一市產量最高,佔比也達到了23。4%,接近全國總產量的四分之一。緊隨其後的是,產能達到426。81萬輛的京津冀(豫)地區,佔比達到16。36%。

而如果以單一省區市為基地來計算,產能達到283。32萬輛聚合度最高,佔比達到10。86%,(廣東省內的珠三角地區以338。46萬輛的產能12。97%蟬聯產能之王),而產能最少的湖南省佔比僅為1。22%,與領先的上海、珠三角等地相去甚遠。

管車俠發現,汽車產能似乎正有向技術和資金密集地聚合之勢。

然而,汽車業畢竟是一個技術、產能分配、匹配度極高的產業,對於壯大當地GDP賬單,解決就業等社會價值重大。所以,管車俠看到,無論是中部的人口大省河南,2021年,也形成了50萬+的良好資料,甚至經常遊離於汽車拼圖邊緣的福建,也做出了34。26萬輛的不菲業績。

深思|2021年,是什麼力量讓中國汽車生產基地又多又散

這是一個什麼概念?

管車俠歸結起來,就是三個字“小而全”,這裡面,除了經濟方面的因素,更多還隱含了XX的力量。

從長遠來看,在技術和潮流的慣性使然之下,中國汽車,尤其是高階汽車製造勢必將會向上海等地以加速度的方式繼續集聚。

而其他產能較低的省市區,則可能面臨產能流失(背後是經濟因素的強勢撕裂)。據此判斷,2022年甚至以後的三到五年,汽車製造端的兩極趨勢將更加突出。當然,另一方面,在新技術不斷取得進展的前提下,不排除單一品牌將工廠基地向交通成本優勢的區域佈局的機率。

屆時,產能較低的地方,將可能以汽車品牌的分支/分部方式重塑產能的製造。(完)

注:管車俠詹永祥原創,文中圖片等,引自網路,特此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