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產的2030:兩萬億投入,四款概念車量產待定

日產的2030:兩萬億投入,四款概念車量產待定

如果戈恩沒有被踢出局,日產的電氣化轉型還會發生在2030?

北京時間11月29日,日產汽車在一個名為Nissan FUTURES的線上釋出會宣佈投資2萬億日元,加快推動未來10年的電氣化戰略。

產品相關的計劃包括:2026年前推出20款新車,涵蓋純電動和e-Power;到2030年一共推出23款電氣化新車,其中15款為純電動。

與此對應的是,2026年日產的動力電池年產量將達到52GWh,2030年翻倍到130GWh。

除了一連串企業層面的戰略規劃,最受消費者關注的四款純電概念車釋出:Chill-Out,都市SUV;Hang-Out,越野SUV;Max-Out,敞篷跑車;Surf-Out,皮卡。日產並沒有透露這四款概念車的量產計劃,甚至也看不出未來幾年,它們會對日產的電氣化轉型帶來哪些影響。

日產的2030:兩萬億投入,四款概念車量產待定

Ariya被按下暫停鍵?

戈恩時期的日產多少有些歐化,以最近兩代逍客/奇駿的設計,1。3T/1。5T三缸的應用為例,日產對產品研發與市場規劃的制定並沒有刻意以日本為主導,甚至因為姊妹車型、平臺共享,削弱日產作為一個日本車企的獨特性。

至於是否要大力發展電動車,戈恩執政前後的日產也有過截然不同的態度。戈恩時代的日產有一款轟動全球的純電動汽車LEAF聆風,但也僅此而已。21世紀第二個十年,日產對於發展電動車的態度就像其他歐洲車企一樣躊躇不前,與其拿出一筆鉅款發展那個未知前途的電動車,不如好好挖掘內燃機的潛力,並且透過現有車型的合併、共享,進一步提高市場佔有率和單品利潤。

當然了,日系品牌對於電動車的態度向來比較慢熱,日產又因為經歷了歐洲人執政和日本人執政,幾番鬥爭讓日產變得更加糾結。2020年概念車Ariya釋出才算是有些「撥亂反正」的意思。

日產的2030:兩萬億投入,四款概念車量產待定

比如說,日產將發展重點調整為日本和中美,尤其看重了中美市場龐大的汽車銷售潛力、以及自上而下對電動車發展的重視。又比如說,日產釋出了A-Z的產品重振計劃,解決戈恩執政後期日產缺少新產品、高階效能產品,以及英菲尼迪被邊緣化的問題。

Ariya最初亮相的時候,日產將其捧到了一個高度,認為其是重塑日產電氣化道路的開端、繼LEAF聆風之後的新作品、肩負起日產滲透全球電動車市場的重任,等等。

如無意外,現在我們已經能看到甚至預定到日產Ariya了。事實並沒有。

日產的2030:兩萬億投入,四款概念車量產待定

原計劃2020年正式亮相之後,日產Ariya要在今年陸續登陸美國、歐洲、中國市場,但如今美國市場的官網僅開放了預訂,預計明年秋天才會正式上市。中國市場今年最後一個重要展會——廣州車展,也沒有看到Ariya的新動靜。

也許Ariya就不是日產的大招?雖然日產聲稱Ariya是一款全新產品,美國市場4-5萬元的售價與福特Mustang Mach-E、特斯拉Model Y相當,但我們從這款車的尺寸、比例,尤其是前後軸距、方向盤樣式、中控位置等細節來看,它更像是原來燃油車系列的升級,前驅/四驅的結構沒有跳出現在日產/英菲尼迪的產品屬性。

放在合資轉型電動的市場,Ariya的4595mm車身長度只做到了2775mm軸距,單電機前驅7。5秒、雙電機四驅5。4秒的加速成績,兩種電池容量之下450km/580公里續航,這些都只是一款家用取向電動SUV的中上水平,遠稱不上出色。

日產的2030:兩萬億投入,四款概念車量產待定

2025的日產才是新日產?

論效能、論設計、論科技,日產Ariya都夠不上傳統車企轉型電動的開山之作。也許日產也意識到這個問題,純電動汽車的研發如果不能跳出傳統汽車的思路和框架,它就難以讓消費者關注與確信這是一款出色的電動車。

Ariya還沒看蹤影,日產就迫不及待進入下一個時代了。

日產把最新的企業發展戰略定名為Nissan Ambition 2030,與去年Ariya釋出時提到的Nissan Next有所不同。後者更像是告別戈恩之後,對於整個品牌發展路線的矯正,而前者提到2030年的時間節點,顯然已經明確了電氣化轉型並且按下加速鍵。

日產的2030:兩萬億投入,四款概念車量產待定

2萬億日元的投入也不是小數目。日產計劃在2030年要推出15款全新的純電車型,其餘的則主要是日產e-Power。但是,比起現階段歐洲和美國車企的堅決,日產還是表現出了日本企業一貫的謹慎態度。

日產對於各個市場的電車銷售比例有一個相對保守的預估。2030年,日產在歐洲銷售的新車裡面,電氣化車型佔比75%,預計這部分主要還是LEAF換代以及純電SUV,而它們在歐洲市場還會有三菱版本。中國市場和美國市場的預估佔比都是40%,這個資料同樣符合中美的電動車發展速度,以及日產在兩個國家的銷售現狀。至於日本,日產的估計是55%,e-Power將會貢獻大頭。

日產的線上釋出會提到了兩個時間點,2026年前20款新車,2030年前23款新車。實際上,日產要到2026年之後才會大舉上線全新的純電動汽車,與之配合的還有動力電池產量翻倍,固態電池的研發已經超過50%的電池降本目標。

2026年之前的新車,更多的是e-Power在全系的普及。

日產的2030:兩萬億投入,四款概念車量產待定

線上釋出會的另一個重點是四款概念新車的釋出,其中最接近主流市場、最有可能率先量產的是Chill-Out,一款定位略低於Ariya的SUV產品。按照現階段日產的電動車發展計劃,Ariya於2022年秋天上市、2023年正式進入全面銷售之後,LEAF聆風將會進入換代,從一款兩廂小車升級為跨界SUV。

Chill-Out這款概念車是最有可能成為LEAF聆風換代產品的,一方面是尺寸更像,介於目前小型與緊湊型SUV之間,而且這款概念車採用了溜背設計,摒棄了現在日產SUV過於家用的形象,向下一個階段的年輕、動感發展,更符合LEAF聆風的定位。

預計Chill-Out的量產落地會在2025年,而這才是日產真正向電氣化轉型的開端。

日產的2030:兩萬億投入,四款概念車量產待定

我們會發現,這次日產線上釋出會推出的四款概念車採用了新的命名方式,分別對應兩款SUV、一款轎車、一款皮卡,都是日產告別戈恩時代之後希望重點推進或者復興的產品。這四款概念車有別於去年日產提及的A-Z新車計劃,而Chill-Out還強調了CMF-EV的電動平臺概念、e-4orce電動四驅系統。

在傳統燃油車時代,CMF是日產最重要的模組化平臺,比如日產的逍客、奇駿與雷諾的科雷嘉、科雷傲就分別誕生於CMF平臺,擁有大量的零部件與結構共享。如今日產再提CMF概念,將其延續到電氣化時代,可以將其理解為豐田的e-TNGA,未來同樣會有日產、雷諾、三菱的產品誕生於此。

日產的2030:兩萬億投入,四款概念車量產待定

當然,對於現階段的日產來說,最重要的是從Chill-Out開始,加快整個日產品牌普及新一代的電動車造型和效能的設計理念。

e-Power的漫長過渡期

在2021年向2026年展望,實在是太遙遠。即便大眾、通用、福特他們都在向著2030年邁進,但至少他們開始向消費者提供觸手可及的電動車新品了。

大眾要更快些,一口氣在中國推出了ID。3、ID。4和ID。6,隨後還有奧迪和保時捷的逐步“觸電”;通用和福特選擇自上而下,分別釋出了效能出眾的凱迪拉克Lyriq、福特Mustang Mach-E。

日產的2030:兩萬億投入,四款概念車量產待定

日系品牌的電氣化轉型很保守,今年廣州車展豐田展臺的BZ4X冷冷清清,本田的e:NS1也是熟悉的燃油車身影,但這樣看來,日產只帶來了軒逸e-Power,似乎更讓人提不起勁兒。

可是,在可預見的未來幾年,e-Power都將是日產在中國電氣化轉型的主力。

沒有多少中國消費者知道,日產Note e-Power是日本最暢銷的車型之一,也沒有多少人考究,如今在軒逸上搭載的e-Power已經是第二代產品。

日產的2030:兩萬億投入,四款概念車量產待定

日產的混合動力技術e-Power同樣發展很早,豐田THS和本田i-MMD正式進入中國的時候,日產的e-Power就已經在日本市場普及。而且,它本該更早進入中國。

在軒逸純電沒能順利影響消費者的時候,日產不得不再次藉著中國全面發展混動的風口引入e-Power。不同於豐田、本田的混動構型,e-Power的特點是全時電驅,也就是讓發動機為電機充電,使得電機在全速度下具備工作能力,繞開了豐田或者本田那種強動力輸出需要發動機介入的情況。

這當然是一個省油效果不錯、駕駛質感更不錯的系統,它在日本很受歡迎。但是,日產引入e-Power放在軒逸上,能讓消費者感知到多大的差別?同價位的軒逸1。6L百公里綜合油耗4。9L、而搭載1。2L+電驅系統的軒逸e-Power綜合油耗3。9L。

日產的2030:兩萬億投入,四款概念車量產待定

在軒逸1。6L本來就很平順、省油的前提下,該如何讓消費者接受同樣價格、同樣省油但是價效比更低的e-Power?

讓人擔心的是,日產現階段非常依賴軒逸,換代後的天籟和奇駿在中高階市場失勢,電氣化時代的Ariya和後續車型還沒到來之前,日產要在很長時間內依靠e-Power過渡。日產轉型電氣化的困難程度,可能要遠高於豐田、本田或者其他日系。

但是,比起戈恩時代的日產,內田誠時代的日產要比過去更重視中國才對啊。

圖 | 來源於網路

About Astoncar

愛車,更多一點

以消費者的目光探討汽車,分享更多原創真實的汽車觀點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