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很難再挑出幾萬塊國產車的毛病了?

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大多數投訴平臺上,價格低廉的國產車很少上榜。

我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在10萬以內國產車銷量穩定數百萬臺的市場環境中,市場對這些車型的認可度非常高,並且擁有很強的包容心態,對產品的口碑認可度高,對品牌的認可度更高。

這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以普通家用車為主的帝豪、逸動、哈弗H6、五菱宏光等車型,以數十萬臺的年銷量來看,投訴率其實非常低。

為什麼我們很難再挑出幾萬塊國產車的毛病了?

對基礎車型認可度高,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說明對於這些產品,使用者要求的就是最純粹的使用屬性,質量好、可靠性高、空間大、油耗低這幾個特點緊密切合了更多人群的用車痛點。

心態更好,認知更準確,是使用者不願意去投訴的關鍵。

幾萬塊錢買的一臺國產車,實現了出行自由,以大空間、低油耗為主導的兩大產品力為使用者帶來了新的出行方式。

為什麼我們很難再挑出幾萬塊國產車的毛病了?

理性來看,大多數消費者認識到幾萬塊錢的國產車並不具備太多的利潤,企業本身也是在服務市場,以哈弗M6為例,7萬左右的價格買到一臺1。5T的緊湊型SUV,本身長城就沒有太大的利潤。

只要這臺車擁有可靠的質量、不錯的穩定性,買它的價值就已經達到了。

其次,低端國產車本質上生產流程已經非常成熟,技術、供應商、總裝能力非常成熟,以帝豪為例,十幾年的改款保證了產品在設計上的成功,同時幾百萬的累計銷量也讓供應商有很好的供應水平,保證零部件的質量。

為什麼我們很難再挑出幾萬塊國產車的毛病了?

總裝的技術嫻熟與裝置的成熟,保證了質量與穩定性。

回頭來看核心的技術,1。5L自然吸氣發動機與CVT變速箱,一些基本的配置與車機系統,只是滿足日常需求的配置表現,大機率也不會出現什麼問題。

總歸一句話,在穩定的質量、成熟的技術下,消費者本身心態也很穩定,作為基礎代步車,只要發動機不開鍋,油耗不高,日常養護廉價,能夠保證不錯的出行狀態,即便是出現問題,這些產品維修成本也比較低廉。

為什麼我們很難再挑出幾萬塊國產車的毛病了?

對於更多的工薪階層來說,好車的標準只有一個:可靠、穩定、養著便宜。

這是與其它高階車完全不同的用車態度,畢竟高階車型要求的還有品質、操控、科技感甚至服務,價值高低決定了使用者的要求高低。

為什麼我們很難再挑出幾萬塊國產車的毛病了?

所以回頭來看我們幾萬塊錢的國產車,也正是有這些國產車,才能夠讓使用者用同樣的預算,買到消費升級的產品。

畢竟遮住車標,今天的逸動PLUS、哈弗H6,可是要比當年同價格的起亞K2、福特翼搏好不少。