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知乎已死,新知乎當立

舊知乎已死,新知乎當立

三年前。

騰訊說自己是搞社交的,但市場認定它就是家遊戲公司。

小米說自己是電商+網際網路+硬體的全新物種,但市場對它的估值就只是賣手機。

一家公司的商業化路徑,決定了它的身份定位。

廚師是做飯的,程式設計師是寫程式碼的,老師是教書的。

這些職業背後,可以是男人,可以是女人,可以愛音樂,也可以足球踢得很好。

但在經濟體系這個參考系中,你靠什麼掙錢,你就是什麼。

2021年11月22日,知乎釋出了一份相當不錯的Q3財報。

三年前,伴隨著商業化和下沉的開展,我們都知道舊知乎已經死了,可新知乎遲遲沒有在舊時的屍體上孕育而生。

終於,隨著商業化的不斷摸索成熟,此次財報後,新知乎那模糊的輪廓終於變得清晰了——

富文字種草社群。

01

內容的盡頭是帶貨

宇宙的盡頭是不是鐵嶺可能還不好說,但內容的盡頭一定是帶貨。

周杰倫也勸慰歌迷朋友:“新專輯聽聽就好,我不靠這個掙錢。”

那他靠哪個掙錢?

優樂美奶茶,愛瑪電動車,早點手抓餅。

代言收入

遠高於內容直接收入,

流量吸引和信譽背書

的商業價值遠高於打賞式的供養模式。

這個道理傳統內容行業早就想明白了,但前兩年的網際網路行業就是不肯開竅。

2016年,網路直播模式全面興起,創投圈揮舞著票子掀起了千播大戰,業內稱其為“直播元年”。

舊知乎已死,新知乎當立

彼時相關內容還相對匱乏,大都是美女,聊天,唱歌,跳舞等。

當時我曾撰文探討“直播”未來的可能性,內容從吃播、旅遊、探店一路開腦洞到直播約會、直播手術、觀眾投票實時遠端控制尋寶遊戲等一系列玩法。

回頭再看,這些腦洞雖不至離譜,但卻遠遠沒有觸及到本質。

花裡胡哨毫無意義,直接開賣才是正道。

事實上,真正的直播元年應該是2020年。

伴隨著李佳琦和薇婭的強勢崛起,人才、資本、平臺企業終於共同明確了聚焦方向:帶貨。

有道是帶貨一念起,霎時天地寬。

在這一背景下,知乎也終於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賽道。

Q3財報顯示,商業方面,知乎已清晰形成了三駕馬車的業務態勢。

商業內容解決方案、廣告、會員分別佔比總營收為33。8%、39%、21。7%。

其他創新業務諸如線上教育、電商等佔比為5。5%。

舊知乎已死,新知乎當立

稍微有點財報常識的人都知道這一資料中的重點是誰。

2。78億營收,512%的同比增長,商業內容解決方案業務的明星級表現,讓人不得不為之側目。

具體來看,這一業務的核心產品是2020年5月才正式上線的“知+”平臺。

最簡單來看,該平臺的推出,就代表著知乎答主們可以在回答中透過平臺認可的渠道,植入轉化外掛為商品進行引流。

比如在“你用過哪些特別棒的冰箱?”這個問題下,內容創作答主通過後臺接了任務之後,就可以痛痛快快地吹一通“海爾/美的/卡薩帝”。

在過去,一個知乎答主想在平臺恰飯,收了品牌方的推廣費用後,ta必須把相關內容寫得非常隱晦,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小管家封號禁言。

此外,當時的整個社群氛圍對這種“夾帶”行為也是深惡痛絕,使用者舉報,粉絲脫粉,評論區嘲諷等現象,不一而足。

但“知+”推出後,一方面答主有了可以“恰飯”的官方途徑,另一方面品牌方也不再需要擔心該回答莫名被刪,使得投放費用打了水漂。

更重要的是,在這一路徑下,品牌方還可以獲取知乎官方提供的資料反饋,清晰看到自己的投放效果,轉換率是怎樣的,進而進一步輔助未來的投放決策。

舊知乎已死,新知乎當立

圖片來源:知乎官網

而獲得這一系列收益,只需要給知乎平臺付一點點“手續費”。

什麼?你問我使用者體驗怎麼辦?

那是個什麼東西?

02

新業務如魚得水

兩個月前,在一次線下活動中,我聽到臺上的某影視行業大佬介紹:“優質的廣告內容,對客戶來說也是稀缺的,客戶是有著這種迫切需求的。”

我當時都被氣笑了,悄聲吐槽“放屁”。

大佬的意圖其實很明顯,就是為“影視劇劇情過程中植入軟廣”這一行為尋找政治正確。

但再高大上的包裝也掩蓋不了反常識的違和感,我二舅都知道“看得正起勁,廣告真掃興”。

在到處都是廣告轟炸的21世紀,你還說使用者有廣告需求,多少是有點霸王硬上弓了。

舊知乎已死,新知乎當立

饒是如此,大佬這句話還是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心底。

拋開那些主觀感受,你就說這句話本身:“客戶需要更優質的廣告”,它其實是有邏輯支撐的。

在影視劇中硬插確實是真的不行,但換一個場景,比如在知乎裡,在購物需求非常明確,但對相關產品並不夠了解的情況下。

如果有那麼一篇文章,在尊重事實的前提下,給你從頭到尾分析地明明白白,並列出備選產品以及相應的優缺點,那麼這種廣告是不是可以稱得上“優質”且被使用者所“迫切需要”?

從使用者角度來提煉,這種優質廣告需要滿足三個條件。

1、“文字紮實”。

文字上,要簡潔易懂。邏輯上,要清晰明確。論點資料方面,要真實有效。在把事情說清楚的基礎上,再進一步追求可讀性,趣味性等引流功能。

2、“場景明確”。

即使用者大概齊知道自己在幹嘛,對廣告的出現有一個基本預期。比如測評類、好物推薦、美妝講解、風格指導等回答,就相對更適合做“知+”推廣。

你不能說我正在看情感帖,小三暴打原配,然後你突然插一條棒球棍的購物連結,你說我買還是不買?大家都很尷尬。

3、“真實客觀”。

這一條,凡是拿了錢的基本上都很難。但底線起碼要守住,比如“缺點可以不談,但優點一定是真的”,以及競品的“優點可以不談,但缺點一定是真的”。

以上三點中,第一條是知乎創作者最擅長的領域,可以說是優勢基本盤。

而後兩條則對平臺的價值觀、運營能力提出了極大考驗。

但凡迫於增長壓力搞出了“無限擴張推廣範圍”(2),對虛假誇大宣傳“睜一隻眼閉一隻眼”(3),那麼我們就可以確定知乎是在竭澤而漁,最終必將迅速滅亡。

舊知乎已死,新知乎當立

就廣告的本質來說,其實就是替消費者來抹平資訊差,把真正“優質”的產品推到消費者面前,並進一步加速“劣質”產品的出清。

目前來看,無論是直播模式,還是傳統的品牌營銷(電視廣告、電梯廣告等),都沒有在這一維度上挖的足夠深。

而知乎的“商業內容解決方案”卻直面了這一痛點,並很有潛力可以把精細度做起來。

目前來看,該業務正處於黃金成長期。

財報後的電話會議中,知乎的聯合創始人周源介紹了這一業務的成績:

“截至三季度末,我們帶貨內容產生的商品交易總額為49。7億,這一數字同比增長92%,我們在三季度日均訂單量同比增長31%,這一過程中轉化率同比增長了接近200%。”

值得一提的是,“抹平資訊差”這一模式的走通,對消費者本身的知識素養也有著相對更高的要求。

社會心理學中,將“說服方式”分為了兩大類:“中心途徑”(central route to persuasion)和“外周途徑”(peripheral route to persuasion)。

有思想和積極參與的聽眾使用說服的中心途徑,他們對邏輯的論點回應最為強烈。而不感興趣的聽眾則會使用說服的外周途徑,他們更可能受對傳達者偏愛程度的影響。

一直以來,廣告行業中大都是圍繞著“外周途徑”在做文章,比如請明星代言,在直播間裡打架等。

但在知乎,毫無疑問前者更適合平臺氣質,也更契合相關創作群體的能力。而這樣的好處也是非常明顯的。

由於中心途徑的說服更具理性,因此更加持久,也更有可能改變行為。

公開採訪中,“ 知+” 的合作伙伴、移動營銷機構微思敦的副總裁劉亮表示,某教育集團客戶使用“知+”服務3個月之後,最低 ROI(投資回報率)都有1:2。7,遠超同類投放預期,甚至造成了該教育集團同期專案的資源競爭。

03

需要剋制

早在2010年上線之初,知乎實行的是邀請制。

在最早的200名種子使用者中,既有李開復、王興、王小川、徐小平和馬化騰等企業家,也有一批我們雖然沒聽過名字,但在各自領域中極為優秀的知識開拓者。

在周源的自傳中,他將最初那200位種子使用者,描述為“無法忍受當時網際網路上糟糕和不負責任的精神食糧的開拓者”。

同期,知乎團隊的一封內部郵件如此寫道:

我們相信一點,在垃圾氾濫的網際網路資訊海洋中,真正有價值的資訊是絕對的稀缺品。知識——被系統化、組織化的高質量資訊——都還存在於個體大腦中,遠未得到有效地挖掘和利用。

舊知乎已死,新知乎當立

世界上有兩種創業者。

一種從上往下打,目標明確,初心為核。先搞出一個“應該是什麼樣子”的雛形範本,然後再圍繞範本探尋商業途徑;

另一種從下往上打,腳踏實地,變現為王。根據現實所允許的“可以是什麼樣子”來搭建自身業務,然後在行業的發展進步中亦步亦趨;

其中,前者的路明顯更為艱辛,對企業經營者的戰略眼光、產品能力有著極高的要求,成功案例如亞馬遜,阿里,特斯拉,蘋果等。

而在更多的失敗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跑路(樂視生態)、佛系(豆瓣),以及放棄初心,根據自身優勢,向既有的商業模式轉型(陌陌轉型為直播平臺)等多種結局。

知乎是最後一種。

回望知乎的過去與當下,這顯然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物種。

在商業化的不斷探尋中,值乎、知乎live、付費諮詢等業態的相繼失敗,讓人們明白了,知乎“理想範本”的核心價值根本無法帶來相應的商業收益。

據周源在Q3財報後電話會議上的介紹:“知乎第四季度商業化的整體收入應該還會保持90%左右的增長,從收入結構來看,廣告和內容商業化解決方案加起來還是會達到75%的佔比。”

基本可以確定內容商業化解決方案的核心地位。

在這一商業模式下,引流總量將直接與知乎的營收掛鉤,而使用者數量將直接決定引流總量。

那麼,在可預見的未來,獲客,月活/日活的增長,將持續成為知乎的核心目標之一,整個社群也將不可避免地進一步下沉。

在這一個過程中,知乎的運營能力和剋制理念,將迎來極大挑戰,而這其中的許多問題是此前的知乎從未遇到過的。

比如,如何處理售後問題?

如何判別誇大甚至虛假帶貨?

如何平衡答主、MCN機構、品牌方、平臺以及平臺使用者的多方利益?

如何圍繞帶貨內容覆蓋範圍,平衡使用者體驗與增長壓力?

而在這些挑戰中,評論界一直在意的“下沉問題”反而最不重要。

爆照、兩性、時評、家長裡短,只要能增進月活,為帶貨提供展位,那這些內容都是非常受歡迎的。

圖片來源:知乎官方公眾號財報宣傳

誠然,網際網路社群“應該”是高質量的,負責任的,有價值的。

但達成這一目標,需要的是整個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教育資源的持續普惠,以及全體國民受教育程度的持續提高。

這顯然不是一個小小的知乎能做到的。

如今,在舊知乎的錨定之下,整個知乎依然在強調“獲得感”,“創造力”,“優質內容”。

雖然相比其黃金時期,它確實差得很遠。

但相比十年前的貼吧,它或許前進了一小步,而這正是初心的意義。

近兩年,我很少再刷知乎了。

但感謝“舊知乎”曾出現過,也祝福“新知乎”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